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5-24李梅
李梅
采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将日常教学中枯燥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历史教学中虽然比较普遍,但在现代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授课方式,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教学过程。但是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时候学生可能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喜悦中,教师就直奔主题,等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学进度已经进行了大半。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甚至还会出现由于听课效率不高而厌烦学习历史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转变课堂导入方式,尽可能地避免“直奔主题”的情况。历史学习有其特殊性,学生只有愿意去学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因此,教师可以先从课堂导入做起,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经常接触的古装电视剧讲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比如:同学们都看过哪些古装电视剧?它们分别是哪些朝代的?不同朝代的统治者在管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享,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然后,教师再进行课本知识讲授时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二、通过情境演绎,丰富课堂教学
将情境教学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但是这种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思维,找出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演绎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考和理解。学生在演绎过程中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体现了学生对不同历史内容的理解。从这个方面来说,采用情境演绎教学法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个人能力。
例如,教学《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苏格拉底的思想及个人经历做成脚本进行演绎。其中,苏格拉底被关押时,他的学生去营救他的一幕,可以进行拓展。采用演绎教学法时,表演的学生在进行演出之前所进行的资料查找、各项准备活动都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观看演出的学生也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了这部分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三、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所反映的现象来感悟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多举一些学生了解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他们可能对课本中所描述的一些行为和举措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当代的一些政策帮助他们理解。比如“新政”中指出要进行以工代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想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些大型公共工程,这些工程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对维持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同样,关于其他条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有利于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有趣。所以,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将课本知识与学生感兴趣、易理解的内容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选出更适合学生的情境创设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