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5-27张丽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张丽莉

(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即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中老年、肥胖者、长期饮酒者,是高血压的多发群体;在临床中,将有明确血压上升病因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该类患者主要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而发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头胀、失眠、健忘以及乏力等[1]。由于高血压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次一共纳入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及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者[2]。按随机盲选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3~76岁,年龄均值为(58.6±2.4)岁;病程为6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4±0.2)年。观察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2~78岁,年龄均值为(58.9±2.3)岁;病程为6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4±0.2)年。结合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价值。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mm Hg)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mm Hg)

观察组(n=40) 105.7±9.1 81.2±5.8 162.3±10.4 123.5±6.4对照组(n=40) 105.4±9.3 95.3±8.1 163.4±10.6 137.9±8.5 t 1.493 11.483 1.365 11.569 P>0.05 <0.05 >0.05 <0.05

1.2 治疗方法:本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单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即每次使用缬沙坦80 mg,1次/天,口服。观察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则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其中缬沙坦用法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 mg,1次/天,口服;若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则适当增加硝苯地控释片的剂量,即每次60 mg,1次/天,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2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3 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舒张压、收缩压;此外,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s)为计量资料,2组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2组数据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在舒张压、收缩压两项血压指标水平来看,治疗前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用药后,观察组40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心悸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40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5例、心悸4例、皮疹3例,发生率为30.00%。由数据可知,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中的一类,具备明确的发病诱因,另一种不具明确发病诱因的高血压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而言,包括社会、生活习惯、环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发病因素。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中加强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3]。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重点提到两种药物,即:一种是缬沙坦,这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剂,归类为Ⅱ型血管紧张素,该药物可以和各类组织细胞膜特异受体相融合,在发挥选择性作用的条件下,基于AT1受体亚型当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使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得到有效松弛,最终使血管收缩分泌受到抑制。另一种则是硝苯地平,该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一方面能够达到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的功效,另一方面能够使增强血肌对缺血的耐受程度。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本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4]。

本次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观察组,在积极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的对照组;此外,观察组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5.00%,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的30.00%更低。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