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2019-05-24李嘉祺周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独立学院实验室

李嘉祺 周敏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分子,为适应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对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进行研究与探索。该文以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为基准,以网络管理课程为例,在该课程的课程重点以及培养目标下探讨实践教学体系,以期能为网络工程专业及其专业的其他课程有所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网络管理;多层次教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52-03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as a part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researches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talen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inciple of construct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s the benchmark, taking the network management course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under the curriculum focu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learn from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and other courses of its major. .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network management; multi-level teaching; laboratory

1 引言

信息化时代下,建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适应地方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为加快发展社会急需的短缺专业创造条件,其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团队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时,对其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独立学院由此设置网络工程专业。该专业作为计算机以及通信专业的边缘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其主要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管理、开发和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当下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理论有余却经验不足,能够真正独立胜任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而不需要参与企业岗前培训的人才比较少。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人才的要求,成了各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信息化时代下独立学院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2.1科学定位原则

1)独立学院应避免在母学校的定位上发展。他们必须从自己的教育资源、生源数量以及情况、当下社会人才需求方面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与母校错开定位发展,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一套实用的教学体系。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源与普通本科不同,学生在面对学习时态度,比如热情度、积极性、自觉性等方面相对来说都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普通本科院校更重视理论研究,而独立学院的学术性相对较弱,更注重实际的应用,在设置教学计划、方式以及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心。

2)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后者更加侧重于建设科研型的实验室,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名次,而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应设立教学型实验室以供学生老师进行实践模拟。

3)普通本科院校实验类型以综合性为主,而独立学院的實验类型以传统基础实验为主,辅以设计型实验,激发学生参与实际应用的积极性。

2.2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它应充分反映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在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经常出现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单调、实验内容滞后、实验室总体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不符合实用性原则。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和教师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混合性

混合性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类型、考核方式的混合。独立学院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体制较为灵活,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体系。

总的来说,独立学院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特色性、实用性及混合性三大原则,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区别于其他院校。下面就以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课程为例研究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3 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3.1 网络管理课程培养目标

网络管理是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与网络原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等课程一起构成了主干课程体系。网络管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的原理、协议和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培养学生对网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与评价,培养网络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和系统恢复等方面的能力。[1]

3.2 网络管理课程主要内容

1)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管理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其次,网络管理课程本身也包含了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无论网络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如何变化,从复杂网络中抽象出来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都是不变的。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库和管理协议。[1]

2)一个核心协议。网络协议贯穿于所有课程,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协议。由于TCP/IP的广泛使用,SNMP作为一种TCP/IP网络管理解决方案,也得到了广泛的行业支持,并成为行业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网络管理协议在架构中的地位以及SNMP在管理过程与管理对象之间的通信过程中的作用。[1]其次,应详细介绍下SNMP协议数据单元格式、操作命令的封装以及报文的接收与发送。

3)一个数据库。在网络管理中,需要通过收集管理对象的工作参数来获得网络状态,并将相应的数据存储在网络代理端。根据数据的特点,网络管理架构设计了一个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 MIB)。MIB描述使用管理信息结构SMI来定义结构化管理信息,它指定了如何识别管理对象以及如何组织管理对象的信息结构。MIB中的对象在层次结构中进行分类和命名,以树结构的形式表示,对MIB的访问由SNMP命令封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网络管理数据,让学生充分了解MIB与普通数据库的区别。

4)一个典型的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的最终体现形式是一个通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学生有必要了解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和部署。在教学中,以HP的OpenView为例,介绍了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如何利用SNMP协议和MIB在成熟的框架下构建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五大功能。[1]

5)一组配置管理。网络互联设备和服务器的配置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并结合实践,使学生认识到配置管理的必要性和网络管理的实际价值。这部分内容与网络管理的实际应用很接近,但学生通常很少接触到互联设备和服务器,所以他们的实践能力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

3.3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网络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可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实践教学,达到教学做三合一,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3.1 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

1)第一层为理论教学与课内实验(如图一所示)。网络管理共有48个学时,28个理论学时加上20个实验学时。理论教学结合五个一核心将其设置为网络管理概述和体系结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典型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工具如SNMP、Oid View等的使用;软件开发这五个方面。课内实验主要面向网络管理课程所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属于综合型实验.这些实验或设计内容一般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实验分为三大类,配置性、工具类、开发性(如图二所示)。

2)第二层为项目实训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多门专业课的内容后以项目为载体.将所学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链接起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2]教师负责将一些实际课题设计(如:计算机学院各结点流量控制项目实训题目)为适合教学的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完成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发来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所学知识与具体应用的对接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参与过程中锻炼其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实训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修养等综合素质。

3)第三层次是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根据网络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和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和公司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解行业发展、企业运作机制、人才需求的机会。同时,在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参考一些高水平网络工程认证的教材和实例,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参加各种认证考试。同时,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科研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3.2 构建实践教学型实验平台

1)网络实验平台。网络实验平台由交换机、路由器、电脑组成,供学生充分利用,支持并实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的教学理念。其设计与建设以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为基礎。系统性是指实验平台的规划、设计,硬件与软件建设、网络使用和扩展都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先进与实用性意味着实验平台应尽可能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先进技术,并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实验平台的规划设计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和开放系统组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网络平台在实际课程过程中的维护和扩展。也就是说,它既适用于公共实验课,也适用于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3]

2)开放实验室。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难接触到网络设备,更别说网络管理。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网络设计、组织和维护的综合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固定的、开放的网络实验环境供其选择和使用。独立学院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在开放实验室里练习以及复习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或做一些网络设计练习,如:搭建小型网络,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SNMP编程,也可以承接大学生网络设计竞赛、学生软件开发设计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能力也得到锻炼。

3.3.3 校企合作,构建第二课堂

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的桥梁,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完成真实的网络管理维护工作,实习即为教学中的第二课堂,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教育以引导第一课堂教学,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对网络技术有了充分而全面的掌握,促进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的转变。具体实施可以采用3+1模式,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实践能力,剩余一年由学校选取相关的企业洽谈校企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并且纳入学分制管理,学生还应根据此次是实习制作毕业设计,反馈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成果。

4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之一,独立学院应该就此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工程型人才,另外,独立学院也应跟随时代,不断地改革创新,引进新的技术,改编新的教材,以应对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的技术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茜,夏冰,盛剑会.《网络操作系统及配置管理》教学改革方法探讨[J].福建电脑,2017(9).

[2] 史春蕾,钟海岩.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类人才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8).

[3]陈正权.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4] 高磊,赵志刚,云红艳.“网络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

[5] 贾克,任军.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与层次化培养研究[J].河北企业,2015(5).

[6] 张杰,张建伟.构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9(7).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独立学院实验室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管理初探
基于EOC通道的SHDSL网络管理技术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校园网络管理及安全防护
卫星导航网络管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