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2019-05-26叶涵勤
叶涵勤
2013年,春天。
初春。
我在爷爷去世后第一次上学。
他们说:“孩子你要坚强。”
他们说:“孩子你前方还有很长的路。”
他们说:“孩子你别怕,我牵着你……”
我该如何坚强呢?我该去往何方呢?我该害怕什么呢?
是啊,生活还在继续。
早起,背上书包,和往日一样搭着奶奶的摩托上学。
推开大门,奶奶的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子在原地“突突”地响。奶奶裹着黑棕色的大衣,戴着手套,她骑在车上,给我一个如往日般温暖的笑容。我叹了口气,连忙低下头,快步走上前,迅速跨上后座,然后奶奶启动摩托,我们出发。
从家至学校,不过1 0分钟的车程,穿过小巷即可到达。这是小城区,也就是因为小,才使得一些消息一夜间传遍整个城区,譬如,我的爷爷去世。
蚀骨的风吹过,面颊火辣辣的。我将下巴缩进衣领里,呼出惨白的雾。奶奶骑车穿行在车流中,她的后脑勺正对着我,头发有些白。
酸楚在刹那爬上心头,我不由得转头看向路边。
清晨的道路灰蒙蒙一片,光秃秃的树还未抽芽,显得有些张牙舞爪,行人寥寥,这情景极其阴森恐怖。
路途虽短,但似乎永远也到不了终点!
前方是座桥,我小时候那里还是一条很窄的巷,我喜欢依着石头坐,爷爷站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看碧蓝的天幕,看飘荡的云朵。那时也是早春,春光明媚,一切都是七彩的、干净的,不沾半点尘埃。可如今却阴森极了,小巷不见了,变成了宽阔的水泥桥,人也不似从前。
摩托“嗖”的一声,便越过了桥,而我好似望见了桥下的浊流。
过了桥,前方是商业街,爷爷的店铺曾开在这里,他去世后便卖给别人。因为太早,商铺还未开门,灰扑扑的铁门挡住了来客,显得十分冷漠。以前,爷爷总是带着我,吃遍小城区所有的小吃,他喜欢坐在我对面,什么也不点,只是笑盈盈地看着我吃。
时光匆匆,小吃店变成了商铺,再无从前飘着香的水汽了。
物非人非,我别过头,不愿再看路边。奶奶的后脑勺再次跃入我的视野。我突然发觉,她的白发似乎在爷爷去世后又多了,我呆住了!
我鼻子一酸,低下头,眼泪已哭干,只叹了口气,奶奶似乎察觉到了,从后视镜中,我看见她勉强地笑了笑。
“奶奶你说,东西没了,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路途过半,思绪未断。
“人都是要向前走的。你看,像我送你上学一样,现在路上的房子很多,再往前走就没了。我们这些亲人也会从你的生活中渐渐消失,你只要将我们记在心里,时间久了就不会这么难受了。”
“房子没了有新房子,这些人没有了还有其他人……”
奶奶努力用浅显的道理来安慰我,她很少用这样严肃的语气跟我说话。在摩托的轰鸣声中,我望向脚下的路。
“吱”的一声,车稳稳地停在校门口,我跨下车,朝奶奶挥挥手,她愣了一下,宽慰地笑了。
笑容像春日里的暖阳!
“奶奶加油!”
“你也加油!”
祖孙俩相互鼓励。
稚气的孩子一瞬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少年。
在这仅有的1 0分钟车程里,我明白了很多:不只是我,其实每个人都反复走着同一条路,走向各自不同的未来。在这条路上,人们经历了嬉笑怒骂怨,爱恨嗔痴狂,体会过生离与死别,冷酷与热忱……披荆斩棘,为的是到达自己的心之所向。
后来,我决定步行去上学,我长大了,不再需要奶奶接送。
(指導老师 袁小媛)
简 评
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情绪,往往头绪纷杂,剪不断理还乱,寻找一个切入口至关重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凝练、自然、有艺术感。写梁启超就写他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写长妈妈就写她买《山海经》(鲁迅),写对奶奶的怀念就写一棵小桃树(贾平凹)。选中小切口,豁然开朗!老人离世无法避免,往往令青少年十分痛苦、情绪低落。奶奶送“我”上学,一路见小桥、见店铺、见白发、见新房,作者从心痛、彷徨,到乐观、振作,心智走向成熟,实现心灵蜕变。本文适合“路”的话题写作,上学之路、爷爷的人生之路、少年的成长之路,三者融合,颇有深度。
(郭培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