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阅读中值得警惕的五种倾向

2019-05-25张建军

江西教育B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文文本语言

张建军

一、重拓展,轻文本研究

一位教师教学郑振铎《猫》一课时,用半节课时间简单梳理了课文的故事情节。文中一共写了三只猫,最后的结局是失踪或死亡,让学生感受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接着就开始拓展阅读,发给学生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林清玄的《松子茶》,讓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这节课就在两文的比较中结束了。

阅读教学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生本之间进行多重对话的过程,有时也包括与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一篇语言质朴真率、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章,只用较短的时间去感知文中故事,并没有对文本进行细读,那么,学生是不可能读懂、读通、读透的。把课文仅仅作为“引子”,无限制地进行拓展延伸,其实是教学随意化的一种表现,这样做除了显示教师的博览群书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外,于文本的阅读与解析其实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在学生没有充分把握课文内容、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的情况下,教师就急于拓展,要求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点,这种拓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笔者以为,只有充分地、反复地、深入地研读文本,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语言、把握内容,再进行适度拓展,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重多元,轻求证过程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一位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主题?请大家畅所欲言。”学生纷纷发言:“这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对命运的无奈”“这体现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观念”“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钱则亲,无钱则疏,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的”等等。回答完毕后,教师都以“回答得都很好”加以肯定,没有追问为什么这样说,也没有分析求证的过程,紧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理解和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分追求思维的多元,不能在学生夸夸其谈后忽略了求证过程,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答案不敢分析、不敢否定,那就陷入了教学内容不可知的怪圈。

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阅读者对文本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度。由于初中学生认知的特点,阅读者对文本必然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有时可能存在着偏差甚至误读。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偏差或者误读,不能理所当然地将其当作开拓思维的教学成果,更不能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曲解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学生的多元解读可以并存,但关键是在大胆假设后,要进行小心求证,以确保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教师也要评点、引导、分析,特别是对文本的写作背景要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理解文本。案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予适当的评价,没有进行引导和充分的分析。这种“只求多元不求证”的文本解读,并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会误导学生形成不良的文本解读习惯。

三、重感悟,轻生活经验

一次语文公开课,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在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句去解读“父亲”背影及背后深藏的父亲对儿子的爱。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字,体会并感悟那沉甸甸的“父爱”。然而,让教师始料未及的是,当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文字时,有的学生竟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不已。

阅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但要做到真正的“披文入情”,就要让学生和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怎样产生共鸣呢?单单钻研文字是不够的,因为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独特体验在阅读素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当读者和作者有相似经历或阅历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学生缺少相关体验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注重强化语言诵读和文本解读,忽略了情感的凭借,很可能导致学生对作者的一些描写难以理解。

案例中,父亲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是特定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行为,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也是朱自清情感的高潮,显示了父亲背影感人至深的力量。这本该让学生动情的地方,结果却让学生忍俊不禁,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人生体验和阅历,他们觉得一个肥胖老人爬栏杆的动作很滑稽,与父爱根本就没什么关联。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还原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和文本产生共鸣,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一环节的。“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我买橘子的?大体的背景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肥胖,走路蹒跚,我已经二十岁,不愿父亲送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仍然坚持送我,并遵照家乡浙江绍兴的风俗买橘子给我,希望我平安幸福一生。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阅历吗?”这时候学生的回答就丰富多彩了:“妈妈坚持为全家煮早饭”“奶奶嘴里掉了好几颗牙了,但仍然坚持包粽子,她用牙咬线的动作让我动容”。这时候我再带领学生读父亲买橘子的那一段。当读第二遍时,有学生已经哽咽了。

四、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在一次教学设计大赛中,课题为莫怀戚先生的《散步》。这篇散文文质兼美,语言上美点多多,但是超过一半以上的老师把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为: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爱幼的情感。设计了诸如以下的问题:你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想法吗?以书信的形式,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如果你给父母剪一次指甲或洗一次脚,你会有哪些发现?本文的中心是什么?你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和谐统一。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注重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这样一来,语文课似乎变成了政治课甚至综合实践课。

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学生对接近生活的人文话题讨论得十分热烈,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这样的讨论与文本的关联到底有多大呢?对文本的研读到底起多大作用呢?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大帮助呢?语文教学要让“人文”真实自然地走进课堂,在工具中巧妙渗透人文。

五、重视听形象,轻语言形象

在名著节选教学部分,有教师教《林黛玉进贾府》,就放映《红楼梦》中的相关视频;有教师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放映《水浒传》中的相关视频。这种做法表面增强了趣味性、直观性,有益于语文教学,事实上它是有害于语文教学的,因为它丢掉了文本,抛弃了语言形象,剥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过程,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视听形象是不能代替语言形象的。比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中鲁提辖打镇关西三拳的描写是非常精彩的。第一拳打下的结果,比作是“开了个油酱铺”,是从嗅觉角度写的;第三拳打下去的结果,比作是全堂水陆道场,是从听觉角度写,写得痛快淋漓。像这样惩治恶人,读者读了以后非常解恨。如果教师以视频来代替,我们只能看见鲁提辖打了三拳,打得狠,打得准,打得很过瘾,怎么也品味不到文本中对三拳描写的那种语言描写,且代替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一旦用视觉形象描写了,我们的想象就画上句号了,反而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我们读了《红楼梦》,心里就想象出了林黛玉的形象,真的很美好,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魅力。换成看视频,原来林黛玉就是陈晓旭那个样子,一米六左右的个子,下巴有点儿尖,眼睛有点儿吊,脸色有点儿苍白,你可能会感到失望。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对语文课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一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语文课上得越热闹,越能说明学生是学习主体,越花哨越能体现创新思维,越奇特越能博得评课时的喝彩。殊不知,这些“精彩”的背后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日益走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不能助长这种风气,要切实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向生活,语文课应该多些语文的味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孔桥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猜你喜欢

人文文本语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人文绍兴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人文社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