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藤翠蔓,白也若渠

2019-05-28沈宁

中国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术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史料的发掘、问题的探讨及不断发展的史学观,20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家、艺术史家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并得到新的历史定位,滕固(若渠)和滕圭(白也)即是其中两位。对前者的研究不断有着广度和深度的加强;对后者的研究则经由海外向国内推进,其中以英国大卫·克拉克的《文化间的对话与艺术创新:以滕白也和马克·托比为例》[1]、万青力《一个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有过影响的中国人——滕白也》[2]、刘礼宾《民国时期留学美国的雕塑家滕白也》[3]等文为代表,更有包铭新等着《画坛遗珠滕白也研究 外一篇 杨柳桥和杨柳谷》[4]一书,该书作者在参考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滕氏亲属,查阅源文件文献等,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滕白也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思想,书中所附《滕白也年表》(以下简称《年表》)较为全面地勾勒出滕氏的大致轮廓。

本文的写作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年表》为主要参考依据,将近年来为编写《滕固年谱长编》所寓目之相关文献加以辨析,以1937年作为时间下限,寻觅出有关二滕生活中可能的交集点。鉴于滕白也的生平史料仍嫌简略,本文对其相关文献进行钩稽考辨,以便为研究者提供些许有用的文献资料和查找线索。

上篇·滕圭与滕固关系考

一、一个通信地址钩稽出一段往事

刘礼宾在《时代雕像——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一书中专门谈及滕白也的生平与创作。其中有,“滕白也‘润例封面留有第二个通信地址为‘行政院,行政院是国民政府‘五院”之一(其他四院为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滕白也留此地址,是否有支撑门面的考虑?滕固此时在行政院的职位是‘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分管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此点质疑,还可以延伸到报纸刊登广告中的为滕白也指画、雕塑润例而同启同订之名流贤达,也是一项有趣且值得深究的历史文化和商业现象。

热衷史料掌故的黄恽先生,在其《白莲和他的〈藕孔日记〉》[5]文中写道:“滕固当年任行政院参事兼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南京称为‘两滕之一,另一位则是滕白也,而顾蔗园也是文物保管委员会的委员,与滕固是同事,且与‘两滕共同爱好古董、书画,关系密切。”进一步揭示出二滕之间更深的朋友交游细节。

陈世强所作《滕固年表》[6]1935年条目中记载:“是年,时与滕白也(圭)、顾天赐(蔗园)相过从。与白也都是一个字的单名,都操着和上海相近的话,都在南京工作,都是外国留学生,而且行动往往相携。因此颇有人疑心为亲兄弟,实白也是浦東奉贤县人。白也工雕塑,指画,喜欢搜集古董,‘若渠嗜金石,擅考据,喜美术,和顾蔗园的性情很相近。因此白也往往约着蔗园,冒风雨来访,谈东说西不已。知蔗园蓄自怡藕丝印泥多种,为钤押藏书印章,嘱白也示意。蔗园拣了一盒精品相赠,答谢以西北碑拓许多种。”材料更加丰富,对二滕关系初显考证端倪。

上述由一个通信地址的提问,进入到二滕的相识交游史料钩稽、考证,看似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求索,实则通过对其个体的交往,追寻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两位中国艺术(史)家各自治学创作的生活轨迹,以及通过他们的学识创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展开研究,这于当今的学术研究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二、两位同姓友朋行走着两种路途

为了初步弄清滕若渠、滕白也各自的履历和交往情况,特制对应略表于下,以为后面的钩稽考证作铺垫(滕白也部分主要摘录自《年表》):

略表尽管存在不少资料的缺失和有些信息的差误,仍不难看到二滕在特定时间段不同的生活轨迹和事业走向,他们各自在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下,走出国门,探寻新的艺术研究和创作方式,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从事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学术探讨。滕固侧重将风格学理论运用到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研究中,开风气之先,成一家之说,借助外力走其通关之路,施展自己的强国抱负;滕白也侧重艺术创作,在中西方哲学思考中寻求突破,将中国指画艺术和西洋雕塑加以发挥,力图中西兼容,独具匠心。通观两者之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还是其根本。

至于二滕何时相识,目前尚无确切资料,而且或许将永久无解。但从他们均在1920年代初期求学于上海,1930年代初期留学,游历于欧洲来看,不排除这期间有过接触的可能性。其中,1933年4月滕固受汪精卫的提携,担任行政院参事[7],7月滕白也自北平燕京大学返沪,担任沪江大学商学院实用美术系和暨南大学教授,并在暑期受聘上海美专暑期学校国画、艺术史教席,是二人最有可能相识的机会——滕固曾在上海美专任教三年(1924—1927),校长刘海粟与之关系极密切,将滕白也引荐给任职行政院之位高权重的滕固的可能性最大。如此,1933年10月由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实用艺术系出版名为《滕白也雕塑绘画润例》的画册前标明通讯处为“上海:圆明园路沪江大学商学院实用艺术系;南京:行政院滕固先生转”,并将刘海粟[8]列名同订28人之一,也就不难理解了。是故,二滕相识时间下限不应晚于1933年夏季。

这里,需插入一段艺苑史料:为亡友朱鸳雏悼词捐画。朱鸳雏(1894—1921)号孽儿,别署尔玉、银箫旧主。江苏松江人,南社社员。善诗词,喜戏剧,旅居上海,操笔墨生涯,有《二雏余墨》《朱鹓雏遗著》等行世。1921年夏,年仅27岁的朱鸳雏病逝不久,滕固即以“挹芬”署名,在同年8月15日《申报·自由谈》“文苑”栏中发表了《悼朱鸳雏〈调寄念奴娇〉》诗文,以示哀悼感怀,文曰:

鸳雏殁且期月矣,往日以肺腑相示者,今但问诸天耳。去秋予游海外,会鸳雏养疴里閈,蒙邀祖饯,予以时促,固辞之。先是予应以先师伯邵心炯先生艾庐遗稿相赠,既题款识,未寄,洎归国闻讣,而墓门挂剑,为时已晚。检其遗著,更不胜人亡琴在之痛焉。辛酉初秋记于张氏揽芳室。

素心人去,算者番有意悲秋怨别。一样天涯沦落感;若个朱门近接。末路长卿,衹愁空舍,有赋总抛撇。名场逐鹿,只今都化蝴蝶。

记否掉臂歌台,对花拚醉,往事成飘瞥。曾几何时归宿草,賸有离愁难灭,一卷艾庐,坟前挂剑,又恐魂消绝。但看今夕,泪痕早透红牒。

滕固早年受学于乡贤邵心箴先生[9],听到伯父讲述邵先生的遗事后,开始诵读邵氏的《艾庐遗稿》。邵氏晚年游历日本一节,或许对少年滕固产生影响,悼词中“去秋予游海外”句,即指作者赴日留学之事。经考证,时间为1920年10月6日[10]。是日,滕若渠乘日本邮船会社之山城丸从吴淞出海赴日本留学。舟中与同行者耕云居士谈画论诗,互相评骘,以破岑寂。作诗有“行行重行行,我家从此远”之语。抵日本后不久,即变更学名“滕成”而以“滕固”之名行世。

1936年5月5日,朱鹓雏夫妇遗柩在殡舍16年之后,经友人李子韩提议醵资,为之合葬于松江爱民镇云间公墓,由叶小凤撰写墓碑。据郑逸梅回忆:“当时他的朋好画家滕白也,捐指画二十帧,出资以助葬费。”[11]从时间上推断,滕白也与朱鸳雏相识结友时间,应该在入学东吴第二中学前后,与若渠鸳雏文坛辉映(同在报刊上发表诗文)相去不远。二滕是否此时已经相识?没有文献依据,姑且存一猜度吧。

从滕固、滕圭、朱鸳雏三人的籍贯分别为宝山、奉贤、松江来看,环绕上海呈三角之势,相距不远。又从三人幼年失怙,少年求学及成年后均投奔大上海学习、生活的经历来看,相似的坎坷磨难和“天涯沦落感”,加之对人生前程的追求,兴趣的投契及某种因缘际会,从相识相知,到相惜相依、砥砺奋斗,情深意厚是可想而知的。一段友情,因十六年后的安葬逝者,悼词捐画,引出一段艺坛佳话。

三、风云际会他们携手并肩享艺坛

(一)发起组织“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

《年表》记载滕白也回国日期为1932年3月28日,同月“与美术界同仁在上海办美术生产协进会,任理事长。9月,辞去协进会理事长一职,应司徒雷登之邀,赴燕京大学任文学系美术史论讲师。”但《年表》没有注明资料来源。从归国返沪短短几天之内即组建该会上考量,似有些仓促,且该会准确成立日期及具体会务开展未能详尽,在此有必要作一探究。

据1934年8月9日《申报》刊登全国美术家筹组生产美术研究社报道,发起者有滕固(南京)、董寿平(山西)、储小石(北平)、周锡保(杭州)、于淑均(图案家)、林建峰(南洋)、钱九鼎、周祖高、滕白也(本市)等,“定于本月十五日成立”。

而从1934年9月19日《时事新报》相关报道来看,在筹备、成立时间上有所差异:“全国美术家筹组美术生产研究社,滕固、滕圭、储小石、周锡保、董寿平等发起,昨在青年会举行筹备会,到王子豪、蔡振华、胡养吾、叶凤鸣、陈施君、沈立之、滕白也、林履彬、宗维赓等。”这里提及的只是9月18日在青年会举行筹备会,与之前报道的8月15日举行成立会的预期目标,还有准备时间不充裕之虞。

随后的会务进展情况为10月6日在青年会举行征求大会,滕白也等二十余人出席,并由滕白也主持,“讨论决定十一月十日假银行公会举行成立大会,并将宴请刘湛恩、黄警顽、陶知行、陈白、潘公展、蒋(蔡)元培、毛云及招待新闻界重要人物,共助进行云。”[12]见之于10月7日《申报》刊登的《美术生产社定期举行征求会,并推蔡孑民任总队长》报道:“本市及京、平各地艺术家,发起组织之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其目的在艺术除鉴赏外,尚须能为社会人类得有生产贡献。该社最近为征求同志咸献力于斯起见,乃组织征求,除聘请蔡孑民为征求会总队长,潘公展、刘湛恩为副队长,史量才为总参议,此外征求队分四队,第一队队长滕固,贲成武,第二队队长储小石、周锡保,第三队队长董寿平、沈立之,第四队队长滕白也、宋维赓等。征求会定于本月十四日下午二时,假青年会会议厅举行,至该社之美术生产计划,亟待推进者:(一)促进改良及兴办艺术教育事业。(二)出版定期刊物及关于美术生产书报。(三)出版社员有价值作品选集,并介绍发表。(四)举办美术生产讲演会及展览会。(五)促进工厂商店与美术工艺家联络。(六)调查各地特种工艺品,示以改良与介绍。”即该会组办意旨为“艺术除鉴赏外,尚须能为社会人类得有生产贡献”,滕白也曾撰文专门阐发,此不赘言。所以,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成立的确切时间应为1934年11月10日。翌日,《申报》作了相关报道:“《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昨晚成立》:我国艺人滕固、滕白也等所发起之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经数月筹备,已告成功。昨日下午六时,该会假银行公会,举行成立大会,并招待新闻界。出席者市党部毛云,教育局局长潘公展,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及该会会员滕白也、陈月枫、沈立之、沈慕汕、周锡保、钱九鼎、林履彬、周祖高、王遵武、叶凤鸣等五十余人,主席滕白也,开會如仪,首由主席致开会词,继由潘局长、刘校长先后致词,旋即开始选举职员。”滕白也主持了成立会议并致词,滕固虽为发起者之一,但因远在南京任职,公务缠身,未见出席。

1935年3月20日《申报》曾刊登《中国美术生产协进会昨举行第三次理事会》消息:“中国美术生产协进会昨在该会会所举行第三次理事会,计到理事滕白也、周锡保、沈立之、陈月枫、周祖高、林履彬等。席间讨论颇详,对该会今后之工作方案,已拟就具体办法,不久即将有新会务之发展。以该会会员等过去之苦干精神,当有较显著之工作,可与社会相见矣。”对照上述几篇相关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筹备、参与活动者名单,可以认定“中国美术生产协进会”与“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当为同一社团组织而名称有别,是新闻消息稿写作时笔误,还是成立后变更了名称,有待进一步考察。同时也可以推断出《滕白也年表》将此事误入1932年3月项的可能性。时间的错位与逻辑关系的断链,导致史实上的失误。

(二)共同参与吴越史地研究会活动

1936年8月30日,蔡元培、于右任、吴稚晖、叶恭绰、卫聚贤等发起之吴越史地研究会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到叶恭绰、胡朴安、丁福保、郑洪年、简又文等六十余人,当场通过简章,推定会员。会长蔡元培,副会长吴稚晖、钮永建(惕生),总干事卫聚贤,评议员于右任、张溥泉、戴季陶、陈果夫、叶恭绰、张静江、柳亚子、滕固等44人,梁思永、胡小石、朱希祖、胡怀琛、郑振铎、周予同、沈钧儒、陆侃如、曹聚仁、钱化佛、滕白也等理事62人;常务理事为董作宾、胡行之等11人,皆政府要人及江浙籍文人学者。据其简章,总会设于上海,并于江苏、浙江两省设立分会。该会以研究吴越(以江苏浙江两省为限)地区的前期文化,从《春秋左传》《国语》《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有关吴越史地记载的古籍来考稽吴越两国的地理,然后经踏勘调查予以确认。如果认定地下确有可以参证史料的古物,就敦请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进行发掘;倘若地面上有历史价值的古物,则要求江浙两省政府加以修缮保存。

滕固自1934年7月起即擔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任期内,曾对南北各地文物古迹竭力进行保护工作。吴越史地研究会的成立,使热衷于家乡建设、文物保护的滕固得以施展才能。

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后,江、浙、沪三地吴越史地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研究会为适应学术研究需要,在上海《时事新报》开辟“古代文化”专栏,每星期三出版一期专辑,作为会员研究讨论阵地。1937年7月,研究会又与江苏研究社合作编辑出版《吴越文化论丛》第一集论文集,其中收录卫聚贤、吕思勉、陈志良等学术论文24篇,并拟在9月继续出版第二集,后因抗战爆发而未果。另外,研究会还出版了卫聚贤主编的《吴越史地研究会丛书》,其中有卫聚贤《楚辞研究》、金祖同《殷墟卜辞讲话》等。该会于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散。[13]

(三)共同参与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1937年3月19日,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对该委员会的组织情况,张道藩在《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筹备经过概况》[14]一文中有详细的说明:“聘定王贤、王远勃、司徒乔、李健、李朴园、李宝泉、林文铮、宗白华、施翀鹏、倪贻德、徐心芹、徐伟士、袁守和、秦宣夫、唐立厂、陆丹林、马公愚、马叔平、梁思成、邬克昌、温肇桐、邓以蜇、滕固、滕白也、刘抗、刘狮、赵太侔、郑午昌、蒋吟秋、潘博山、谢海燕诸先生为编辑委员会委员,以滕固为主任,组织编辑委员会,负责主持编辑目录、特刊及说明文字等事宜。”

滕固编辑之《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刊》由筹备委员会印行。其内容多偏于书画理论,分为四类,书画类文章十篇。滕固撰写了《编辑弁言》[15]。

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第三种《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图录,即此编辑委员会工作成果之一,其中收录署名滕圭的西画《相依为命》(油画或素描不详)及署名滕白也的雕塑《前进》(一名《农夫》)图片各一件,前者为其他研究著述所未及,值得关注。

对滕白也参展雕塑作品[16]之一的《前进》,画家吴作人曾撰文加以介绍:“一件成功的作品,并不在乎好听的题材,要看作品实在的内容;并不在乎形体外表的酷似,而要表现内中的意境。虽然外面在这次美展中看见的雕塑很少,尤其是巨构创作(这当然由于中国目前环境不允许);但是有仅有的几件较好的头像,也可以暂时满足了。因为‘美同宇宙一样,宇宙的片断,也就是宇宙的全体。有的,有一件唯一的巨构:是一个工人,不,许是个农人,他肩上荷着担子,但是只在担子的后端有木钩一只,上体与腿都裸着,当然他的苦力生活锻炼出的肌肉毕现了。头的动态是昂然远视,腿的动态是像上坡子。且放开许多解剖上的讨论,我们得承认作者的勇气。这是滕白也氏的作品,题目叫做《前进》。”

该会还曾编辑印制《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17],署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管理委员会编,民国三十二年(1943)九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玻璃版影印本,精装三册。[18]该书是否经过滕固的参与选编,不尽明了,但从其出版日期来看,距其故去已两年之后,墓木已拱,斯人不在矣!

(沈宁/中央戏剧学院)

注释

[1] 大卫·克拉克著,赵成清译《跨文化对话与艺术创新:滕白也与马克·托比》,载于《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另见署名祁大卫(David Clarke)著,冯华年译同名论文,收录于中国画研究院主编《水墨研究(9)》,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 原载《雄狮美术》1991年第249期,收入《万青力美术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225—237页。

[3] 刘礼宾著,《名画深读系列 时代雕像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另见刘礼宾,《民国时期留学美国的雕塑家滕白也》一文,发表于《雕塑》2008年第3期。其他相关论文:刘冉,《民国雕塑考略:以国民政府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中之雕塑为例》(广西艺术学院201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欢,《滕白也艺术思想之研究》,发表于《大众文艺》2014年第11期;陶继锋,《刍议滕白也在近代中国雕塑史上的贡献》,发表于《兰台世界》2015年第1期。

[4] 包铭新等著,《画坛遗珠 滕白也研究 外一篇 杨柳桥和杨柳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黄恽,《秋水马蹄》,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135—136页。

[6] 收入滕固原著,陈世强编著,《唐宋绘画史——滕固〈唐宋绘画史〉自校本及其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 1933年4月4日,行政院第九十五次会议举行,汪兆铭主席,决议要案多件,其中(一)院长请任命滕固为本院参事案,通过。据行政院秘书处编印《行政院所属各部会署科长以上职员录》,193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2,案卷号11003,滕固到院年月为1933年4月。张朋园、沈怀玉合编《国民政府职官年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39—43页,1933年条“滕固(5月22日试署)”;1934年条“滕固(5月9日任)”。《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400页,滕固任职时间为1933年5月,自此至1941年。另据倪正太、陈晓明编著(《中华民国职官辞典》:参事系中央及地方各机关重要官员,位仅次于部长、次长。承各机关长官之命,对下列各项事务负责:法案、命令之撰拟、审查、解答;计划、方案之撰拟及审核;出席重要会议及出席、列席有关法案审查会议;本机关长官交予事项等。非熟悉所在机关业务,并有丰富之法律學识者不能胜任。(《中华民国职官辞典》,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版)

[8] 早在1924年6月16日《申报》刊登《滕白也指画润例》中即有刘海粟名列同订者之中,可见此时滕白也已经与刘海粟相识。与滕固自日本东洋大学毕业返国时间相去不远。

[9] 邵曾模(1864—1922),字心箴,一作心炯,号默庵。清末岁贡。肄业上海龙门书院。究心经史子集,造诣益深。光绪末年,与潘鸿鼎等创立学校,商定课程规则,任校务近二十年。恒谓:“造就人才,当自尊重人格始。”曾于1907年东渡日本游历。民国元年任宝山县首届市乡教育会会长。卒年58岁。著有《课余咏草》等。

[10] 滕固赴日留学时间,据1920年12月11、12日上海《申报·自由谈》刊登若渠《东行漫记》,12月29、30日《申报》刊登若渠《疑云记》中有“去国二月,栖流海外”句分析确定。

[11] 郑逸梅,《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34—136页。

[12] 参见《申报》1934.11.6(14)“教育消息”◎中国美术生产研究会征求会:“中国美术生产研究社,昨假青年会举行征求大会,到社员陈月枫、崔率六、林履彬、邓涟清、罗裁云、王遵武、周祖高、顶佛影、俞百均、张碧寒、顾一琴、赵千祥、沈立之、沈慕汕、吕露、季箴若,滕日[白]也等二十余人,由滕日[白]也主席,讨论决定十一月十日假银行公会举行成立大会,并将宴请刘湛恩、黄警顽、陶知行、陈白、潘公展、蒋[蔡]元培、毛云及招待新闻界重要人物,共助进行云。”

[13] 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文物博物馆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457—458页。[14] 参见1937年4月1日《申报》第五版“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

[15] 滕固撰写《编辑弁言》略谓:“这本小册子里所载的文字,除了编者的一篇旧稿殊不值一顾外,其余都是精心结撰之作,希望读者不要轻轻放过。有些专门问题:如董彦堂先生之于甲骨,唐立厂徐中舒两先生之于铜器,他们都是当代权威的学者,以积年研究所得,条贯纷杂,而为扼要通俗的提示;对于读者实在是不可多得机遇。书画艺术,为我国广大人士兴味之所托,吾国人欣赏书画比任何其他艺术来得热烈。然书画的真价何在?其历史的发展何若?向来所谓士大夫者,或抱自私的态度,心知其意而不可以言传;或方言玄妙,老在牛角尖里打骨碌。这种情形不但无益于一般的教养,即自命为内行人也陷于迷途而不自知,于此我应当特别推荐本刊刊首所列邓叔存、宗白华、秦宣夫三先生关于书画(包含西画)艺术的论著,他们都是基于现代学问为明晰周详之发挥,无疑的是对于广大人士之一种有价值的指示。”所谓“旧稿”即《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联带关系》一文。据附言云“该文底稿是用德文写的,原系1932年7月20日在柏林大学哲学研究所待索阿教授的美学班上提出宣读的。”

[16] 据天津《大公报》1937年5月23日第13版“第二届全国美展特辑”,吴作人《再述全美展的雕塑》文中称:“滕白也的《唐少川像》颇见工力,洵为佳作”。对滕氏《前进》作品的评述,亦见该文。

[17] 见《图书季刊》第5卷第1期,“图书介绍”,1944年版,81页。

[18] 对该书的介绍,“民国二十四年冬英国艺术界人士拟于伦敦开一中国艺术展览会,请求吾国政府选送故宫博物院及其他机关古物前往展览。当时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力赞其成。此会在伦敦举行,历时数月,引起各国人士之盛大注意。论者至谓西方人士对于中国文化之认识了解,实以此为嚆矢。此会告竣,教育部决定在国内召开全国美术展览会。二十六年四月一日开幕于首都新建之美术陈列馆,会期二十三日,参观者人数在六万以上。展览既毕,复编印此项专集。因战事影响,近始出版。此集分三种,每种一册。第一种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计四〇六幅。第二种现代书画集计五〇八幅,第三种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合计二〇九幅。第一种所选印之各图依年代先后为次序,所以表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之程序。卷端复系以各家小传。第二种及第三种品编排之先后,则以作家姓名笔画之多寡为次第。至各图尺度,按原作品缩印,其比例标准,悉由专家审定。又为便利外人参考计,每种均于图下加注英文译名。”

猜你喜欢

美术
小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
凭据是否伪造
罗浪美术作品选
美术篇
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何方是出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封底:国外太空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