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聚合轴下的刺点设计

2019-05-26钟豪

工业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刺点符号学设计

摘要:现如今设计活动普遍存在教条主义、程式化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符号设计学相关理论,从索绪尔提出的聚合轴(paradigmatic)概念,在选取设计元素的过程中,从聚合轴层面进行新的探索。结合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刺点的概念,利用符合语境的“刺点”深化设计含义,从而丰富设计内涵。

关键词:聚合轴;刺点;设计;符号学

中国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70-02

设计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教条主义、设计单一、程式化、不够创新等等很多问题。“创新”一词似乎成为了一句空喊的口号。聚合轴下的刺点设计,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设计思维上的启示。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找到一条路径去探究。

1聚合轴的概念

谈及聚合轴,首先要在符号学理论中结合组合轴的概念来说。

1.1组合轴

索绪尔提出:符号文本的结构展开有两个向度,也就是符号学中一个叫做轴(axis)的概念。它分为组合轴(syntagmatic)和聚合轴(paradigmatic)。

组合轴是什么意思呢?组合关系是一些符号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文本”的方式[J]。就是说,一个整体的各个构成元素之间是属于结构关系,属于unit式的构成关系。比如,一个文本是由A、B、C三个元素构成。且這三个元素是属于同一个层面上的平行的关系。这种构成关系就是属于组合轴(见图1)。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张海报是由“花”“花瓶”“桌子”三个元素构成的。那么,这个时候“花”“花瓶”“桌子”是属于三个平行元素,他们组成了这幅画,这种关系就是组合轴。

在做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一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元素的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组合先行”。组合轴有几个决定因素:第一,组合轴决定功能,包括实用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第二,句法,也就是决定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准则,这里就需要注意了,过度的设计原则可能会使设计变得教条主义;第三,流行趣味、美感。

1.2聚合轴

聚合轴理解起来稍微难一点点。雅柯布森又把它称作“选择轴”(axis ofselection),它的功能是比较和选择。之前说了组合轴中A、B、C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当把A、B、C三个元素想象成他们有其他可选择或者说可替代的元素的时候,比如A下面有A1、A2、A3、A4、A5……很多种其他的选择可能,同理B下面有B1、B2、B3、B4、B5……其他选择的可能,C也同理。这样看来只是在这么多的可能性里面选择了其中一种可能性。比如,最终是选择了A1、B1、C1这三种元素来构成。其实在没有被选中的可能性中,还有无数的元素。(见图2)这种关系就可以理解为聚合轴。

由此可以看出来,组合轴和聚合轴是一对显隐关系且他们同时产生。组合是由聚合所形成,聚合轴决定了组合轴的效果。有一句话叫做“聚合是组合的背影,组合是聚合的投影。”所以多思考在聚合轴上面下功夫,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效果。

2刺点设计的概念

罗兰·巴尔特的最后一本书《明室》中提到两个概念:巴特用的这两个拉丁词Studi-um-Punctum。在赵毅衡老师的文章中,将这两个词翻译为“展面”和“刺点”。这两个概念在原书中解释得比较抽象,不是特别好理解。罗兰·巴尔特解释说:展面的照片,“使我感觉到‘中间的感情,不好不坏,属于那种差不多是严格地教育出来的情感”;“宽泛,具有漫不经心的欲望……喜欢,而不是爱”,“从属于文化,乃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刺点往往是文本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局部。刺点看起来“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这种东西刺疼了我(也伤害了我,使我痛苦)”[2]。

刺点设计,是存在与聚合轴下的。在聚合轴的“备选库”中,找到刺点,并运用在设计之中。即是要求设计师在思考创意的过程中,在聚合轴的层面下去思考所能表现设计内涵的“元素”,它们是更加开放的,更加多元的,充满了更多可能性与创造力的元素。并且刺点只有一个,且它与其他设计元素都不是属于同一个逻辑类别。所以,在聚合轴的层面下去寻找元素,这样的旧元素也能组合成新的创意。展面的生活需要刺点的调剂,才能给平淡的人生涂抹上亮色的回忆,才能使令人厌倦的庸常分裂出一丝久违的慌乱、激动,甚至狂喜[3]。

3聚合轴下的刺点设计分析

用上面提到了ABC元素的例子来理解,刺点,是从聚合轴的层面上来说,而不是从组合轴的层面来说。而且,刺点不一定是表面上的“最大”“最突出”“最出乎人意料”,因为这些都是从组合轴层面来说的,所以不是刺点。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元素是由A1、B1、C5三个元素所构成(这里的12345……仍然理解为聚合轴上选择的可能性),且B1元素最大最突出最显眼,但是B1仍然不是刺点,刺点为c5。因为刺点在于聚合轴上结构的反常(见图3)。

通过在聚合轴上寻找元素的选择关系,比仅仅在组合层面进行组合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而且在语境符合的情况下,“刺点”能够为设计内容增添新的灵魂。在处理设计内容的过程中,往往会“组合先行”。也就是说,往往会优先在组合轴上去思考元素的构成与组合。而没有从聚合轴上去思考。这样,就可能会使得内容变得趋于平淡。

如果能从设计层面上去思考,可能同样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做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先给自己建立一个梯子,然后打破它,然后再找出更优途径。”如何找到作品的“刺点”?罗兰·巴尔特认为“刺点的发现”不是理性的判断,而是观者丰富的知识情感意识。“刺点”要求与眼前照片的景象拉开距离,人们受知识文化、先前成见影响,眼睛所看到的实在并非真实,所以罗兰·巴尔特说想看清楚一张照片,最好的办法是抬起头或闭上眼,超越理性所构建的“我”,重新回到富有情感的意识中来[4]。那种感觉仿佛是在意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震撼。

举一个例来说,设计师在设计一把办公椅子的过程中,假设这把椅子是由“椅背”“坐垫”“扶手”“坐高”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现在我们把他们都看成为构成椅子的元素。这些元素是平行关系,也就是组合轴层面关系。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出于设计语境的需要,需要添加“中国风”,设计时把“坐高”的部分直接替换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特有承重结构“斗拱”。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从聚合轴层面思考了。选择库中,“斗拱”与“其他椅子构件”并不处于一个选择逻辑上,但是他们都起到了承重的功能,此时的“斗拱”应该可以算作一个刺点。

再比如,雀巢的一款巧克力威化饼干的广告(如图4)。这款广告同时包含了罗兰巴特所说的“意趣”与“刺点”。这款广告主要是为了凸显白色巧乐力威化的美味。这里的意趣在于将这种食物的诱惑比作了草原上狮子对于猎物——马的期待。作品中狮子的口水说明了它们对于食物的期待。而刺点在于,一群斑马里面的一匹纯色白马。它与其他的元素都不一样,是属于一个新的物种,在一群相同元素里面凸显出来。同时,白色的马也象征白色的巧克力,可以说是非常巧妙。

4结语

罗兰·巴尔特所提出的“刺点”的概念不仅仅是局限于摄影作品中。在所有形式的文本中都可能存在。从“聚合轴”的备选库出发,以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往往会使得文本中能够出现一个令人惊喜的“点睛之笔”。

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中,我们选取元素来表达含义,可以尝试从聚合轴的备选库出发,适当应用刺点,带给信息接受者视觉上的刺激以及内心上的触动,这样的设计,往往更加能够使接受者记住它。如果再符合意趣,并且能够契合设计语境,那就更再好不过了。刺点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设计师们提高创造力,使得设计作品不再显得平淡单一,从而丰富设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赵毅衡.刺点:当代诗歌与符号双轴关系[J].西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 (10):178-182.

[2](法)罗兰巴尔特,吴克非,译明室——摄影纵横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03.

[3]李婧扬.影像之于观者的感受和意义——浅析明室·摄影纵横谈[J].北极光,2019 (05):144-145,2003.

[4]焦树民,李冬明论广告创意中的“旧元素新组合”——基于互文性的视角[J].今传媒,2011,19 (09):10-13.

[5]盛佳.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罗兰巴特对视觉图像的符号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钟豪/1991年生/男/四川遂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四川成都611756)

猜你喜欢

刺点符号学设计
浅析摄影对生命延续的有限性
盛世的刺点
浅析《明室》中的摄影观点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设计秀
“刺点”:另一个精神世界
有种设计叫而专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