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各教学环节中的实操与成效
2019-05-25孙艳
孙艳
【摘要】微课,是以视频和画面为媒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因其应用简单、运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而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欢迎。微课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目前最符合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资源形式。微课可以分为课前微课、课中微课、课后微课。微课的有效使用能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关键词】课前微课 课中微课 课后微课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一般时间短、内容少,有着清晰而明确的问题指向与目标导引。微课中的内容与现实课堂中的教师教学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把课堂变成了师生交流的舞台,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微课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操作实践。
一、课前微课:引领学生跨入知识大门
1.提升学生自学效果
在课前的预习自学阶段,学生对于新知识、新内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如何把握自学重点。此时的微课就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解除心中的疑惑,提升了学生自学效果。
例如,在让学生预习《小数加减法》时,由于学生可能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在计算时会把末尾对齐进行加减,也可能有的学生对“把小数点对齐”产生疑问。这时我们在设计微课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点点去商场买文具的情境:一个笔袋12.8元,一本数学本1.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并进行提示,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通过列竖式,学生发现相同单位相加后,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对齐也说明相同数位也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直接相加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微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这种喜悦情绪的体验,学生就会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五年级下册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之后,练习题中有一道趣味探索:关于“包装的学问”。这是一道生活实际问题,但学生掌握起来并不简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微课:大宝在书店买了2本相同的新华字典,如果从节省包装纸的角度出发,一共有几种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2个相同的长方体(规格尽量与字典相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能找出3种包装方案,通过观察比较:哪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学生可以大胆猜想也可以尝试自己计算,如果计算,又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带着喜悦的收获进行第二天的学习,第二天进行小组交流,并将问题延伸,如果包装4本字典,又怎样最省包装纸呢?
在预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机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学生就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课中微课: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微课优势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有效的思考平臺,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四年级活动课《一亿有多大》可以设计这样3个有层次的操作活动:由数100本数学本的时间,推算出数一亿本数学本的时间;由称100粒黄豆的质量,推算出一亿粒黄豆的质量;根据钟表上秒表跳动一下的时间,推算出跳动一亿下需要多少年?当学生经历了以上活动后,学生的思维中对一亿有多大就有了一定的感受。此时,可以播放一段微课,一个学生在操场跑步,旁边插入钟表转动的声音,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说说跑一圈的时间和感受,从直观上让学生深有体会,体验出一亿有多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准的知识,用传统的讲解不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这时我们可以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清晰、全面的解题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由于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和空间感较强的旋转问题理解不到位,对方向、度数、位置等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会有偏差,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与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在课上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旋转的整个过程,并配以简洁的说明,学生在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中,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对旋转这一过程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难点。合理运用微课,能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之处,让教学细节充分放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3.为解决难题提供更好的教学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题,我们可在课前录制好“解题指导微课”。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完成和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后,教师便可播放微课进行策略引领,为学生完整展现解题思路,达到反馈、纠错、提炼、强化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讲解、示范中“解脱”出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适时穿插追问、导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课后微课:缩小学生学习差异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受家庭、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对于某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总是会有个别学生吃不透,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旦错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疑惑就无法解开,而微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反复观看微课,逐步理解。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课时,由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对立体图形各个平面的展开图一时难以理解,如果将此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观看,相信用不了几遍,大部分学生就会理解与掌握。再结合课后的练习,就能对此部分知识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缩小学生学习差异的目的。
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当我们实现了课前预习、课上释疑、课后巩固三者之间的完美结合时,学习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期待我们的数学教学呈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