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精彩的历史课堂

2019-05-24王文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预设历史

王文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因此,教师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一定要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基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这样,才能为构建精彩、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奠定基础。

一、精心预设,创设生成条件

预设是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从课堂的各个方面来考虑,比如:课堂导入、教学活动、学生的状态、教材内容、三维目标,等等。教师除了要考虑以上因素外,还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地图、史料等,只靠教师单纯的讲解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还要通过多媒体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为课堂的生成创造条件。

例如,在预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决定为学生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关于黄海海战的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还会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时间线索。或者,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清晰地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学生能记住《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甲午风云》电影片段来再现历史情景;2.通过情景表演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介绍甲午中日战争来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2.通过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事件,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以此来促进他们奋发图强,培养他们树立振兴中华的人生理想。

二、灵活生成,弥补预设短缺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习看作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认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刺激(预设),学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生成)。因此,很多教师都重预设而轻生成。但是,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毕竟是枯燥的。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预设来进行,对于学生的疑惑或学习态度视而不见,这样的课堂又怎么可能精彩呢?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的生成。这样,不仅能够弥补预设的短缺,还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营造良好的历史课堂氛围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正当我要讲内阁制这部分内容时,突然有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在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时,也讲到了内阁制,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内阁制有什么不同或相同之处呢?是英国在向中国学习吗?”这一“意外”就是课堂生成。有了生成,教师就要放下课堂预设的内容,先解答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再进行课堂预设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弥补预设短缺,对于构建精彩课堂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全面考虑,构建精彩课堂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它们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备课、多媒体应用方面越来越重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所以,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做到着眼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立足于学生个体,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成的发展,才能在预设和生成中找到新的平衡,构建精彩的历史课堂。

总之,要想构建精彩的历史课堂,将预设和生成进行有效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通过解读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心理特点来进行精彩预设;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学机智促进课堂的生成。这样,才能为构建精彩历史课堂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预设历史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新历史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