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二、三维图像低网络带宽条件下远程传输效率

2019-05-24邹金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1期

邹金津

摘要: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使用多种地质开发应用软件进行油田开发生产工作。然而,由于专业应用软件涉及的地震、地质资料数据体大,使用传统的远程连接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科研人员在使用中存在不流畅的现象。通过使用DCV、VNC技术,优化地质基础资料库的数据结构,针对地质综合研究软件中图件绘制,研究双缓冲技术与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在低带宽条件下,有效提升二、三维图像远程传输效率,满足科研人员需求。

关键词:DCV;VNC;双缓冲技术;图像压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1-0023-01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使用多种地质开发应用软件进行科研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网络带宽有限,存在著远程连接应用软件延迟高,响应慢,断开连接后无法恢复等问题。通过二、三维图像低网络带宽远程传输方法研究,降低专业应用软件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提高了响应速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明确目标

1)通过基于云桌面可视化(Desktop Cloud Visualization,简称DCV)的解决方案实现Linux与Windows系统下,使用Landmark及Petrel软件的三维立体图像远程传输。

2)改变传统的Linux及Solaris系统下二维图像远程传输模式,采用虚拟网络控制台(Virtual Network Console,简称VNC)软件来替代原有的Xmanager软件及远程桌面方式,以降低占用的网络带宽。

2 优化调整

2.1 数据结构优化

通过分析完成地质基础资料库中坐标、井斜、解释成果和分层等数据结构调整,图形库中平面构造图、储层分布图、物性分布图、非均质分布图、储层连通图、综合柱状图、地层对比剖面、构造剖面、油藏剖面、沉积相剖面等图件的数据结构调整;优化存储过程及数据处理语句。

2.2 双缓冲技术

在地质综合研究软件中完成平面构造图、储层分布图、物性分布图等图件绘制时,首先在内存中创建缓冲图像,在缓冲图像中绘制各种图形元素,同时将活动单元和静态单元图像分别绘制,最后将二者组合后复制到屏幕中。

2.3 图像压缩技术

Windows平台的VNC系统由客户端,服务端和一个协议组成。VNC的服务端目的是分享其所运行机器的屏幕,服务端被动的允许客户端控制它。VNC协议是一个简单的协议,传送服务端的原始图像到客户端(一个X,Y位置上的正方形的点阵数据),客户端传送事件消息到服务端,其可用性依赖于网络带宽。

针对VNC图像在低带宽条件下传输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图像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对图像数据矩形属性及像素矢量值变化进行判断,并进行算法压缩,使得图像传输占用较小的数据带宽,并且传输效率提高,使得客户端数据接收响应速度变快。

3 结语

通过对二、三维图像低网络带宽远程传输方法的研究,有效减少图像传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网络带宽。通过使用PCoIP协议代替传统的RDP协议,将用户的会话以图像的方式进行压缩传输,对于用户的操作,只传输变化部分,保证在低带宽情况下也能高效的使用,二维图像远程传输效率较以前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降低网络延迟,从而降低网络硬件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长江.三维地震解释图像远程推送技术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5(14):140-141.

[2] 刘永军,陈玉洁.远程三维云桌面系统在地震解释上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4).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