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地区无絮黑杨病害现状调查及预防措施
2019-05-28耿强张树军宋尚文
耿强 张树军 宋尚文
摘 要:随着无絮黑杨的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应用,从2015年开始针对无絮黑杨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发生规律、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针对性开展了预防试验,为今后该地区针对性的防治和推广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关键词:无絮;黑杨;病害;调查;预防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25
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杨树飞絮问题已经引起广泛重视,2016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在新增造林、更新造林中应用无絮黑杨的比例逐年提高,无絮黑杨的病害调查和防控技术研究逐显重要。济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2015年以来引进推广无絮雄性黑杨良种的同时,开展了无絮黑杨各无性系的病害发生的调查和防控技术探索。
1 自然概况
调查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14.1℃,极端最高气温40.3~43.1℃,极端最低气温-18.1~-22.3℃,≥0℃的年平均积温5076.7℃,≥10℃的年平均积温4571.9℃。无霜期193~206d,平均初霜日为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为4月11日。土壤10cm冻结持续日数平均14~25d,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48cm。年平均降水量597.3~772.3mm,年降水量最多1394.8mm,最少285.6mm。地域分布的基本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的月、季分布和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年变程曲线呈单峰型,峰点在7月,平均为206.8mm,谷点在1月,平均7.7mm。在季节分布上,夏季(6—8月)降水量平均为434.2mm,占年降水量的62%;冬季(12—2月)平均仅为27.8mm,占年降水量的4%。
2 无絮黑杨病害调查及分析
2.1 调查范围
该调查针对济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全市范围内引种示范推广的无絮黑杨品种“鲁林9号”、“鲁林16号”、“T26杨”、“15号杨”、“99号杨”等育苗和造林分布区域,包括济宁市任城区、兖州区、汶上县、鱼台县、微山县等县区开展分区抽样调查,涉及到国有苗圃、农民苗木合作社苗圃、造林地、自然保护地等。
2.2 调查方法
采用标准地样株调查法,针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病害症状特点分别调查,每品种除去边行和边缘株,调查80 株样株,每株调查 20 个叶片,在生长期对无絮杨树易发病害按照预先标识的各个品种固定样株进行病害调查。分别统计不同品种、每一株的每一个叶片感病级别和数量,计算不同品种病株率和感病指数,调查 5 次重复,以美 107 杨为对照。
2.2.1 叶部病虫害分级标准
2.2.2 感病指数
计算公式:感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危害级数】/调查总株数×最高分级级数)×100%
2.2.3 病株率
计算公式: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2.3 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并利用SPSS 13.0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见表2。
2.3.1 杨树黑斑病分析
调查各无絮黑杨品种对黑斑病表现不同抗性,与“107杨”相比,“15号杨”、“99号杨”、“鲁林16号”、“鲁林9号”不抗黑斑病,“T26杨”高度感病。
2.3.2 杨树锈病分析
调查各无絮黑杨品种对锈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与“107杨”相比,“99号杨”抗锈病,且差异达显著水平; “T26杨”、“鲁林16号”、“鲁林9号”较感锈病,且差异达显著水平。“15号杨”与“107杨”对锈病抗性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2.3.3 杨树白粉病分析
调查各无絮黑杨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鲁林9号”“99号杨”抗白粉病,“鲁林16号”高感白粉病,品种间抗性差异表现为显著水平。
2.4 调查结论
通过对济宁市5个县区栽植的无絮黑杨无性系病害发生情况的观测,借助方差分析结果得出,目前济宁地区无絮黑杨的病害发生主要有锈病、白粉病、黑斑病等。在抗病性方面,“99号杨”抗锈病显著,“鲁林9号”、“99号杨”抗白粉病显著;几个无絮黑杨无性系的病害均可通过农药杀菌进行预防和治疗;随着树龄增长,无絮黑杨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3 无絮黑杨病虫害成因分析
杨树是我国北方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山东省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由于山东省济宁市的杨树种植品种长期比较单一,森林生物类型构成简单,人工纯林抗病虫害能力差,杨树多代无性繁殖生理老化和性能退化等因素影响,杨树病虫害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无絮雄性黑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改善了杨树生理老化和性能退化情况,但种植面积和所占比例还较低,短期内不能改变杨树病虫害发生成因。
近年来济宁地区气候异常变暖,暖冬现象趋于常态,暖冬又易形成春季干旱,造成了病虫害冬季易越冬、春季易发生、危害发生易提前、危害期易延长、危害程度易加重等情况,增加了病虫害突发成灾的可能。
无絮黑杨的育苗实践中,为追求经济效益,往往规划栽植密度过大,造成通风透光不足,极易发生病害。苗圃密度过大,苗木生长势弱,生长缓慢,降低了苗木自身的抗病能力,也为病害发生提供的条件。
在楊树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着重治轻防现象。重视病虫害发生后的减灾、救灾,但是在监测、预防方面投入和关注不够,对病虫害发生趋势方面的研究不够,有些成灾后,甚至是病虫害爆发后才开展治理行动,造成了人力和物质浪费、林木较大损失等后果,导致病虫害防治的被动。
4 无絮黑杨病害预防措施
加强病情监测。设置专人开展病情监测,特别注意雨后观测,尤其是连续降雨后的观测,注意雨后的排水,发现病情及时进行记录和病情上报,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杨树育苗阶段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做好土壤消毒,并有计划的开展换茬育苗。要选用没有黑斑、健壮的苗木作插穗。育苗密度控制在2000~3000株/667m2左右,严格控制后期施肥,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
根据造林地条件,合理安排造林密植,不益过密,达到通风透光。早期造林过密的杨树纯林在秋冬季节进行必要的割冠除草、间伐、修枝、清除病枝病叶,以满足林内通风透光条件。
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时尽量规划混交林,运用多树种开展混交造林,逐步提高混交林的比例,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避免纯林可能出现的大面积病害流行。
参考文献
[1] 杨海波,时凌云,韩正敏,等.不同杨树无性系抗杨锈病能力观察 [J].林业科技开发,2009(3):75-77.
[2] 宁豫婷,张康普,李俊中,等.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调查及综合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10(2):36-37.
[3] 张万东.不同杨树品种苗期叶部抗病性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9):35-36.
[4] 张成华.杨树苗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20,122.
[5] 王忠芹.浅谈杨树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22):213.
[6] 张素清,祝 军,王德会,等.兴城市速生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J].辽宁林业科技,2018(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