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蔬菜民族种业发展的经验探索
2019-05-28张丽英熊敏
张丽英 熊敏
摘 要: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良种创新发展为例,总结了其通过自主创新选育推广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蔬菜新品种,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通过构建全国蔬菜示范推广体系有效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国家工程中心的技术辐射源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业,带动蔬菜民族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经验探索之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蔬菜产业;种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76
*为本文通讯作者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内因[1]。拥有和控制优良种子,发挥品种资源优势,就意味着掌握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农业育种向高效精准育种升级转化”、“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体系”[3];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4]。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蔬菜中心”)通过自主创新选育推广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蔬菜品种,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通过构建全国蔬菜示范推广体系有效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国家工程中心的技术辐射源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业,带动蔬菜民族企业发展,成为狙击跨国公司冲击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1 自主创新培育蔬菜优新品种,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在蔬菜种质资源搜集利用与创新、蔬菜功能基因挖掘、蔬菜遗传育种等研究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开拓了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技术的新模式。
蔬菜中心拥有我国第一座蔬菜种质资源中期保存库,共收集国内外地方品种及“名、特、优、新”品种资源3.3万余份;牵头完成首张西瓜和南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开展重要蔬菜的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克隆了一批控制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构建了国内首个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种公益服务平台;利用传統育种方式和生物技术等手段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300余个,主要蔬菜品种连续多年入选农业农村部推介主导品种。从“北京106”到“北京新一号、新二号、新三号”白菜品种,蔬菜中心一直引领华北地区的大白菜品种更新换代;从“京欣1号”到我国保护地西瓜主产区的第一大品种“京欣”、“华欣”系列西瓜;从国内第1个甜椒杂交一代“甜杂1号”,到适合南菜北运的“京甜3号”甜椒;从国内第1个黄瓜杂交一代“长青”到“迷你2号”小黄瓜品种;以及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垄断的适合越冬温室种植的“京葫36号”西葫芦新品种等,蔬菜中心自主培育的蔬菜优新品种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不同时期的各大蔬菜产区的主栽品种,为我国蔬菜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品种支撑。
2 构建全国蔬菜示范推广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为切实促进种子产业的更新与发展,加强对优良种子品种的推广力度无疑是最有效的发展方式[5]。面对新形势,蔬菜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研究、探索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思路。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6]。蔬菜中心以“小中心,大网络” 的运行模式,建立了全国蔬菜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体系:即以政府为主导,在市场行为和行政引导双重驱动下,整合政府职能部门、技术发明单位(农科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单位(科技企业等)及政府基层组织(种植业服务中心等),联合农民合作组织、产品代理商、龙头企业等社会推广力量,带动科技示范户与农户,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联盟,将新品种、新技术传播出去,转换成物化的成果,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蔬菜中心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的高技术园区和生产基地为重点,实施新技术、新成果的集成组装和推广应用,建立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示范区。蔬菜中心通过启动“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即在全国建立10个蔬菜育种与示范工作站,100个蔬菜重要生产区域建立良种推广与营销服务点, 1000个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在全球拥有10000个销售客户,推广的300多个蔬菜优新品种已覆盖全国各省(区)1500多个市县,推广面积逾亿亩,创社会效益200多亿元。
蔬菜中心优质良种还先后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荷兰等10余个国家,充分发挥了国家工程中心技术辐射源和社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了蔬菜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水平,凸显了国产品种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差距。
3 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业,带动蔬菜民族企业发展 要做大做强蔬菜种业,必须彻底改变种业企业只参与种子销售不参与生产全过程服务的单一经营方式,以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新品种为载体,革新产业化模式和推广服务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7,8],引领我国蔬菜种业产业升级转型,带动蔬菜民族企业大踏步发展。
依托蔬菜中心建立的种业股份制企业——“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京研种业”),开展了蔬菜育种研发、繁育制种、营销管理和推广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的规范化建设,通过上游品种研发为下游推广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性技术产品,同时下游推广服务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将生产实际需求直接反馈到育种研发,及时优化调整育种目标和方向,研发适合要求的新品种、新技术[9,10]。京研种业良种产业化规模连续6a突破1亿元,大白菜、西瓜等作物的育种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北方秋大白菜与早熟保护地西瓜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辣椒、西葫芦等蔬菜在国内种业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京研”牌蔬菜良种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京研种业企业获得了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之首,带动了一批民族种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阻击跨国种业公司冲击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孙日飞,陈应志.国际竞争中的中国蔬菜种业(三) 专家献策,催熟中国蔬菜种子产业[J].蔬菜,2004(05):1-4.
[2] 杨伟光.打造双单倍体DH工程化育种联合体[J].中国农村科技,2010(07):56-57.
[3]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7号 [EB/OL].(2016-12-19)[2018-12-1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htm
[4] 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EB/OL]. (2018-02-04) [2018-12-12]. http://m.xinhuanet.com/2018-02/04/c_1122366449.htm
[5] 杨玲芳.浅析种子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J].种子科技,2017,35(08):12-13.
[6] 农业农村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EB/OL]. (2018-02-02) [2018-12-12]. http://www.moa.gov.cn/ztzl/yhwj/zywj/201202/t20120215_2481552.htm
[7] 陈爱辉,朱宏.加快江苏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种业, 2018(09):6-10.
[8]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N]. 新华日报,2014-02-18(A01).
[9] 中国种子协会. 美国现代化种业发展及启示[J].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2(06):10-13.
[10] 曾倩.赴美参加植物生物技术育种培训的收获与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4(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