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主要春播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2019-05-24梁晶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底施薯苗朝天椒

梁晶

洛阳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丘陵山区,川区面积占13.8%、丘陵面积占40.7%,山区面积占45.5%,大体为“五山四岭一分川”。降雨偏少,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为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目标,认真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春播农作物面积继续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调整结构

抓住春耕备播有利时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春谷子、春红薯、春花生、朝天椒、瓜果蔬菜等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对于旱薄地,减少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的连作模式面积,增加“一年一熟”的耐旱春播作物面积,促进耕地休养生息,提升耕地质量,增加特色高效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特别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做好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通过集中连片和规模化种植,推动我市旱区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整地保墒

在雨雪偏少的情况下,整地以抗旱保墒为前提,墒情不好的地块少耕或免耕整地,尽量少动土或不动土,力争做到整地、播种、施肥等作业一次性完成。秋翻深松的地块,早春及时镇压保墒。春天气温回暖快,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快,应抓紧时间做好春播作物整地保墒,以利适时播种和栽苗。大力推广花生、红薯机械起垄种植,花生双行种植,红薯单行种植。适时做好施肥、深耕、耙耱、起垄等播前准备工作,为春播作物适时播种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品种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兼顾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试验示范表现好的优质、高产、抗倒、耐旱、抗病,以及兼抗除草剂的品种。春红薯:淀粉加工型可选用商薯19、济薯25、徐薯22、豫薯8号、豫薯7号等,食用型可选用烟薯25、普薯32、徐薯32、洛薯13、心香、金玉、西农431等,高产早熟型可选用龙薯9号、豫薯10号等;春谷子:豫谷18、豫谷17、豫谷19号、懒谷3号、张杂谷8号。花生:豫花15、远杂9307、郑农花7号、驻花1号、驻花2号、远杂12;地膜春玉米:郑大12、登海3622;马铃薯:津引8号、荷兰3号、郑薯5号、中薯5号;朝天椒:三樱椒、子弹头、卡其等。品种确定后,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种子,杂交种最好选用包衣种子,常规种子选用由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搞好种子包衣或药剂处理,降低苗期病虫危害,做到苗全、苗齐、苗壮。

四、配方施肥

根據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化验结果,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重施底肥,合理配施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

春红薯:控施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亩产鲜薯2500~3000公斤地块,每亩底施有机肥2~3方,基肥可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10-20)40-50公斤。亩产3500-4000公斤地块,亩施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加20公斤硫酸钾。

春谷子:亩产250~400公斤地块,每亩底施2000~3000kg农家肥,底施谷子专用配方肥或复合肥(20-10-10)30~40公斤或64%磷酸二铵10~15公斤、50%硫酸钾6~8公斤。拔节孕穗期再追尿素10公斤。

春花生:亩产200~300公斤,每亩底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施复合肥(18-8-16)30~35公斤。

地膜春玉米:亩产500~600公斤,每亩底施3~4方农家肥,亩施复合肥(30-5-5)45~50公斤

马铃薯:亩产2000~3000公斤,亩施农家肥3~4方,亩施18-8-16复合肥(中水肥)或10-10-20(高水肥)复合肥40-50公斤。

朝天椒:亩产200~250公斤,亩施农家肥3~4方,选择18-8-16(旱薄地)、15-15-15(中水肥)、10-10-20(高水肥)或硫酸钾型高钾复合肥35-40公斤。

其它春播作物也应按照作物需肥规律、产量指标等,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比例,指导农民改变传统施肥观念,科学合理施肥。

五、做好育苗工作

要努力做好红薯、朝天椒等春播作物的育苗工作,在选择好品种的基础上,及时搞好苗床的选址工作。加强脱毒种薯种苗培育,选择无病、排水方便的田块作为育苗圃,根据需要采取电热温床、冷床双膜、大棚排种育苗。加强苗床管理,对苗床中发现的黄化皱缩等异常苗要及时拔除,并带出育苗圃销毁。加强病毒病控制,防止甘薯SPVD和卷叶病毒病蔓延,可用高剪苗方式采苗,减少薯苗带病风险。采苗后若不到栽插时间或薯苗栽插有多余的,可将薯苗栽入采苗圃,增加薯苗数量,提高薯苗质量。在具体的选种、摆种、出苗、拔苗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培训指导工作,切实做到早准备、早育苗、育好苗、育壮苗。

六、适时移栽播种、合理密植

1、适时早播。春播作物的播种时间相对较长,但对于不同作物、不同栽培目的而言,准确把握适宜播期非常重要。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适期播种,有利于作物早生快发、增强抗旱能力、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收。我市高寒山区地膜春玉米一般在4月15~20日播种为好,浅山区则可适当提前2~3天。春红薯适宜栽植期在4月下旬。春谷子适宜播期在5月上中旬。花生在墒情较好或有水浇条件的推迟至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无水浇条件的可在4月上、中旬雨后抢墒播种。马铃薯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

2、合理密植。无论是春玉米、红薯以及其他作物,都应根据品种特点、播种方式、具体播期等情况来确定适宜密度,以保持其良好的群体、个体结构,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取得稳产、高产。一般春玉米每亩3500~4000株。春谷子每亩留苗3~3.5万株左右。红薯:长蔓型品种(如豫薯8号、洛薯13)每亩栽植3000~3500株,短蔓型品种(如商薯19、徐薯32)每亩栽植3800~4500株。花生:豫花15每亩0.8~0.9万穴。远杂9102、9307、驻花1号等每亩1~1.2万穴。马铃薯每亩4500~5500株。朝天椒每亩4500-5500株。其它杂粮作物的播种密度,应根据选用品种的特性和种植要求,确定适宜密度,为实现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省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底施薯苗朝天椒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高油酸花生应用土壤调理剂增产效果研究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韩国朝天椒新品种PE101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
底施不同控释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红红的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