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2019-05-27
东西南北 2019年7期
规范汉语不是将错误“扶正”
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紅尘,粳(jīng)米变成了粳(gěng)米……近日,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网络,文中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并写道,“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了对的……”
文章提及的读音改变的例子,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虽然据媒体报道,该修订稿尚未正式发布,但提出了这种意见,起码确立了一种修改的方向,相比具体某个读音的改变,这种方向其实更值得注意。
汉语读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音、古字被淘汰是自然的结果,这个过程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取舍不可避免。真正给人造成困惑的是修改过程考虑所谓“多数人的习惯”,这会带来一种模糊的标准。习惯是很难被量化的,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可作出修改?当然,争议的根源不仅在于习惯难以被量化,更大的问题在于顺从多数人的习惯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问题。汉语在字形、读音和语义方面可谓变化多端,即便是专业的学习者,也很难做到不出错误,而“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往往就成了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将错误“扶正”方便了“多数人”,却也牺牲了汉语文化。
——飒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