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生儿脐血前白蛋白水平评价胎儿营养、感染状况的探讨
2019-05-24廖珍丁庚才吴恩纲吴冰李嘉卫何丽芳莫庆新劳忠婵陈靖
廖珍 丁庚才 吴恩纲 吴冰 李嘉卫 何丽芳 莫庆新 劳忠婵 陈靖
【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前白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作为评价胎儿营养、感染状况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连续搜集样本,根据人群性别分男、女两组,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对象自胎儿娩出后,配合产科采集脐静脉血2 mL(不含溶血标本)送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前白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 男婴组PA(72.37±14.25)mg/L,女婴
组PA(104.53±26.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可作为胎儿近期宫内营养状况和新生儿感染的综合评估指标,指导孕期和新生儿出生后保健工作,所以脐血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意义重大,早期新生儿营养不良和感染,如未及时发现延误或失去了治疗时机,将对新生儿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后果。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前白蛋白;营养;感染
【中图分类号】R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2
我院于2013年1月至现在一直开展脐血前白蛋白项目检测,了解胎儿发育与宫内蛋白营养状况关系,指导新生儿出生后保健工作。同时指导孕妇做好营养健康饮食,制订不同孕期的合理膳食计划,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使孕妇意识到孕期合理充足的饮食对保证自身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益。
血清前白蛋白(PA)是典型的急性负时相蛋白[1],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创伤等急需合成蛋白质情况下可急剧下降[2],当感染逐渐恢复时,PA水平也随之升高而接近正常水平。所以血清前白蛋白(PA)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感染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而且又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常给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给予有效抗生素是进行治疗的基础,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清C-反应蛋
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敏感,而且需血量少[3]。
1 技术路线
1.1 目的
(1)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灵山县新生儿前白蛋白实际水平。
(2)了解胎儿发育与宫内蛋白营养状况关系,指导孕妇健康饮食和新儿科保健工作。
(3)通过监测脐血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27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正常顺产或剖腹产,无产伤史,新生儿的阿氏评分≥8分,胎龄(38±1.14)周,男1728例,女1550例,平均体重(3.37±0.44)kg。所有新生儿排除感染、畸形、严重缺氧等;所有孕妇均在该院系统孕期保健,孕期体检健康,资料齐全。
1.3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连续搜集样本,根据人群性别分男、女两组,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对象自胎儿娩出后,配合产科采集脐静脉血2 mL(不含溶血标本)送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方法进行前白蛋白检测。
1.4 技術操作方法
仪器和试剂:B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1.5 技术指标
①至少进行3000例的新生儿脐血前蛋白检测。
②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本地区新生儿男性、女性前白蛋白水平。
1.6 经济指标
本研究为流行病学调查,无经济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男女脐血PA结果比较,男婴组PA(72.37±14.25)mg/L,女婴组PA(104.53±26.91)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营养及感染评估通常以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PCT、PA及血细菌培养往往是被动性的,确定较晚,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脐血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是一种较为准确,无损伤,简便易行的评价新生儿胎儿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我们特申请这一课题进行立项研究。查新结果为:目前尚未见广西区内研究人员的同类的研究报道,预期研究成果将达到广西领先水平,给医院及患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为技术性项目,无经济
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前白蛋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586-591.
[2] 王江涛,张 璋.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早产儿临床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75-76.
[3] 曹 红,王鹏举.前白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早期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50):879-880.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