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之争
2019-05-27
猪年春晚精彩纷呈,但小品《抢C位》无疑引发了众多父母的强烈共鸣。
小品由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C位”展开:卖掉大别墅换了50m2的学区房,老公辞职在家辅导孩子功课;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打三份工,卻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连孩子已经三年级了都不知道,以至于开家长会走错教室:而教室则被分为“学霸区”“休闲娱乐区”“养老区”……
《抢C位》通过艺术夸张,将“父母为子计深远”的社会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本为博一笑,却没想到引发了更多关于教育的感触与思考。
教室里究竟有没有所谓的“C位”?
学生时代的经历让我们不难判断,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座位虽有一定作用,其影响却并没有那么大。每逢开学季,就有一张所谓的“学霸出没位置图”在网上流传,无形中加深了家长的焦虑。但其实大家内心都清楚,孩子学习好,并不取决于坐哪里,而是取决于孩子本身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比如自律、主动、专注、积极……这些因素并不会受座位影响。
好成绩更多来源于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自身不懈的努力,本身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学得专注并得法,坐在哪里都可以成为学霸。学霸们喜欢选择中间靠前区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位置成就了学霸,而是学霸成就了所谓的“学霸区”。
道理大家都懂,但很多家长依然热衷于“抢C位”,抱着“点滴必争”的心态,不时闹出诸多风波。
家长焦虑的背后,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究竟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其实,很多家长焦虑的根源在于,他们没有弄清楚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他们过多地预判和干涉了孩子的未来,在他们的思维里,不仅要为孩子的过去和现在负责,还要为孩子的未来买单。
可是,家长终归不能代替孩子去经受成长,也没有能力去为他们扫清所有的障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适合的才会是最好的。但基本原则是,真正的教育方式,不是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过犹不及是自古恒定的真理。
因此,身为家长,要提防自己的教育焦虑对孩子产生严重负作用。重视孩子学习的正确方式是多陪陪孩子,更多地关注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这些能使其成绩提高的有效办法,而非纠结在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