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机制
2019-05-24王雪蓉万年红
王雪蓉 万年红
摘要:为有效地实现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首先柔性化“互联网+”下创业就业的社会软环境氛围,优化“情感参与式”行政服务模式,构建自下而上的“增量演进式”创业就业长效动力机制、激发创业热情,构建“协同孵化”体系、“启发关联式”长效耦合机制,搭建一站式、“多向集成式”平台,优化创业就业技能的“梯度迭代式”培训服务长效机制,优化“三柔合”机制,优化长效融资渠道、个性化“微服务”机制、“关系网络式”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三落实”激励。
关键词:互联网+;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4-0263-02
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成本和压力太大了,加之国家、地方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的作用,“逆城市化”返乡创业就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1-7]。但是农民工在“逆城市化”返乡回流之后发现,他们在大城市积累的技能和工作经验却无法适用,并且许多乡镇并没有准备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各项环境和配套设施,在农民工逆城市化创业就业公共服务、融资渠道等方面并不完善[1-7],尤其是缺乏多维度联动的公共服务智慧供给体系和耦合机制。当前,"互联网+ "行动计划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互联网+”创新公共服务智慧供给体系,为带动“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多维度联动的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社会环境、氛围[1-7]。
本文从柔化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社会软环境、氛围,优化“情感参与式”行政服务模式,构建“增量演进式”创业就业长效动力机制,构建创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的“协同孵化”体系,构建“启发关联式”长效耦合机制,搭建农民工创业公共服务的“多向集成式”平台,优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技能的“梯度迭代式”培训服务长效机制,完善“三柔合”机制,拓宽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长效融资渠道,降低创业融资成本,构建个性化“微服务”机制,建立服务效率的“关系网络式”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三落实”激励等方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机制。
1 柔化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社会软环境、氛围,优化“情感参与式”行政服务模式
完善“互联网+”背景下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体系,柔性化转变政府“互联网+创业”的农民工创业就业智慧化服务理念、意识,做好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公共基础软硬件设施建设[1-7],优化“情感参与式”行政服务模式,激勵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增强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识,营造浓厚的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社会软环境、氛围[1-7]。
2 构建“增量演进式”创业就业长效动力机制
面向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自下而上的“增量演进式”创业就业长效动力机制,升华创业就业荣誉观念,加强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动力驱动要素,激发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热情[1-7],提升公共服务的智慧化程度。
3 构建创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的“协同孵化”体系
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创业就业领域和发展空间,精简程序[1-7],建立惠及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智慧化城乡公共服务协同孵化体系[1-7],开辟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绿色通道”[1-7],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弱势化问题[1-7],实现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智慧化协同孵化。
4 构建“启发关联式”长效耦合机制
社会公共服务具有多元化、个性化、专业性、公益性、长效性、市场失灵、监管不足等特点[1-7],服务低效等现象屡见不鲜[1-7]。因此,为满足泛互联网化、多元化、个性化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需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启发关联式”长效耦合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工创业就业需求的耦合和无缝衔接[1-7]。
5搭建农民工创业公共服务的“多向集成式”平台
政企合作,整合、开放各方面资源[1-7],建设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互联网+创业”平台,搭建起点高、一站式、智慧化、泛互联网化的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的“多向集成式”平台和创业基地孵化器,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等形式,实现创业就业公共项目开发、投资、融资、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最新动态和行情预告等多种功能一体化耦合,促进农民工在信息资源获取上的泛互联网化、智慧化、简约化、便利化[4]。
6 优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技能的“梯度迭代式”培训服务长效机制
增加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培训专项经费,加大技术职业培训支持,提高创业就业培训服务质量[1-7],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心理培训、创业技能、创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技能[1-7]的“梯度迭代式”培训服务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技能。
7 完善“三柔合”机制
乡镇政府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基础设施投入、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的“三柔合”机制[1-7],促使农民工利用闲置土地、荒山、荒滩等作为创业的基地,为农民工开发创业项目提供土地保障,实行“土地交易所”“土地置换”等措施[1-7],拓宽农村新型创业领域,延伸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产业链[1-7]。
8 拓宽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长效融资渠道
多管齐下,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税、信贷支持力度和风险管理力度,设立专项基金,解决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融资问题,拓宽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长效融资渠道,降低创业融资成本[1-7]。
9 构建个性化“微服务”机制
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个性化“微服务”是指通过易于调整、个性化、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泛互联网化的互助平台[1-7],提供切合农民工创业就业需求的微型服务,从微小细节上解决逆城市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实际困难。
10 建立“关系网络式”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三落实”激励
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市场审核[1-7],通过“关系网络式”第三方评估创业就业满意度及公共服务执行绩效,并实施政府服务绩效、企业绩效、农民工创业绩效奖励的“三落实”激励[1-7],使得逆城市化创业就业的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能力者的创业积极性得到激发[1-7]。
11 结论
本文把“互联网+”作为泛互联网化、智慧化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研究的思路,为研究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了孵化平台,观点、视角、技术、应用价值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从深度上来说,本文研究对如何将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应用到逆城市化农民工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智慧供给中还缺乏完善的技术实现。因此,这也是作者后续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仲伟周.逆城市化在我国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1):91-96.
[2] 李文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商界论坛,2018(23):155-156.
[3]袁永发.基于公共服务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刍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8-30.
[4]李敏.大众创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J].中州学刊,2015(10):147-149.
[5] 柯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发展,2017(12):45-48.
[6]孙富安.公共服务视角下回流农民T N业影响因素及应对方略[J].经济经纬,2018(4):67-71.
[7] 岳雪莲,李昌.新型城镇化下西部城市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5):196-200.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