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天线制作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9-05-24刘雪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徒制课程改革

刘雪燕

摘要:5G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通信技术学徒制专业的天线制作课程进行研究,提出天线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为专业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徒制;课程改革;天线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00-02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5G er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ability of technicia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urse of antenna fabrication in the apprenticeship major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tenna fabrication cours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courses.

Key words: apprentice; curriculum reform; antenna fabrication

1 引言

5G是万物互联,如冰箱、空调、电视,汽车、商场等等都将更广泛地被互联网链接起来。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电、交通工具、生产设备等都将被植入通讯模块,连上互联网,接收和提供海量数据,并依靠数据进行判断、形成决策,变得更加智能化。通讯的场景从人与人扩展到物与物[1],由于通讯模块的植入,通讯芯片、射频模块等器件仍具有极为广阔的需求,整个行业规模仍有巨大增量[2]。

天线是电路信号与空间辐射电磁波的转换器,向空间辐射或者接受电磁波,是移动通信系统末梢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5G技术对天线的形态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于4G技术,5G的频谱效率将提高5-10倍[3],天线技术的提升是其关键技术之一。5G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提升信道容量,使频谱利用率成倍提升,达到5G的应用要求,5G对天线提出新的要求,对生产天線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积极参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大势,围绕产业发展,结合企业需要,开设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4],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如何开展联合培养是首要需解决的问题,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的开发以及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论文依据合作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开发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并通过“做中学”达到使学生掌握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现状分析

本专业面向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光模块等通信产品的研发、检测和生产管理第一线,服务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光模块等通信产品的辅助研发、检测和生产管理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具备从事产品辅助研发、产品测试、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实践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天线制作》是我专业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的核心课程,是根据公司的移动通信天线辅助研发、移动通信天线生产、移动通信天线质量检测等3个工作岗位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具备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等产品的辅助研发能力;具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等产品QA和QC检测能力;具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等产品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具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等产品销售能力。天线制作作为我专业学徒班核心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理念如何符合企业需要和国际化标准

《天线制作》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与公司合作招生现代学徒制班的新开课程,该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天线的研发与生产,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通信企业,更加专注于天线设计与生产领域;且产品外销占比较高,人才素质要求偏国际化;另外通信技术专业正在申请TAC国际认证,故《天线制作》课程设计既要符合企业用人需要也要满足国际化人才标准。

2)如何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天线制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理论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后期天线制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采用讲师讲解的方法传授知识,学习效果不一定很理想,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如何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3 改革目标

3.1精准培养

为满足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部门人员共同构建《天线制作》课程教学体系,根据公司的移动通信天线辅助研发、移动通信天线生产、移动通信天线质量检测等3个工作岗位的知识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转化为天线产品试制、天线生产、天线测试岗位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完全一致,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精准培养。

3.2 双导师育人

通过与公司签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模式。校企共担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职责,课程实施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和2-3名企业师傅,学校专职教师完成教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企业师傅通过实际的工作过程以“学徒”的方式传授职业岗位实践知识和工作技能;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

3.3实施工作考核

教学组织小班制、企业化、现场教学为主。改革以理论考试、实验考试等传统的考核形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企业师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成效、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从而把考核点集中在学生技能上,加大实践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核,实现学习与工作技能相统一。

4改革内容

4.1双导师教师团队建设

选派1-2名教师在企业跟岗学习,熟悉学徒制对接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天线的制作牵涉到设计、仿真、成品测试、批量生产等一系列工序,根据天线制作的工作过程,在每个环节选择一名导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从而形成双导师的课程教学团队,实现技艺传承,达到精准育人的目的。

4.2课程新标准的制定

天线制作这门课程是直接对接公司的岗位课程,其典型特征是“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故课程标准的设计要与将企业的技术、生产等要求一致,实现学习与工作相融合。坚持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适應企业岗位需求,提高育人质量。

4.3教学内容的组织

课程本着学徒制的“精准育人”主题思想,采用“课岗融通、能力递进”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定位,初步将天线制作课程分解为天线基础理论、HFSS仿真、天线试制、天线生产、天线调试等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中根据企业工作过程,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分配,并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能力的学习。

4.4天线制作课程文件编写

目前关于天线制作的教材主要有天线手册(150元)、现代天线设计(314元),都偏向于天线的理论描述,价格偏贵,不适合学生使用。而本课程是针对公司的天线设计与制作岗位需求而设立的,具有针对性。公司一般招聘的新员工是毕业生或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他们一般是企业文化的培训,所以企业的培训资料也不能直接拿来使用。故要重新定义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形成适合通信技术学徒制班学员的教材,要求理论、实践相结合。

4.5教师、实践场地的确定

为实现学习和工作相融合,又是新建课程,为达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拟打算第一年全部教学模块由企业导师讲解,并安排专任教师全程跟踪天线制作的上课过程,从而使其对这门课程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第二年校内教师可以上理论和HFSS仿真,其实践模块仍有企业导师完成。

学徒制班的教学场地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在教学和企业分别进行,经与企业导师商定,初步拟定如下,理论和仿真部分的教学在学校完成,天线实践部分在企业完成。

4.6教学实施的管理

传统的教育,无论实践还是理论都安排在教室,由教师上课,统一管理。而学徒制的教育者转变为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场地也转变为教室和企业相结合,其教学管理善变、复杂,故如何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值得探索和思考。目前与企业负责人员商讨,初步形成以下教学管理与安排:

学校:拟计划安排一个学徒制班主任协商场地、企业导师、上课时间的安排,一个专任教师紧跟教学内容、教学资料、考核等安排,系内秘书负责校内教室的安排和备案。

企业:培训部负责为各教学模块选拔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导师、负责安排企业的教学场地、导师的上课时间,并与班主任协商。

4.7课程的评价标准的制定

课程是在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其知识技能的教学就是岗位技能的传授。故其课程评价的内容以岗位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为基础,课程拟打算将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技能进一步分解,分解为多个岗位技能点,并将岗位的组织、制度、职责等纳入课程考核内容,形成学徒制特色的课程评价标准。

4.8微课程的建设

同时开发移动端在线课程,服务于课程建设和岗位需求,构建系统而完整的以微视频为引领的基础资源包;建设丰富多彩,包括文本、仿真及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尤其注重工程现场视频及仿真演示视频建设,实现可视化碎片化教学;注重在线测试与反馈激励措施的建设,实现能学辅教之目的。

5结论

为紧跟技术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论文对通信技术学徒制专业的天线制作课程进行研究,提出天线制作技术的课程建设方案,为专业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5G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探讨[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8.12.pp:45-46.

[2]5G通信行业市场供需预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R].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812/701572.html.

[3]大规模天线对 5G 的意义及所面临的挑战[J].信息通信.2017.(17).pp:214-215

[4]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区域统筹实施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2018.10.(10).pp:37-40.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学徒制课程改革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