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9-05-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李 岩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质量,其中偏瘫肢体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后遗症,需通过早期有效护理帮助其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升生存质量[1]。本研究探讨了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方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90例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脑梗死偏瘫肢体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3例、22例,年龄53~78岁,平均(67.73±5.14)岁。体质量42~80 kg,体质量平均值(61.73±1.41)kg。早期康复组男性、女性各有24例、21例,年龄52~78岁,平均(67.47±5.82)岁。体质量42~81 kg,体质量平均值(61.47±1.47)kg。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普通照护;早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及早进行康复护理。①心理康复护理。发病后肢体偏瘫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可出现悲观抑郁等情绪,需给予合理引导,鼓励其倾诉,耐心倾听和加强心理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②体位护理。在病情稳定48 h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发病不同时期,先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循序渐进,从良肢位摆放开始,经常变换体位,2 h变换1次,预防压疮。③按摩护理。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按摩护理,发病后第二天可给予患者头部按摩,根据患者病情对按摩次数和时间进行调整,并借此帮助患者进行回忆训练和认知训练,以恢复其认知功能。④肢体功能训练。在床上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关节伸屈训练、抬高运动、内外旋和外展运动,每个关节5~10次,每天2次,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训练时间,避免过久。肢体肌肉逐渐恢复力量后进行主动训练,如创伤翻身,再到坐位训练、下地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蹲坐、上下楼梯等,注意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鼓励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脸、进食、握笔和练字等。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率;护理满意水平(得分越高越好)、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脑梗死知识知晓水平(得分越高,满意度、锻炼依从性、知晓率越高);护理投诉出现率。护理前后抑郁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独立生活能力(FIM评分)、神经功能(NHISS评分)。完全恢复: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改善:肢体功能改善但未恢复;无效:肢体功能无改善[2]。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涉及的计量、计数数据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率比较:早期康复组患者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水平、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脑梗死知识知晓水平比较:早期康复组护理满意水平、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脑梗死知识知晓水平(94.24±4.25)分、(94.21±6.01)分、(94.51±6.13)分比对照组(82.11±3.20)分、(82.44±3.21)分、(82.24±3.52)分好,P<0.05。

2.3 护理投诉出现率比较:早期康复组护理投诉出现率0.00%比对照组20.00%低,P<0.05。

2.4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干预前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相似,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生理功能衰退,一般无法自行康复。另外,在肢体偏瘫后若不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足下垂、关节挛缩变形、肩关节脱位等不良事件,因此,早期进行有效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意义重大[3-4]。一般发病后24~48 h内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介入越早康复效果越好,这和大脑可塑性相关。通过早期功能训练可促进相关功能恢复,改善患侧运动功能,预防痉挛和挛缩,加速肢体康复,预防残疾,促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5-7]。

表2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2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分)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早期康复组 45 干预前 29.45±5.92 14.24±2.65 49.45±5.25干预后 13.21±3.59#* 6.61±0.61#* 91.26±3.32#*对照组 45 干预前 29.49±5.91 14.22±2.66 49.42±5.53干预后 16.35±3.94# 8.31±0.42# 80.12±4.69#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普通照护;早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及早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组患者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率比对照组高,P<0.05;早期康复组护理满意水平、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脑梗死知识知晓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早期康复组护理投诉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相似,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肯定,有助于缓解患者抑郁心理,提升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遵医行为和康复率,更好改善神经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