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个新职业,正式公布!

2019-05-24

记者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子竞技机器人人工智能

与今年初公布的15个拟发布新职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未进入本次正式发布之列。人社部,正式确认的13个新职业,分别是:

“我的工作简单说就是教机器学习,因为每天都会面对很多变量,所以觉得很有挑战性。把构建的模型泛化到具体应用场景里的时候,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邓射卫现供职于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从入职时的普通程序员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这名“80后”只用了短短七八年时间。在他看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当然,有挑战就会有压力。比如让不少人羡慕的‘弹性工作时间,实际上不是弹性上班而是弹性下班。” 邓射卫笑着解释说,因为任务总量是一定的,无论什么时候下班,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且,这个职业必须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没有定力、坐不下来的性格,可能就会不太适合。

“压副翼、轻推杆,对,保持住。”在北京郊区的一所无人机培训学校内,“90后”小伙杜宏渊正在向学员们讲授无人机飞行要领。

2015年从山西老家来到北京,自由、新鲜的职业体验和每月万元左右的收入水平,让杜宏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班考证,在一家公司做起了专业无人机驾驶员。杜宏渊自豪地说,在做教练之前,自己曾经执飞过航空摄影、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很多无人机驾驶任务,也因此去了不少平时难得一去的地方,确实很长见识。

近两年,随着市场对无人机教学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杜宏渊通过无人机教员资格考试后,每年经由他培训的持证无人机飞行员,已接近500人。

阳利军是长沙三一重工的焊接班长,他身边的机器人“同事”逐渐增多。

“刚和机器人合作的时候,忽然间90%的工作都由它接手,感觉实在太轻松了。”阳利军说,焊接机器人非常灵活,许多人工很难焊接到的刁钻角度,它却能进行“花式”焊接。

“地板总成机器人”由一个焊接机器人、一个焊接夹具和一个吊具组成。阳利军在每日工作前都需给机器人擦灰、检查线路、清理枪头等,装上产品零件后,由机器人负责接下来的焊接工作,完工后阳利军再检查产品,这样整个流程就完成了。“机器人的好处就是工作效率穩定,成品质量高,这是人工很难做到的。”阳利军说。

对于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一些说法,阳利军并不感到担心。“我们有创造性,可以完成复杂的、临时性的、个性化的工作,所以虽然机械自动化是工业制造的大趋势,但人工依然有优势。”

作为上海一家电竞俱乐部的运营管理人员,王飞平时主要负责所在俱乐部的品牌推广和赛事运营。“之前我在媒体行业工作了几年,后来发现职业电竞领域发展很快,自己又比较感兴趣,就选择了转行。”王飞说。

目前自己所在的俱乐部已拥有职业电竞选手70多人,参赛项目包括“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等。选手们不但要接受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枯燥训练,一年还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出差,参加各级游戏职业联赛,无论是电竞选手还是运营师,工作生活节奏都非常快。

“对于不少网友来说,打游戏是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但是职业选手会考虑积分排名和相关的收入变化,这就像是篮球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的区别。”王飞解释说。

从入选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到入列国家新职业目录,电子竞技行业发展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可能社会上对电子竞技行业还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但从本质上来说,电竞更类似于体育比赛,而不是纯粹的电子游戏。”他强调说。

首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二是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随着新兴技术的采用,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越来越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的需求剧增,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一线的新兴职业。此外,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测绘、摄影、高压线缆和农林巡视,无人机驾驶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职业。

三是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新职业。信息化如同催化剂,使传统职业的职业活动内容发生变革,从而衍生出新职业,如: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随着物联网在办公、住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与现代制造业深度结合,物联网安装调试从业人员需求量激增。近几年,在国际赛事的推动下,基于计算机的竞技项目发展迅猛,电子竞技已成为巨大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职业化势在必行。在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猛,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需求旺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共有96所高校新增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01所高校新增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在职教领域,今年备案开设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校有399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207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498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568所,“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09所,“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76所等。

据了解,教育部还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从分析梳理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入手,对照最新版职业分类大典,优化调整中职专业。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2017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67%,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691.6亿元,增速达34.32%。市场迅猛增长带来巨大的人才缺口。

今后大批新职业面市,大批传统职业消亡,让高职院校负责人看到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冯新广表示:“对于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来说,像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专业缺乏师资,也缺乏企业支持。职业院校应坚持开放办学,与市场共舞,与经济对接,与产业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诉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重构适合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没,使其能够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新职业信息发布,对新职业进行规范,加快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强化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可有效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同时,助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

猜你喜欢

电子竞技机器人人工智能
一封写给电子竞技的情书
过去回顾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高校学生对电子竞技的认知与参与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专访ChuaN:iG.ChuaN最值得回忆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