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启营:红薯托起乡亲致富梦

2019-05-25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正阳县红薯新品种

孙 红

当前,红薯正处于育苗期,为确保红薯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连日来,河南省正阳县真阳街道办事处乐堂村的叶启营都在自己的200余亩大田里,组织指导村里的贫困户育苗、盖膜保温。

据统计,叶启营已在全国共建“梅营”系列红薯万亩示范基地2个,千亩示范基地100多个,扶助建立科技示范户16500户,总推广面积900多万亩,带动全国近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间接创造财富280多亿元。

叶启营在表彰大会现场

敢于吃苦成为“土专家”

在正阳县真阳街道办事处,提起“红薯大王”叶启营,无人不知。他研究出的“梅营”系列红薯,深受百姓喜爱。

1982年,17岁的叶启营因家境贫寒,高中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了。他先后种过西瓜、大豆,从中尝到了干事创业的乐趣,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家境渐渐好起来了。1992年,他参加了正阳县农广校农技推广专业学习,拿到了“绿色证书”,视野不断拓宽,他决心把学到的科技知识变成财富,带领乡亲们致富。

1993年冬,叶启营萌生了搞红薯良种繁育的念头。他凑钱从许昌市引进了红薯新品种。当年种植的10多亩红薯喜获丰收,赚了5万多元。从此,叶启营与红薯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1994年,叶启营通过调查发现,红薯位居抗癌食品榜首。为培育高产、高淀粉红薯优良新品种,他开始利用承包责任田进行新品种红薯种植试验。

1995年,叶启营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共建河南省第一家以红薯为主的绿色作物研究所,扩大承包科研基地300亩,创办了红薯名特稀优品种繁育研究中心,开始了他的育种梦。同时,叶启营以“农珍868”变异开花品种为母本,以当地“万斤白”红薯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育成了红薯新品种“梅营1号”——亩产9063千克,平均单株产量6.5千克。

从红薯专家变身田园创客

叶启营在创业创新的路上没有放慢脚步,他的“创客企业家”梦想一直在田野间生长。

近年来,叶启营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免费向贫困地区农民赠送“梅营”系列红薯种苗数百万株,价值50万元,成功推广了多种红薯种植新技术,通过创建梅营红薯专业技术协会,摸索出“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合作共赢之路。乐堂村成了红薯专业村,被河南省评为“全省一村一品引智示范村”。

从2010年开始,叶启营把商标战略与红薯产业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创新“研究中心+协会+商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和产业化“新农民”。

2019年,叶启营着力改善仓储、物流环节,建设“梅营”系列红薯保鲜包装生产线,兴建容量40万千克的储藏库20座,回收会员红薯贮藏增值,为会员架起致富桥。

20多年来,叶启营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科技扶贫状元、河南省十大种植状元、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造“红薯联合国”

在叶启营的带动下,真阳街道办事处每年规模种植“梅营”红薯8000亩,示范带动全县种植红薯10多万亩,周边市、县种植“梅营”红薯40多万亩,让2万多农户享受到“梅营”系列红薯的产业发展成果。

目前,“梅营”系列红薯已走出国门,在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家生根发芽,叶启营正琢磨打造他的“红薯联合国”。“今年我育了200多亩红薯苗,育种80多万千克,明年准备扩大产量,在原来18个标准储存大棚的基础上再建两个储存大棚,新建的扶贫红薯加工车间正在施工建设。”叶启营说,“我要将‘梅营’系列红薯推广到更多的国家,让全世界人民都吃上咱河南人培育的红薯。”

猜你喜欢

正阳县红薯新品种
虎大王的皇冠
青菜新品种介绍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正阳县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