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动能旅游有“智慧”
2019-05-24蒋筱青
蒋筱青
立夏时节,行至都江堰景区,看似温润如玉的岷江水从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浩浩荡荡流过,继续守护着“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见此情景,不禁让人由衷赞叹古人为防洪灌溉而修建的这座大型水利工程的壮观。“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为让游客更好地在都江堰等景区游玩体验,近年来,都江堰市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通过打造全域旅游的“都江堰样板”、优化旅游服务标准、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推进旅游管理、体验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不断推动智慧旅游向纵深发展。
? 依托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样板”
“全球为数不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都江堰旅游的格局……”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都江堰市如此陈述道。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山水之美、厚重的多彩人文之韵,更受益于全省旅游的发展带动,都江堰摘得了‘天府旅游名县的‘桂冠。”都江堰市文体旅游局宣传部副部长夏斌表示,依托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都江堰市将继续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打造全域旅游的“都江堰样板”,为我省成为旅游强省贡献力量。
如何继续以旅游为主导,打造全域旅游的“都江堰样板”?
早在2016年,都江堰市就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巩固成果也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都江堰将生态作为旅游之基,构建串联城镇、乡村和优势旅游要素的全域景区化格局;将文化作为旅游之魂,以国际化视野实施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抓好蓝城文创小镇等核心景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文博场馆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娱产品打造,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
在都江堰市中興镇九龙社区,田园青城一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商业街以及民宿酒店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英迪格五星级酒店也在加快推进中。去年底,都江堰市环球世纪会展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依法竞得中兴镇九龙社区401亩宗地,田园青城项目正式落户都江堰。依托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田园青城将构建“田园+农业+文旅+乡居”产业体系,为都江堰旅游产业发展助力。
夏斌介绍,都江堰将融合作为转型之路,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科技、体育等多种业态融合,探索产业结构适旅化改造的都江堰模式。
? 创新管理,优化旅游服务标准
2017年4月29日,140名着装整齐、统一佩戴蓝色袖标的警察在都江堰市南桥广场亮相,参加都江堰市“旅游警察”大队成立大会。不久后,都江堰市“旅游法庭”“旅游工商”等相继成立,为都江堰市景区秩序维护、矛盾纠纷处理、监管旅游市场等方面“保驾护航”。
为助推都江堰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构建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和执法需求的综合性经营管理体制,2017年都江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构建起“1+3+N”综合执法监管体系。“1”是指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体制,“3”即目前已成立的旅游警察大队、旅游专业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N”是指多个旅游服务机构。
今年“五一”假期,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115.4万人次,为保障景区秩序,旅游警察大队、旅游专业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发挥了不少作用。更为暖心的是,都江堰在假日期间向游客免费开放10家机关单位的740个停车位,同时开放了4家机关单位食堂,给游客提供服务。
灌口街道机关食堂是距离都江堰景区较近的就餐点。灌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宋戴全说:“我们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为游客提供‘成本价的特色简餐,缓解了游客就餐难的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管理,都江堰市还强化多部门联动机制,创新制定《讲解员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规范15项、率先制定餐饮食材分量精细化标准、强化市领导节假日值班巡查和涉旅单位全员上岗工作机制等。经过努力,近三年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投诉发生。
? 激活思维,融合新技术新业态
今年1月29日,“一部手机游都江堰”五国语言版正式上线,为广大国际游客提供最大便捷。游客不用下载任何APP,打开微信 “扫一扫”小程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一部手机游都江堰”小程序,即可使用金牌解说、在线购票、旅游数据查询、AI识花、找厕所、咨询投诉等服务,享受一键游都江堰的便捷。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都江堰激活思维、积极融入,为“三遗之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今年2月1日,全国首个5G智慧旅游城市揭幕仪式在都江堰市南桥广场举行。都江堰市政府与成都移动签订《都江堰市5G建设及行业产业推进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开通都江堰古城区5G基站,并在都江堰景区开展5G应用演示。
“哇,可以通过5G在线直播看到秦堰楼!”随着都江堰古城区5G基站的开通,5G的应用体验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只要带上VR头盔就可以看到都江堰多个景区景点的直播图像的体验,也让在场游客连连惊叹。
不仅如此,都江堰市还成立了四川省首家县级全域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建成“倾城旅游”全域旅游运营平台和数字化指挥中心;积极推广新材料应用,完成233辆新能源公交车配备,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近100辆,新安装500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打造“缤果盒子”智慧零售、“地球舱”生态旅居等新技术新业态。
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2018年都江堰全市共接待游客2488.74万人次,名列全省县级城市第一;旅游综合收入258.33亿元,居全省县级城市前三甲。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5.11万人,吸纳就业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34.4%。
今后,都江堰市将全力推进旅游国际化,到2021年,国际游客突破120万人;全力推进旅游全域化,“大灌区、大熊猫、大青城”三大核心旅游IP基本形成,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50亿元;全力推进城市公园化,加快实施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工程,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为全省旅游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责编/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