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共”保“供”渤海湾集团巧解东营港供不应求痛点

2019-05-24巩聪聪通讯员薛广乾

山东国资 2019年7期
关键词:渤海湾东营炼化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薛广乾

3月26日上午,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就是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记者发现正在东营港5万吨级油品码头上通过输油臂卸载原油的外贸货船“阿丽亚娜”号,突然停止了作业。

原来,该货船接到了码头业主中海油东营港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说海面大风将至,无论原油卸完与否,都必须立即撤回锚地避风。此时,“阿丽亚娜”号上的原油只卸掉一半,这意味着大风过后,它要再次返回码头进行“二次卸货”。

而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全看老天爷的心情。

巨额“滞期费”之困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我们都见怪不怪了。”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通石化”)总经理唐兴党看似淡定而又难掩无奈地说。

亚通石化是第一家入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大型综合性民营石化企业,已经在东营港深耕10多年,主要生产经营汽柴油、液化气、丙烯、硫磺、石油焦、白油等产品。2018年,亚通石化消耗原油、原料油等原料460多万吨,纳税额20亿元。

唐兴党介绍:“目前,我们公司的原油、原料油等生产原料99%依赖港口物流运进来,而目前东营港最大的油品码头只有一座,就是今天上午‘阿丽亚娜’号没卸完被迫撤离的中海油5万吨级油品码头。该码头只有两个泊位,平时等着卸货的船排得满满的,根本不够用。外贸船光靠岸就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再加上经常因为风的原因而临时停止作业,‘二次卸货’甚至‘多次卸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东营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营港务集团”)总经理毛浩印证了这一说法:“中海油5万吨级油品码头的港池属于外港池,受风的影响极大,一年有效作业时间也就200来天。一般5万吨的货船需要连续作业30多个小时才能卸完,而一旦出现大风预警,就得提前两三个小时离泊,所以经常出现反复卸货的情况。”

东营港务集团是东营市政府2016年11月批复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职责为:协助港航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法开展港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调港口各运营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系统等。

毛浩介绍,东营港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冬夏季风向具备明显的季风特征,多大风天气。

记者过后特意查了一下3月26日当天东营的天气情况:晴转多云,最高温度24度,最低温度9度,西南风3~4级。但这只是东营市的整体情况,身处港区,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风力比市区大很多。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捕捉海面“风情”,码头一般都配有自己的天气预警系统。

而作为此次“阿丽亚娜”号所载原油的购买方,遭遇“二次卸货”,意味着亚通石化又要支付“船舶滞期费”了。所谓“船舶滞期费”,指的是货船因没有及时卸完货物而滞留在锚地的给养费、误工费等。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以亚通石化为代表的原料购买企业身上。

“最近几年,我们每年光‘船舶滞期费’就要支出5000万元。”唐兴党心疼地说,“这是比较保守的数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被巨额“船舶滞期费”困扰的不止亚通石化一家。

“(东营)港上这几家比较大的炼化企业,每年支付的‘船舶滞期费’都不少,多的一年得上亿元。”山东宝港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港国际”)市场部总监张福来说,“去年冬天,最多的时候有60多条货船同时滞留在东营港的锚地里。”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今年初发布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高端石化产业发展重点及招商规划》(以下简称“《东营港招商规划》”)显示,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共有万达天弘、联合石化、亚通石化、海科瑞林等四大炼化企业。

热锅上的蚂蚁

“没办法,目前东营港最大的油品码头就是中海油这座5万吨级码头。5万吨级在全国来看是毛毛雨,在东营港上则是炙手可热、奉若神灵。”张福来透露,在东营港上,忙碌的不止5万吨级“大码头”,宝港国际控制的4个5000吨级泊位也一直在“快靠速离”地满负荷运转着。

宝港国际是一家集液体化工码头、管道输送、配套罐区于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隶属于知名企业也是东营最大的民营企业中国万达集团。宝港国际在东营港投建并于2014年全部对外开放的4个5000吨级(兼顾1万吨级)液化泊位,年可实现吞吐量400余万吨,主要作业品种为丙烯、丙烷、液化石油气、汽柴油、燃料油等20多种液体化工品。

唐兴党说:“特别是进原料这个环节,我们一次的进量比较大,首先考虑的就是5万吨及以上的大船。目前,5万吨以下的在营外贸船只数量很少。出货方面,目前零散客户多,用汽运物流多一些。当然,如果单次出货量较大,港口物流的成本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我们有一次要6000吨的客户,这种情况下,选择港口运输就比汽运物流成本低多了。”

“全国炼化看山东,山东炼化看东营。”宝港国际董事长晏振勇说,“东营炼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东营港年原油吞进量只有1000多万吨,还有几千万吨的需求潜力。”

据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油气进口权的逐步放开,山东地炼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市场地位明显提升,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2018年6月,省政府印发《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聚焦山东石化产业基础最为雄厚、基础设施配套最为完善的鲁北环渤海区域,发挥沿海临港和土地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世界级的先进石化产业集群。

身处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企业对原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交通条件来看,港口物流都是原油、原料油等炼化原料进入核心区的“最佳路径”。

根据《东营港招商规划》发布的数据,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580万吨,2020年前将达到2000万吨。东营港建设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徐振坤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炼化物料输送全部实现管线连接,以每年输送2000万吨计算,相比汽运物流每吨至少能节约100元,年可节省运输费用20亿元,还能大大降低运输风险。

这或许正是当前情况下,亚通石化等炼化企业宁可支付巨额“船舶滞期费”也要选择港口物流的根本原因——即便加上“船舶滞期费”,算总账,港口物流成本还是比汽运物流省很多——港口码头的输油臂通过管线直通企业原料罐,亚通石化厂区与码头之间的管线只有6.5公里,宝港国际新建的原油库区与码头之间的管线不到2公里。

“对当地炼化企业来说,最难受的是5万吨级‘大码头’不是随时能够用的,即便支付了巨额‘滞期费’也得排队。”毛浩说,“就两个泊位,真是供不应求。我们曾经统计过,东营港的锚地里常年停着20条左右的待泊船。”

“还是用大船最划算,既省时又省力。”唐兴党显得很着急,“没有大码头,大船都不愿意来。”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很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同样着急的还有晏振勇,“开启大码头建设是东营港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8年,东营港口货物吞吐总量为5800万吨,距离亿吨级港口还有较大差距。”徐振坤说,“主要受限于当前单个码头吨位太小,招商引资都没有吸引力。”

毛浩分析:“推进东营港大码头建设,受益的不仅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不仅是东营市。东营港腹地广阔,产业需求旺盛,200公里的运输半径可辐射省内39家炼化企业。目前,我省和东营市全力打造的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年炼化能力已达7000万吨,大量原油需要进港,大量炼化产品需要出港,大进大出的港口需求有增无减,东营港大码头将造福整个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以“共”保“供”巧解痛点

记者连续多日在东营港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东营港大码头供不应求的现状是制约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壮大的一大痛点。而且,无论是炼化企业还是港航运营商,双方在推进大码头建设方面的意愿是非常一致的,地方政府也很支持,各方都急切盼望东营港“大码头时代”早日到来。

同时,东营港在大码头建设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海域等深线密集,距离-10米等深线只有6公里,距离-20米等深线只有29公里,是渤海湾西南岸自龙口至黄骅近千公里的泥质海岸线上建设深水大港的最好港区。

“关键问题还在于,对于这种耗资巨大而又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单凭一方之力很难完善。”观察人士分析,“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首先要做的是理顺建设与管理体制,构建起统筹发展的良性格局。”

事实上,缺乏统筹正是多年来隐藏在东营港大码头供不应求痛点背后的深层次症结。

据悉,东营港现有的55个生产性泊位,分散在多个业主手中,其中既有央企又有民企,甚至还有一些私人业主。由于长期各自为战,相互内耗导致资源浪费,统筹整合成为东营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理顺体制”是当前东营港建设的重点。近日,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深入东营港调研时要求,进一步理顺、优化港口建设与管理体制。

“东营港正在积极建立以山东高速集团控股的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为主导的港口建设新体制。”毛浩介绍,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湾集团”)是省政府确立的东营港整合主角,“李宽端要求东营港加强与渤海湾集团合作,加快港区配套航道、原油成品油管道等项目建设,在统一规划引领下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渤海湾集团的统筹主导标志着东营港将与过去分散低效的港口建设旧体制分道扬镳,根本性地解决因港口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而带来的大码头匮乏、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

山东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庆忠2018年10月11日到东营调度渤海湾港口整合工作时要求,渤海湾港口集团要紧紧依靠各市党委政府,在整合地方国有港口资产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大整合力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洋强省建设。

记者从渤海湾集团了解到,统筹主导东营港建设工作以来,渤海湾集团坚持“整合”与“建设”两手抓,除了整合当地企业万通海欣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万通控股”)的码头、管线、库区等港口资产,积极接收管理东营港务集团、广利港集团之外,还加快建设步伐,与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共同投资20亿元,建设10万吨级液化气码头与配套库区项目。

万通控股是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控制着东营港三分之一的码头资源。中国燃气是国内大型跨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项目选址等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中国燃气华北区相关工作负责人刘志永说,“我们非常看好东营港的区位优势,以及环渤海湾区域化工领域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潜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渤海湾集团与万通控股合作,控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港口企业山东渤海湾海欣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欣港务”),积极探索大码头共建共享建设新模式,开创“国民共进”改革新格局。

据悉,“共建共享”是山东高速集团近年来着重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探索实践的一种新型建设模式,其主旨为双方甚至多方以股权为纽带形成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该模式已在山东高速集团承担的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试水成功,目前正在更多的项目中深度施行。

作为山东高速集团的直属二级单位,渤海湾集团深得“共建共享”真传。渤海湾集团相关工作负责人透露,在东营港的统筹整合过程中,渤海湾集团将逐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共创“大码头时代”。

东营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产业区

“我们今年将投资近10亿元,建设2个10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项目。”渤海湾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海欣港务董事长杨建东介绍,“该项目得到了东营市的大力支持,预计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工期约12个月,明年上半年就能投入使用,将为东营港增加吞吐能力1000万吨。”

他特别提到:“这两个码头规划的都是内港池,防风条件较好。项目投产后,哪怕海上浊浪滔天,码头也是风平浪静。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企业再也不必为大风天气而困扰,届时,巨额‘船舶滞期费’将成为历史。”

据悉,目前东营港大码头两大配套项目——10万吨级航道工程和港区南防波堤工程——均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前者工程总概算投资23.6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将于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后者工程总概算投资17.15亿元,目前水工主体已基本完成,计划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用。

此外,东营港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该项目于去年12月11日由东营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赴交通运输部作了专题汇报,正在作进一步的深入论证。

东营港“大码头时代”呼之欲出!

山东港口问题的缩影:散

从港口整合的角度看,东营港的痛点也是山东港口问题的一个缩影。

有人曾用“战国七雄”来比喻山东港口格局,指出山东几大港口发展不均衡,还常常进行同业恶性竞争,资源浪费严重。此外,山东港口的出身也极为复杂,国资、民资、外资互相搅和,产权不明,内耗严重,导致山东港口虽然占据渤、黄两海区位优势,多年来发展局势却并不乐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港口之间的内耗矛盾日趋激烈,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将辖区内的港口整合提上日程,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其中,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态度就很积极。

在2018年山东两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提出加快实施“海洋强省”战略,酝酿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同年3月6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关于推进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工作专题会议”,明确由山东高速集团作为省级出资人,把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三港全部国有及非国有港口资产纳入整合范围,组建渤海湾港。

3周后,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的渤海湾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渤海湾集团的组建速度一度引发热议,山东省委、省政府整合港口资源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前期省发改委组织调研形成并经省委常委办公会议正式通过的整合方案,山东港口整合分“三步走”:其一,选取一家地方国企整合东营港、潍坊港和滨州港,组建渤海湾港;其二,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形成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四大集团的格局;其三,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统筹全省港口发展。“第一步”的国企正是山东高速集团及其控股的渤海湾集团。

接下来,如何有效统筹东潍滨三港资源?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吸引那些掌握一定资源而又相对强势的民营企业参与共建共享?这些都考验着渤海湾集团这个山东港口整合先锋的智慧。

据悉,今年渤海湾集团将重点探索“分批次、分阶段”“先部分、后整体”“成熟一个、整合一个”“托管经营、业务统筹”等灵活多样的港口整合模式,全力打造东潍滨三市港口“一套决策机制、一套审批机制、一套考核机制、一套运管机制”的统筹管控模式,实现三市航道、岸线、锚地等空间资源规划“一张图”,港航、交通、物流、口岸等功能信息“一张网”,区域港口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我几乎天天在路上。”采访东营港途中,渤海湾集团驾驶员徐海滨告诉记者,自去年4月份入职以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载着渤海湾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出差,“领导说,这种常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通往东营港的高速路上风很大,几吨重的7座商务汽车有些摇晃,即便像徐海滨这样的老司机,也要牢牢把着方向盘。

猜你喜欢

渤海湾东营炼化
天津:渤海湾畔新潮涌
渤海湾连片开发对湾内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渤海湾埕海新区水平井固井配套油气层保护技术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
重大炼化科研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