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解放
2019-05-26郝铁川
郝铁川
关于南京解放,改革开放前一般都认为是百万雄师冒着炮火过大江的军事解放,标志就是一个排的解放军士兵穿过枪林弹雨,登上总统府大门上,取下国民政府国旗,而换上一面红旗,然后并列持枪,让摄影记者留下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的照片。著名画家陈逸飞根据这些背景材料,创作了一幅享誉全国的油画《占领总统府》。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组织重新评价原中共南京地下党的不朽功勋和历史地位,人们发现历史真相是:解放军渡江进入南京城区过程中没有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国民党守军已经溃败而逃,南京地下党实际上已经接管了这座城市。解放军官兵主要是地下党指挥工人用小火轮一船一船地从江北运到了江南城区。那张解放军战士登上总统府大门升起红旗的照片,实际上是我军占领南京七天之后,补拍的一张纪念性照片。因此,画家李斌本着拨乱反正的态度,又创作了同样题材的油画,此画则突出南京地下党在南京城外策反国民党海陆空军队起义,在南京各条战线发展党员,有效挫败了国民党逃离前破坏南京交通设施、电厂等企图,把一座几乎没有受到损害的南京古城交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于是乎,南京不是军事解放、而是和平解放的说法开始传扬。
南京到底是军事解放,还是和平解放?抑或是他种解放?笔者梳理各种史料之后,试作如下辨析:
一、南京不是和平解放
概而言之,理由有三:
第一,南京市的郊区和市区下关都是被解放军用武力解放的,只有南京城区一部分是国民党军队溃败逃离,解放军未遭敌军武力抵抗而顺利入城。
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市的辖区是哪些地方?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在 1929 年为制定《首都计划》和首都城市管理的需要,就对当时南京城市人口、户口特征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经过近 10 年的首都城市建设,1936年南京效法美国人口普查相关技术与统计手段,对当年南京城市社会人口进行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结集出版了《民國二十五年南京市户口统计报告》一书。调查单元中城市辖区以“区辖所”为基本空间单元,郊县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其中南京市8区下辖 67 个区辖所,外围 3 区下辖 22 个乡镇及陵园区陵园,共计 90 个空间单元。为便于与当前南京城市行政区划比较,我们将1936 年南京城辖区与 2000 年南京辖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释明如下:
(1936年)第一区——(如今)玄武区;
(1936年)第二区——(如今)白下区;
(1936年)第三区——(如今)白下区南部及秦淮区东部地区;
(1936年)第四区——(如今)秦淮区中西部及雨花区北部;
(1936年)第五区——(如今)建邺区及鼓楼区南部;
(1936年)第六区——(如今)鼓楼区;
(1936年)第七区——(如今)下关区;
(1936年)第八区——(如今)浦口区。
南京外围三区在什么地方呢?在今日长江南岸的江宁区和长江北岸的浦口区。
那么,在解放军4月23日渡江之前已经占领了哪些地方呢?宋任穷同志在《宋任穷回忆录》里说:“四月二十一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了敌人认为难以逾越的长江天险。四月二十三日午夜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由下关经挹江门开入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见该书第221页,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这表明渡江前已经占领了属于南京市长江南岸的下关区,单凭这一点,就不能说南京是和平解放。
我们再来看看陈士榘将军的《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解放南京过程的叙述:“就在南京东西两线我军大举渡江的同时,为及时解放南京、保护古城,中央军委改变了暂时‘不攻两浦的计划,野司命令我兵团立即以35军向三浦(江浦、浦镇、浦口)进攻,肃清江北桥头堡,直取南京。这就是渡江作战中的‘三浦战役。” 三浦(江浦、浦镇、浦口)都属于南京市管辖。陈将军回忆录接着写道:“21日零时,我军强大的炮火先后向江浦、浦镇发起轰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我103师全歼江浦守敌,占领江浦县城;104师扫清了浦口前沿阵地,予敌重创;105师越过乌衣东南大片水网地带,沿东葛至浦镇的公路两侧直插浦镇。这时,我中路大军强渡长江成功的胜利捷报使战士们倍受鼓舞。他们越战越勇,先后占领了浦镇以西的大顶山、二顶山(即定山)制高点,接着与敌展开了逐个山头、逐个碉堡的争夺战。两浦守敌大部被歼,仓皇过江,逃回南京。22日清晨,浦镇、浦口全部解放。遥望南京城内,只见一片混乱。”这表明渡江之前,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属于南京市的三浦(江浦、浦镇、浦口)。
不仅陈将军叙述江北三浦(江浦、浦镇、浦口)是被我解放军军事解放的,他和宋任穷同志一样也叙述了长江南岸的下关也是被解放军解放的:“浦口对岸下关一带,敌特残匪大肆烧杀抢掠;下关车站和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硝烟弥漫,火光冲天。为了早日解放南京,保护古城,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我军必须尽快渡江。而江北的船只均已被敌人掠夺到南岸。4月23日黎明,104师即派人四处寻找船只。这天下午,他们终于在三河乡桥北村的江滩芦苇丛中找到一条载重一百二三十担的木船及船主童达兴。师参谋长张绍安请他帮助解放军渡江。老船工一听便笑了,他一不收洋元,二不讲条件,欣然答应,并到老江口找一位贫苦的船工当助手。黄昏后,便载上侦察连指导员杨绍津和6位战士,自南京石油公司浦口储蓄所(即南京造纸厂所在地)出发,军民合作,撑篙摇橹,逆水而上。船到南岸石油公司码头附近被国民党警察发现,战士们当即开枪将其击毙,随后便在下关煤港顺利登岸。童达兴不顾个人安危,往返大江南北6趟,渡送了一个连安全过江,使第35军的侦察干部和先遣分队,与南京地下党组织及时接上关系。他的英雄行为受到我军指战员的高度赞扬,南京解放后,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和华东支前委员会为童达兴颁发了‘功劳船证书。”这表明解放军的侦察连是偷偷渡江的,过江之后还和国民党警察发生了枪战,这说明下关是被解放军解放的,不是和平解放。
第二,说南京是和平解放,不符合党中央的既定方针和我们约定俗成的和平解放的定义。
党中央最初确实是想和平解放南京的,但最终被蒋介石破坏。《宋任穷回忆录》对此介绍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我人民解放军歼灭。我军厉兵秣马,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于ー九四九年一月ー日提出愿与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建议。我军虽然有足够的力量和充分的把握在不长的时间里全部消灭敢于顽抗的国民党反动军队,但为了争取一切可能尽早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表示愿意以真诚的态度进行和平谈判,并提出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从四月一日起,国共两党经过半个月的谈判,共同拟定了8条24款的国内和平协定。当时,中央指示,如‘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渡江,但着重强调‘立脚点应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面,并保证一举渡江成功。四月二十日,协定被国民党政府拒绝,充分暴露了他们阻挠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坚决与人民为敌到底的反动立场,也充分表明,他们当初提出和谈建议,只是为了取得喘息时间,妄图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翌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出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号召,我各野战军奉命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进军。”
说南京是和平解放不符合我们约定俗成的含义。纵览解放战争时期的和平解放,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政府通过和我方谈判,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迎接解放军进城。如北平和平解放是1949年1月16日,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傅作义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和平,双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決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傅作义在协议上签字。22日,北平傅作义所部25万守军按协议陆续撤出市区,准备接受解放军改编。31日,解放军和平入城。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二是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政府宣布投降。例如,辽沈战役中长春守敌郑洞国将军拒绝起义,最后放弃抵抗向我方投降。所以,1991年他去世后,海峡两岸都为他举行了悼念仪式。
南京解放的情形和上述两种都不同。南京政府既没有人来和我方进行谈判,也没有守敌宣布投降,而是守城之敌望风而逃,怎能说是和平解放?
第三,解放军大部队渡江过程中,虽然没有遭到敌人舰队阻拦,也未遭到南岸敌人(此时早已作鸟兽散)的炮火阻击,但国民党的空军却实施了空中打击行为。陈士榘将军《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此有明确记载:“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在敌机轮番轰炸、扫射的情况下无所畏惧,驾驶各种船只破浪往返”,因此,不能说南京是不费一刀一枪一炮的和平解放。
二、南京有别于一般的军事解放
我们通常所说的军事解放,都是指解放军用枪炮开路,或用种种军事手段消灭敌军,从敌人手里夺回一个地方,建立我方政权。而南京解放与此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两点:
第一,我解放军主力部队是由南京地下党指挥工人兄弟用小火轮从江北,一船一船地运到江南的,途中我军在江上和南岸没有遭到国民党地面部队军队的抵抗,只是遭遇了空中国民党飞机的轰炸。
陈士榘将军《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此回忆说,解放军的侦察小分队偷偷渡江之后,就与南京地下党接上了头,知道了解放军大部队要从江北渡到江南,而由南京地下党组织下关电厂工人机智地保护下来的“京电”号小火轮已经做好准备,正在等待迎接我军渡江,“当北岸群众用木船将我侦察人员送上南岸取得联系后,电厂工人立即升火,驶往北岸。与此同时,机务段轮渡所工人在反搬迁斗争中保存下来的火车轮渡和‘凌平号、‘港平号拖轮也相继升火启动。北岸栈桥修复后,‘浦口号也及时投入运送。24日拂晓,下关水上警运会共产党员林大宗,与敌警察头目斗智斗勇,组织起一百多人的‘水上挺进队,将8艘巡逻艇从护城河开出,浩浩荡荡,开往浦口迎渡解放军。地下党员和工人群众,这时也四处奔走收集船只。上江、下江、内河的木船,民生、福记两个轮船公司,和招商局、铁路轮渡所等处的大小船只,也投入迎渡我军的行列。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在敌机轮番轰炸、扫射的情况下无所畏惧,驾驶各种船只破浪往返,终于使我方35军顺利渡江,完成了解放南京的光荣任务。”
为什么渡江主力部队没有遭到国民党军队江上和陆地的阻击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南京地下党成功地策反了一系列南京城内城外国民党军队的起义。陈士榘将军《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此回忆说:“南京地下党组织多次成功地策动敌人陆海空军及警察起义,震惊了敌营,有效地配合了我军渡江作战。”例如:
“1949年2月25日,国民党海军最新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官兵574人举行起义,并将南京城防图献给我军,在国民党上层军官和部队中引起极大的波动和惊恐。”
“下关狮子山江宁要塞第一炮台,是我解放南京的主要障碍之一。4月23日,当我35军攻占浦口即将登陆下关时,地下党党员、少校台长胡念恭毅然命令撤退,一炮不发,带领士兵和武器来到我军。”
“4月22日上年,南京机场通讯联络台和指挥降落的塔台全体人员,在地下党员、电台台长罗贤朴带领下起义,致使机场通讯联络中断,敌人无法乘飞机逃跑,造成敌人一片混乱。”
“4月23日,驻江阴至安庆一线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在南京东北笆斗山附近江面率舰起义,解除了我军渡江作战的直接威胁,被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称赞为‘长江江面上的壮举。”
陈将军总结性地说道:“南京地下党策动的这些投诚起义,像一发发重磅炮弹在敌营爆炸,在敌人的‘长江立体防线上撕开了一个个口子,使其军心动摇,士气低落,有力地配合了我解放南京的军事行动,大大减少了我军损失。”
第二,解放军主力部队渡江之后进入城区过程中,没有遭到国民党军队抵抗,没有发生巷战,南京地下党事实上已经接管了南京城区的公共管理。
陈士榘将军《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对此回忆说:“南京地下党以严密的组织工作和英勇果敢的行动,不仅为我军顺利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保护城市,维持治安,接管和建设南京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民党军撤退时,曾指使其军特人员对车站、码头、粮库、电厂、电台等重要设施进行破坏,伺机纵火焚烧机关,并从监狱放出流氓、地痞趁火打劫,扰乱社会治安。为了保护古城南京和人民群众,南京地下党进行了周密的组织。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城内由工人、苦力、店员组成的自卫队即达8000多人;在敌人内部控制警察2000多人。南京市店员工委组成的500余人的义务警察队,联防巡逻,制止坏人抢劫,保护了从新街口到太平街、夫子庙一带的商业中心。”“还有两支特别队伍,武装起来走上街头。一支是以三轮车工人为主的工人纠察总队,又称人民民主保卫队。这些国民党统治时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利用搜缴和敌军丢弃的武器武装自己,以主人翁的身份昂首走上街头。在敌军逃跑乘机进行破坏和抢劫时,他们主动出来,勇敢战斗,维持了社会治安,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另一支是在警运会领导下由2000多名警员组成的人民警察总队。他们在市区和郊区都明确划定警戒区域,巡逻放哨。在工人纠察总队和人民群眾的协助下,在敌人逃跑时制造的混乱中,我们很快控制了局势,保护了银行、金库、电厂、自来水厂、面粉厂、明故宫、飞机场和广播电台、中央大学以及重要物资仓库、码头等,及时平息地痞流氓帮会头子的破坏捣乱活动,并破获了有关驻华使馆的盗窃案。他们还协同我军追歼逃敌,解除敌特武装,等等。”
“南京市各阶层人士还自愿组织起来,保卫城市,令人感动。金陵女子学院院长吴贻芳女士利用自己的影响,临时组织了治委会,维持社会治安,并调集大批车辆,包括一些大使馆的汽车,迎接我解放军入城。南京市工委及时汇编成十多万字的《南京概况》,使我军准确掌握国民党政府各院、部机构,军、警、宪等军事机构和反动政党组织,以及重要工商、文化、社会公共事业和外侨方面的情况,保证了接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陈将军最后总结性地说道:“在南京市地下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协助下,除了下关车站和国民党政府司法行政部被敌人烧掉一部分外,南京古城被完整地保护下来,城内自来水正常供应,下关电厂照常发电,电讯畅通,南京解放的消息首先通过电话传到了北京。4月25日,全市店铺开始正常营业,交通干线岗位恢复管理,这一切,显示着南京人民新生活已开始。”
《宋任穷回忆录》在解放军大军入城之前,南京地下党事实上已接管南京城市管理这一点上,与陈将军回忆录所说完全相同:“南京地下党为迎接南京解放,在白色恐怖的艰苦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保护人民财产、维持社会治安和保证我军顺利渡江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战火迫近南京时,地下党积极组织人民自卫队护厂、护校,英勇机智地防止和抵抗敌人撤退前的破坏,同时在各阶层群众中间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稳定人心。地下党还打入敌军警宪内部进行瓦解工作。由于地下党广泛发动群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军入宁后,水、电、通讯一日未停,学校始终未辍课,火车和市内公共交通很快恢复。”
这就是说,当解放军主力部队进入南京时,南京地下党事实上已经接管了城市治安、公共设施的管理,而不是大军入城之后,才逐渐恢复城市正常生活的。
结论:南京是解放军部队和南京地下党共同解放的
我们不能说南京是一种和平解放。因为:第一,南京市江北郊区(江浦、浦镇、浦口)和南京市江南的下关区是人民解放军用军事手段打下来的。第二,解放军渡江小分队在往下关的渡江过程中,与下关对岸的国民党警察交过火。第三,解放军主力部队(35军)渡江过程中遭到过空中国民党飞机和机枪的轰炸、扫射。第四,如果不是解放军于23日之前,在南京东西两面的长江都已武装渡江成功(即:我第7、第9兵团首先在裕溪口至棕阳镇段渡江成功,第8、第10兵团在江阴至三江营段同时渡江成功),如果不是我解放军大兵压城,南京城内的守敌和特务会仓皇逃离南京城吗?不会的。
我们也不能说南京完全属于军事解放。因为:第一,肩负解放南京使命的渡江部队是靠南京地下党用小火轮,一船一船地从江北运到江南的。第二,在渡江部队进入南京城区之后,南京地下党事实上已经成功地接管了城市管理。
因此,南京是解放军部队和南京地下党共同解放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党的公开战线和隐蔽战线交相辉映,成就了建国伟业,南京解放就是典型事例之一。徐向前元帅曾对罗青长说:“我们的党史、军史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对情报工作反映不够。对于我们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人来说,都钦佩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但‘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是以情报为基础的。”(罗援等:《隐蔽战线后代恳谈会》,《新华文摘》2019年第5期,第98、99页)革命老人、原中共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陈修良也多次说过,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军事斗争,似乎中国革命史就是军事史,忽略了隐蔽战线的斗争史。我们今天应该努力弥补这一缺陷。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本文由张建黎同志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