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次生舆情是如何生成的

2019-05-28冯丙奇

人民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关注度舆情特征

冯丙奇

【摘要】当某一事件具备了高关注度,同时出现导火索,次生舆情就会出现。“聚光灯事件”有五种构成因素:影响面广、影响巨大、切中当下热点舆情、屡发类似事件、涉及知名对象;可能引发次生舆情的两种导火索是:事件隐情、事件应对不当。次生舆情的具体发展程度,依赖于这七个方面的具体组合情况。

【关键词】次生舆情 关注度 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次生舆情已经成为热点事件发生之后的显著现象,甚至有时次生舆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事件本身的影响,足以引发“次生危机”。如果我们对次生舆情生成机制缺乏清晰有效的认识,一旦次生舆情产生广泛影响,被动狼狈的后果将不可避免。

次生舆情的生成,需要两项必要条件。其中一项是事件自身拥有明显的关注度,即“高关注度”,这是次生舆情得以生成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有导火索,两项条件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当某一事件拥有了明显的关注度,同时还出现了导火索,次生舆情就会出现。只不过次生舆情的程度会有不同。

“聚光灯事件”的构成因素

次生舆情之所以生成,就是因为人们对某一事件关注度很高。这种高关注度,直接导致人们“盯着”这一事件的方方面面。这种事件属于“聚光灯事件”,在一定时间段内吸引人们关注,同时也吸引着媒体的密集报道。可能成为“聚光灯事件”的因素包括:

影响面广。指受事件影响的人群数量巨大,比如2018年的问题疫苗事件,疫苗流向全国广大地区,所有这些可能使用问题疫苗地区的人们,无不密切关注。

影响巨大。指事件的影响程度严重,这种影响可能是财务或者人身安全方面的,也可能是社会性的。比如,2018年哈尔滨市松北区北龙温泉酒店的火灾,导致20人死亡,这一伤亡数字巨大,直接引发密切关注。

切中当下热点舆情。指事件本身的内容是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比如,2018年的“严书记女儿”事件。一教师误把对某学生的吐槽发到班级群,学生母亲要求该教师解释“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微信群聊截图被疯传,事件持续发酵,引爆出“内定生”质疑、“严书记”的自白信等次生舆情。但就事件本身而言,财务与人身安全影响几乎不存在,而事件的社会影响强烈。原因在于:“严书记女儿”事件表现出来的少数干部的行为不端问题,正是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

屡发类似事件。指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类似事件屡次发生,当再发生类似事件时,往往会引发公众更多关注,比如2016年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仅就游客额外支出的费用而言,不至于对游客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响,但是当时全国各地的“天价宰客”现象频发,直接强化了这一类事件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

涉及知名对象。指事件涉及的对象本身就很知名,这些对象包括人员,也包括地点等其他对象。比如2018年某明星的偷税漏税事件。这件事涉及的人物都很知名,所以这一类事件就会比一般事件更加引人关注。虽然这一类事件在文化娱乐领域里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在其他领域。

上述五项特征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多项同时出现。当多项特征同时出现在某一事件时,这次事件的关注度会更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五项特征,对新近出现的某一事件作出快速判断,争取第一时间判定这一事件的关注度。这五项特征有一个先决条件:事件被人们知晓。假如某一事件同时满足了上述五项特征,但是外界并不知晓,那么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也无从谈起。因此,这一事件就不可能引发次生舆情。在当前移动媒介与社交媒介发达的情况下,满足上述多项特征的事件,不被外界知晓的概率接近零。所以,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隐瞒遮掩,而是对事件进行更加快捷有效地研判。

次生舆情的两种导火索:事件隐情和事件應对不当

当某一事件具备明显的关注度时,次生舆情还不一定出现。因为次生舆情需要导火索,即事件隐情和事件应对不当。

事件隐情,指事件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前与该事件存在直接逻辑关系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在事件发生时没有公开曝光,或者没有引发外界充分关注;事件发生后,一旦这些问题被曝光,就会激发舆情。因这种导火索引发次生舆情的典型事件,就是哈尔滨北龙温泉酒店的火灾。我们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某一事件如果不被人知晓,这一事件不可能具有关注度。所以,我们讨论次生舆情的默认前提是:事件已经被人知晓。某一事件具有高关注度,本身就默认这一事件已经被外界知晓。所以,由于某种原因,暂时还没有被外界知晓的事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事件应对不当,指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与机构的应对行为出现明显问题。比如,2018年11月4日,福建泉州港发生的碳九泄漏事故,直接激发了次生舆情,导致舆情不止指向碳九,同时也指向当地相关政府机构。

上述两种导火索,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一旦两种导火索同时存在,次生舆情爆发的可能性会更大,程度也更强。比如,2016年12月3日,15岁的自闭症少年雷文锋在被送到广东新丰练溪托养中心后还不到一个半月就因伤寒死亡。然而这远不是事件全部,次年1月至2月18日的49天内,该中心照管的流浪者中又有20人死亡。托养中心副主任刘某对此的回应是:“现在死亡已比以前少多了。”这属于明显的“事件应对不当”。而“事件隐情”则体现在以下方面:警方在雷文锋报出自己和母亲的准确名字后,是否又进行了信息查询;每接收一名流浪者,广东新丰县民政局每个月就从练溪托养中心供养费中提取50元作为管理费;托养中心的居住条件恶劣;等等。

次生舆情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

基于次生舆情生成的一个基础和两种导火索,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次生舆情生成的简明机制。这一生成机制试图协助次生舆情应对人员更好地进行认知与判断,进而提升次生舆情应对效率。

当某一事件具备了明显的关注度,同时出现了导火索,次生舆情就会出现。高关注度与导火索,两者缺一不可。某一事件之所以具备高关注度,是因为这一事件具备了影响面广、影响巨大、切中当下热点舆情等五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而这五种特征需要一项先决条件:事件的信息被人们知晓。在此基础上,一旦这一事件具备了两种导火索中的一种或全部,次生舆情即会出现。

次生舆情具体的程度,依赖于七个方面(高关注度的五项特征与两种导火索)的具体组合情况。笼统地说,“1+1”的情况要远低于“5+2”的情况。“1+1”的情况,指某一事件只具备关注度五种特征中的一种,同时只出现一种导火索。“5+2”的情况,指某一事件同时具备了关注度五种特征以及两种导火索。

基于上述次生舆情生成机制,我们可以做针对性准备:第一,当某一事件已经被人们知晓时,应当遵循关注度五种因素,及时对事件进行全面研判,确定其关注度的情形。这是应对次生舆情的基石。没有这一研判,或者研判不足,采取的应对措施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第二,一旦研判结果显示,某一事件已经具备了高关注度,应当及时密切关注引发次生舆情的两种导火索。也就是沿着两个方向对事件逐一筛查:排查事件过程中是否存在目前仍没有被知晓的重要方面,判断这些方面是否可能激发人们的关注;密切关注事件相关方面的应对行为,避免出现不当。但是,这些准备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家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缺失了这种责任心,上述所有准备都会失效。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Coombs, W. Timothy(2007).Protecting Organization Reputations During a Crisi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10(3), 163–176.

猜你喜欢

关注度舆情特征
浅谈小学教师在中等生教育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抓特征解方程组
消费舆情
暴力老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你是如何认识能源的
你是如何认识能源的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