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分析与护理

2019-05-27侯新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度内科病症

侯新敏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老年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常见的当属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而言,由于本身体质较差,加上受到病症困扰,自身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康复进度,且发生相关并发症概率较高,如果患者长期营养不良,也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目前国际上对营养风险筛查方面比较关注,也被大量应用于临床测评中,通过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全面筛查和分析,并给予对症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而缩短治疗周期,尽快康复出院。本人对所在院开展的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分析与护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调研区间选择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从这段时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为(72.3±6.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入院治疗,且年龄全部超过60岁以上,住院时间均超过48 h,主要病症有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且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不配合调研的情况。

1.2 方法:按照国际通用的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方法,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主要测评标准和流程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入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后对患者身高和体质量进行测量,据此计算出体质量指数。同时从第2天开始对患者进行空腹抽取静脉血,测量患者血清蛋白等生化指标,并严格按照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果测评分值为0分,视为无营养风险,如果测评分值为1~2分,视为轻微营养风险,如果测评分置为3~4分,视为中度营养风险,如果测评分值超过5分,视为重度营养风险。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专业测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引入t检验,同时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表2 1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具体情况

2 结 果

2.1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分析,见表1。

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1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为86%。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营养风险发生例数分别为41例、36例、9例,发生比例分别为41%、36%、9%。

2.2 1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具体情况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疾病类型等进行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病症类型发生营养风险的比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2。

通过表1统计结果可知,男性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18.52%、46.30%、29.63%、5.56%,女性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10.87%、39.13%、36.96%、13.04%。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女性患者发生中度及以上营养风险比例高于男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血管内科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20.00%、25.71%、25.71%、2.86%。心血管内科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16.67%、33.33%、46.67%、3.33%。心血管内科老年扩张性心肌病住院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8.00%、20.00%、44.00%、28.00%。心血管内科老年风湿性心肌病住院患者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发生比例分别为10.00%、20.00%、50.00%、20.00%,可见扩张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中度及重度营养风险的比例也明显比高血压和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营养风险分析和评估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已成为临床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如果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就会造成很大的代谢疾病,进而影响患者康复。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可知,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性别以及病症类型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患者由于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虚弱,各项功能逐渐减退,加上疾病困扰等,导致患者将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并且长期受到慢性疾病的影响,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大大提高了中度及重度营养风险发生率,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分析结果,为了全面提高患者对营养风险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必要对患者加强精细化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向患者耐心解释关于营养风险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对营养风险筛查操作水平,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患者一起共同研究如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何对症治疗。营养风险指的是存在的或者潜在的代谢和营养情况而引发的疾病,或者是患者进行手术后出现的一些临床结局的机会。对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而言,由于病症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上对于病症主要放在如何治疗临床表现情况方面,对于营养风险评估和护理关注程度不够,甚至忽略不计,从而导致临床整体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不能够及时摄入足够的营养,身体代谢功能受损,营养跟不上,从而会降低抵抗力,增加疾病感染和侵蚀的风险,从而影响患者康复,所以应当在患者入院时就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开展全方位的营养风险评估,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参考。②加强心理疏导。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由于遭受身心病痛,所以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等情况,影响配合开展营养风险评估和护理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所以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和个人情况,耐心和患者沟通,加强和患者的交流,通过精力分散、现身说法等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信心,减轻不良情绪对病症恢复的影响。③在强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护理和保健护理。对于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而言,除了要做好基础药物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以外,还要针对营养风险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合理搭配患者每日就餐情况,逐渐从流质向半流质食物缓慢过度,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不断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1-5]。

总之,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开展营养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够有效分析和预测患者机体营养情况,并通过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因为并发症引起营养损耗等情况,能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康复进度,进而促进患者尽快出院恢复正常生活。从长远角度讲,开展营养风险分析和护理,具有重要的积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实践。

猜你喜欢

中度内科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青春期病症
小米手表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