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2019-05-28辜凡
辜凡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患者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急诊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急诊科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未实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6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58例(96.67%),对照组患者50例(83.33%),观察组接诊效率(11.12±2.32)min、分诊效率(0.88±0.11)min、检查效率(10.12±2.14)min、治疗效率(57.12±5.34)min均高于对照组患者(18.45±4.23)、(2.21±1.34)、(14.58±3.35)、(70.12±5.14)min(t=12.12、8.56、8.98、12.34);观察组58例(96.67%)與对照组50例(83.33%)转运成功率对比,前者高于后者(χ2=4.23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58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0例(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8,P<0.05)。 结论 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痛苦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诊抢救;护理流程;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b)-0145-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on Rescu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Patients
GU Fan
Chongqi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ongqing, 40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improving patient rescue efficiency. Methods 60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emergenc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mergency care process optimization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emergency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patients was 58 cases(96.67%), 50 cases(8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ccess efficiency (11.12±2.32)min, triage efficiency (0.88±0.11)min, examination efficiency (10.12±2.14)min, treatment efficiency (57.12±5.34)mi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8.45±4.23), (2.21±1.34), (14.58±3.35), (70.12±5.14)min(t=12.12, 8.56, 8.98, 12.34), respectively; observation group 58 cases(96.67%)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83.33%) transport success rate,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e latter(χ2= 4.231);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58 cases(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83.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68,P<0.05). Conclusion Optimizing th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the rescue process of emergency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t ha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Emergency rescue; Nurs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measures
医院急诊科作为接触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患者通常病情迅速发展,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急诊治疗分成紧急救治与抢救,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治措施,确保患者及时得到专业的救治。但急诊科面临疾病复杂、病情迅速发展、人流量大等问题,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护理准确且及时。常规护理方法无法提高抢救成功率,甚至会出现贻误病情的情况,使得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出现并发症。针对此,该院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该文就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取的60例急救患者为对象展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急诊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急诊科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未实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6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情况:36例男性、24例女性,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44.23±8.12)岁,8例外科创创伤、22例心血管疾病、14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2例其他疾病;观察组患者情况:42例男性、18例女性,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4.12±9.78)岁,24例外科创创伤、8例心血管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其他疾病。
纳入标准:符合急診病情的诊断标准;年龄不超过80岁、最低不小于15岁;意识清醒且正常沟通;并未经过ICU治疗;排出标准:不同意该次研究;抢救或转移时死亡;意识昏迷或无法沟通,存在精神类疾病等。所有患者均知情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待家属护送至急诊科后由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并根据原有护理流程进行。
1.2.2 观察组患者行优化护理 院外转运:①优化急诊时间。急诊科24h全程待命,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诊,通过救护车将患者转送至医院;②搭建绿色通道。构建急诊绿色通道,保证患者可以短时间内得到救治。院内医护人员得到通知后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等待患者,医师初步判断病情并做好抢救准备;③规定表格格式、书写方式、记录笔颜色、印章格式等。详细记录患者来院、就诊、用药、治疗等。在患者住院第一天,需要对患者进行8个方面的检查和检测,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前治疗中所服用过的药物及药物过敏史、日常饮食情况、个人睡眠情况、日常活动、情绪变化、个人卫生以及需要进行的护理设置等,在检查完后还要详细记录在患者护理清单上。
院内转运:①转运前。急诊科救治时,护理人员全面评估院内转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转运时出现突发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果评估结果显示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转运质量,立即停止转运。确定行院内转运后,要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并进行全面检查,将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在转运允许范围内。转运前提前告知家属并协助完成转运,利于患者情绪稳定;②转运中。确保转运路线畅通无阻,护理人员实时监控患者体征变换、病情发展,正确处理转运时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③转运后。转运顺利完成,患者抵达所属科室后,护理人员要妥善安排患者,并在患者回到病床后再次检查确认,与接收科室完成交接,并详细告知患者情况;④做好患者心理辅导与沟通。作为护理人员,要随时注意患者心态变化,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详细掌握患者心中所担忧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或是利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降低紧张感,树立一个良好的就医心态。同时,协调好病房中抢救成功的患者,定期与其一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其树立为战胜病魔的榜样,通过患者间的沟通,降低其紧张、压力感等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与效率、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通过急诊护理满意程度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估,总分5分,由低至高满意程度递增。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选择t检验组间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58例(96.67%)对照组患者50例(83.33%),观察组接诊效率(11.12±2.32)min、分诊效率(0.88±0.11)min、检查效率(10.12±2.14)min、治疗效率(57.12±5.34)min均高于对照组患者(18.45±4.23)、(2.21±1.34)、(14.58±3.35)、(70.12±5.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转运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58例(96.67%)与对照组50例(83.33%)转运成功率对比,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58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0例(8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诊护理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繁重、危险等特点,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意识与防范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急诊科通过合理安排与规划护理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护理风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每个急诊科护理人员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存在各种不确定风险,通过行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对于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都需要先在急诊科进行一个初期的诊断,在对患者进行抢救且其意识复苏后,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待其暂时平稳时将其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治疗。但在这整个过程中,因为患者病情较为危重,转运过程中一丝的摇晃和碰撞都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而医院采取运转护理干预则能有效降低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造成的风险,其主要作用和方法是在转运之前对途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进行评估和考虑,从而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措施,以此降低患者转运风险。如在患者转运前,急诊科护士先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对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意外进行有效评估;在转运途中,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在转运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细致安排科室间的交接工作,进一步确保患者转运前、中、后等过程中的安全性。
而且开展护理流程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降低护理失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影响造成工作疏漏,或忽略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问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等。因此在对急诊护理人员培训时要全面提高其技能的掌握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护理人员急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护理管理的安全性和全面性,确保各项护理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加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对护理流程进行改善和优化,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的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組患者抢救成功率58例(96.67%),对照组患者50例(83.33%),观察组接诊效率(11.12±2.32)min、分诊效率(0.88±0.11)min、检查效率(10.12±2.14)min、治疗效率(57.12±5.34)min均高于对照组患者(18.45±4.23)、(2.21±1.34)、(14.58±3.35)、(70.12±5.14)min;观察组58例(96.67%)与对照组50例(83.33%)转运成功率对比,前者高于后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58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0例(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与相关学者在《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90 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 97.78%,抢救过程成功率为 96.67%,无效抢救患者为 3.33%。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的缓解;相关学者《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表明该次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综上所述,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转运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护患纠纷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与转运效率。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痛苦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璐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4):240-242.
[2] 邬少兰.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18-1620.
[3] 龚太娣.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43-445.
[4] 申云.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255-256.
[5] 吴美娜.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69-670.
[6] 张淼.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5-216.
[7] Yousef N Dabwan,Esmail MA,Mokheimer. Optimal integra tion of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 with gas turbine cogeneration power plant[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7,148:23-25.
[8] AD Piersson,PN Gorleku. Assessment of availability, accessi bility, and afforda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ervices in Ghana[J]. Radiography,2017,23(4):113.
[9] Hui Long Su. Design of Light Moisture Tes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iefa Coal Industry Group[J]. Applied Mech- anics and Materials,2015,3748(721):78.
[10] Esmail MA Mokheimer,Yousef N Dabwan,Mohamed A. Optimal integration of solar energy with fossil fuel gas turbine cogeneration plants using three different CSP technologies in Saudi Arabia[J]. Applied Energy,2015:112-114.
(收稿日期: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