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式与经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实践研究

2019-05-24信桂新熊正贤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旅游

信桂新,熊正贤

(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1 引言

小镇经济是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1]。在高度城市化的欧美国家,一些历史经典产业和新型经济业态大多集中在小镇上[2],如德国70%的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美国小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也达到70%。美国硅谷是“资本+技术”的小镇,格林威治小镇集中了500余家对冲基金,是典型的财富聚集区。此外,法国、意大利也有很多世界知名小镇。与之对照,我国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但长期以来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3,4]。“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村镇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5]。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小城镇”;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127个),2017年公布了第二批特色小镇(276个)。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6],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着力点[7],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8]。但总体来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理论基础、建设模式和政策体系还不成熟[9]。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梳理和比较分析,总结当前国内特色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探索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特色小镇的起源、内涵及特征

2.1 特色小镇的起源

特色小镇建设是后工业化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顺应了逆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寻求成本洼地的经济规律[10]。国外小镇的兴起就是源于发达国家回应人口过剩、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化挑战而做出的探索[11]。具体而言,有两条典型的发展路径:一是政府引导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如20世纪中期英国政府发起的“新城运动”,就是通过小城镇建设疏解伦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大城市的人口过剩问题[12]。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支配下自发兴起和壮大的小城镇。欧美国家许多小城镇便是人口和企业自然集聚的结果[13],如瑞士温泉会展运动小镇达沃斯、美国音乐小镇布兰森、法国香水小镇格拉斯等,这些极具产业特色、业态新颖的小镇,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小镇的传统认识,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借鉴和衡量标准。

就专业术语而言,国内对特色小镇的认识源自国外。早期的探索集中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并以建制镇为建设单元[14-17]。直到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次年作为非镇非区的多功能创新空间——特色小镇得到国家的认可,由此特色小镇完成了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转变[18]。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年内将引导扶持发展近1000个特色小镇[19],与之配套,浙江、上海、福建、重庆、广东、河北、甘肃、江苏、天津、贵州、四川、山东、北京等省市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可以说,我国特色小镇兴起于江浙,梦想小镇、云栖小镇、黄酒小镇便是典型代表;壮大于长三角,第一批和第二批住建部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苏、浙、沪三省市共计54个,占两批特色小镇总数的13.40%。特色小镇在国家政策的密集支持下,正快速地在全国推广蔓延。

2.2 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目前政府和学界关于特色小镇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依据《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是产业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设施服务便捷完善、绿色生态、魅力宜居的小城镇,但原则上是基于行政区划概念的建制镇(城关镇除外),而非浙江省提出的“特色小镇”涵义,也不是地产商和旅游企业提出的“特色小镇”涵义[20]。因此,从行政区划来看,特色小镇可以是拥有几十平方公里土地,加一定人口经济规模和特色产业的行政建制镇。但从浙江的实践来看,特色小镇也可以是依托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因素(如地域、生态、文化等),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的聚合体。即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着特色产业形成的产业、人居、文化、设施有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而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21]。

特色小镇应是一个包容性概念[22-24]。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经济状况迥异,特色小镇不可能以某种既定的方式或发展模式推进,而是应当容纳各种不同模式的探索,甚至打破传统按行政区的局限,聚焦于独特的产业、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融合,形成特征鲜明、产业相对集中、特定人群云集的特色工作区和生活区。就其内涵结构而言,特色小镇是在块状经济模式下[25,26],环境美丽(独特的小镇风貌和错落的空间层次)、产业兴旺(优势鲜明的特色产业)、文旅有机融合(浓郁的本土文化)、设施配套(完善的社区服务)、管理先进(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图1)。

图1 特色小镇的内涵结构厘定

2.3 特色小镇的特征

特色小镇通过“小”与“特”的有机结合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从内涵来看,具有“特、小、镇”三个基本特征[27]。“特”主要指具有历史、环境、产业等众多因素融合而成的独特之处;“小”则指空间限制,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km2以内,聚集人口1—3万人;“镇”是指应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和旅游功能项目,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行政区划或园区。可见,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基本特征是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21,26],突出表现为在小块区域上(总面积3—5km2,核心建设用地不超过1km2)进行高密度的资本投入、资源开发和空间重构。此外,特色小镇还有不同于城市和一般小城镇的显著特征。相对于城市而言,特色小镇贴近自然、尊重传统,远离现代城市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价值追求;规模较小、布局多样,不求全贪大;业态混合、便捷宜居,不像城市功能分区明确、职居分离、通勤半径普遍过长;以“慢”为主题,以休闲为主导,努力摆脱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生活方式。特色小镇更具自然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质,拥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产业形态。

总体而言,特色小镇凭借地域、政策、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优势,吸引优秀人才、风险资本等各类高端要素集聚,通过专注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发展融合性新业态、新模式。特色小镇的综合特征可从三个维度加以诠释:一是以特色产业与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支撑,满足常住人口与短期聚集人口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需求,具有城镇化功能特征;二是注重特色产业培育、经营模式创新和区域发展驱动,具有经济引擎效应特征;三是遵循绿色发展原则,就地而建,不占耕地,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尊重传统,挖掘文化,具有生态宜居环境特征。

3 我国特色小镇类型与发展现状

3.1 特色小镇类型划分

任何经济社会系统都是动态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由单一趋于多样化[28],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镇类型。改革开放之初,小城镇作为直接服务农业和农村的基地,主要发挥乡村集镇的功能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而后乡镇企业崛起,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产业链分工以企业集群为特色的小镇率先发展起来。20世纪末,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旅游休闲、历史文化挖掘为特色产业的小镇大量出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特色小镇与新经济体相融合,以形态、产业、构成、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为缓解城市压力、修复生态环境、完善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29]。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升级,其类型变得复杂多样。

目前,政府和学界主要从功能类型、产业类型、区位特点三个维度划分特色小镇类型[30]。就功能而言,特色小镇可分为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商贸流通型、农业服务型、工业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就产业而言,特色小镇可分为新型工业产业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小镇、特色农业产业小镇、商务休闲产业小镇、研学教育产业小镇、民间艺术产业小镇、国际会展产业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小镇、军民融合产业小镇、健康养生产业小镇、互联网+产业小镇、物流产业小镇、酿酒产业小镇、西服产业小镇、陶瓷产业小镇、渔业产业小镇、金融产业小镇等;就区位特点而言,依据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分为大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大城市远郊特色小镇、乡村地区特色小镇。此外,依托商业模式的不同,特色小镇还可分为地方特色产业型(如黄酒小镇)、特色历史文化型(如旧城、古街小镇)、独有自然资源型(如温泉小镇)、全国知名品牌型(如海尔小镇)、产业提升景观型(如迪士尼小镇)、政策扶持引导型(如金融小镇)、高效科研资源型。

3.2 特色小镇发展总体现状

截至2017年7月,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两批特色小镇名单,全国特色小镇共计403个。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鲁、苏、徽、沪、浙、赣、闽)特色小镇总数最多,达到117个,占29.03%;其次为中南地区(豫、鄂、湘、桂、粤、琼),特色小镇总数为88个,占21.84%;第三为西南地区(川、渝、黔、滇、藏),特色小镇总数68个,占16.87%;第四为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特色小镇总数为49个,占12.16%;第五为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特色小镇总数为48个,占11.91%;最少的为东北地区(辽、吉、黑),特色小镇总数33个,占8.19%。从省域来看,浙江最多,特色小镇总数达23个;其次为江苏和山东各22个,四川和广东各20个。总体上,特色小镇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

普遍来看,特色小镇的发展构架离不开特色产业、文化体系和旅游产业三个方面的支撑。其中,特色产业既包括传统经典产业,如茶叶、石刻、丝绸、瓷器、文房等,也包括新兴产业,如环保、健康、时尚、信息、金融、高端装备等;文化体系被誉为特色小镇的“灵魂”,是特色小镇获得精神认同和回归的支撑,包含着历史、社区、邻里、宗教、建筑、名人等多元文化元素;旅游产业则是一种泛指,包括了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多元产业融合业态[31]。事实上,依产业属性分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数量在50%以上,而分别以第一、二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数量占比相当,表明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形态是特色小镇的主创产业。因此,在特色小镇定位中,旅游出现的频率最高,以旅游+产业类型的产业融合业态最为多样,而在特色小镇类型中旅游发展型的数量也最多。

在密集的政策支持下,各地特色小镇虽然快速推进,但也呈现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①主题定位不明。特色不特、发展主线不清、定位盲目化、市场同质化,导致特色小镇发展支撑差、后劲不足。②整体规划滞后。整体规划方案粗糙,规划元素生搬硬套,甚至策划一些不切实际的概念或地产项目进行炒作,对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布局缺乏统筹谋划。③资源整合不畅。特色产业缺乏上下游的各种配套,对产业的特色性、可持续性、排他性、产业链完整性估计不足,难以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促进产镇融合发展。④运营模式落后。对小镇运营与小镇规划的关系理解不清,缺乏系统运营的思维去统筹资源、团队、配套、旅游、商业、酒店等各类发展要素,以至发展定位、规划设计、产业业态之间相互掣肘,难以有效盈利。

4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分析

4.1 特色小镇运营、开发、盈利模式梳理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开发主题决定建设模式[32]。如美国纳帕谷是经典的农业特色小镇,基于酒庄、小镇和葡萄,小镇建成为一个以葡萄酒文化、庄园文化而负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并包含品酒、餐饮、SPA、婚礼、会议、购物和各种娱乐设施的综合性度假区;瑞士达沃斯是经典的文旅小镇,依托阿尔卑斯山洁净清爽的空气、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当地康养业和酒店业发达,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会议也在此召开;成都菁蓉镇是经典的创业小镇,依托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小镇加速聚集创新创业要素,使其从一个昔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活配套区成功转型为汇聚软件设计、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工程)服务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园。由此可见,就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而言,不同的开发主题决定了不同的运营方式,不同的运营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又决定了项目的盈利模式[33]。因此,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可从运营、开发、盈利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

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特色小镇的运营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创建的结果[34,35]。一般而言,政府提供引导,负责产业培育、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等;企业担当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主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行资源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公众或非政府公益性组织则参与其中,提供实时监督。但由于参与主体的差异,特色小镇在运营中又呈现出4种较典型的模式: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即通过政府掌控的绝对优势资源集中有效地定点定向投入,带动社会参与建设特色小镇。目前这种运营模式见效最快,如浙江梦想小镇、扬中新坝智慧小镇。②企业主导、政府服务模式。即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具体建设则通过引进企业加以实施[31]。这是目前倡导的运营模式,如富阳药谷小镇、镇江香醋小镇。③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模式。即政企通过协议达成共识,联合联动建设特色小镇。这是目前最实际的运营模式,如云栖小镇、富春硅谷小镇。④政府与高校共建模式。即政府依托高校科研、人才、文化方面的优势资源,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建特色小镇,这是目前最独特的运营模式,如浙江紫金众创小镇、西湖艺创小镇。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不同的小镇主题存在不同的开发模式。综合对文献的梳理和特色小镇建设经典案例的分析,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可归结为:①主题乐园模式。该模式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国内以华侨城、万达主题乐园为典范,均以“乐园”为卖点,吸引旅游人群,从而带动土地增值,最后售卖地产[33]。②产业驱动模式。即产业小镇模式,产业可以是引进来的新兴产业,也可以是挖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衍生出的产业,关键在于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相匹配。③文旅融合模式。关键是处理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塑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产业类型,并使之相互依存、相互提升,如度假和养老组合、观光和游乐组合等。④农业驱动模式。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热潮下,其核心是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参与农耕时代的礼仪和生活,因此居住、教育等功能不可或缺。⑤度假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环境为核心,充分参考度假人的需求,配套居住功能,建设度假旅游小镇。⑥养老旅居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需满足优美的自然环境、洁净清新的水和空气、便捷顺畅的交通及其配套齐全的养老设施等各项条件,如乌镇雅园。⑦古镇改造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对历史陈迹的翻新,但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保持古镇建筑风貌的原味,彰显小镇的历史沧桑,如西塘古镇。

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盈利渠道主要来自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产开发、产业项目开发、产业链整合、城镇建设开发第方面[36],但特色小镇开发阶段的盈利模式与运营阶段不同。其中,开发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主要来自土地一级开发、公共服务设施开发与运营产生的工程收益和土地增值收益、住宅房产开发的房产销售收益,以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产生的产业地产销售收益和产业地产租赁收益;运营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主要来自门票收益、综合收益(餐饮、住宿、租金、演艺等)、产业收益(产业服务运营收益、产业发展服务收益)、地产收益(度假、养老主题的公寓、别墅及旅游商业等)、资本运作收益。不论处于哪一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均是几种盈利模式的组合,而非单一的盈利模式。

4.2 特色小镇建设省际模式比较

目前国内特色小镇在探索实践中做得较好的有浙江、贵州、广东、四川等省市,并在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特色挖掘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镇建设模式。比较来看,在产业发展方面,浙江模式注重新兴产业与历史经典产业的融合,专注将一个产业做特、做精、做强,着力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贵州模式重点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发展风情旅游小镇;广东模式依托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便利,大力发展专业镇;四川模式利用多元的特色资源禀赋优势,采取“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着力培育工业型小镇、商贸型小镇和旅游型小镇。

体制创新方面,浙江模式采取创建制,以三年为考核期,经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和验收通过后再命名,将相关扶持政策由事先直接给予变为有条件的事后结算;贵州模式按照“大项目、大规划、大投入”的思路,通过统一招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集中建设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良好,主题鲜明、设施配套、交通便利、适宜休闲度假的风情旅游小镇[37];广东模式充分发挥“三来一补”(即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茶叶或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石雕等历史经典产业)优势,顺应大都市连绵区发展趋势,依托大量的制造业发展经济实力强劲的专业特色乡镇;四川模式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引导特色小镇成立平台公司,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创新土地供给机制,优先在试点镇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同时大力推进管理权下放,提高试点镇公共服务能力。

特色挖掘方面,浙江模式在集聚高端要素、构建人才高地和资本洼地、推动资本与智力联动发展的同时,利用经典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并要求一般特色小镇按3A景区目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贵州模式坚持生态与人文并驾、扶贫与特色共抓,挖掘多民族文化资源,加强镇域文化空间组织,打造以“慢生活”为理念的生态休闲旅游小镇;广东模式利用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专业化的特色小镇建成为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建设美丽乡村相衔接,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群落;四川模式通过特色资源禀赋的分类挖掘,大力发展以特色工业和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型小镇,以商贸资源或会展资源为核心的商贸型小镇,以塑造文化风貌特色,完善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为核心的旅游型小镇。

5 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概括

科学的产业定位是特色小镇创建和发展的引擎。产业是特色小镇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38]。通过特色小镇内涵、特征与建设模式的分析,为培育产业而进行的特色小镇定位,必须首先建立在其自身资源禀赋之上,这种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单纯依靠自身资源禀赋而确定的特色产业还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尤其当产业培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唯有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产业培育壮大,使产镇之间产生更高层次的有机融合,特色小镇才不至于“死得难看”[39]。因此,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综合的,既要立足内在资源,又要面向外在需求;既要考虑眼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产业与经济,又要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只有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将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形成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特色小镇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创意的规划引领是特色小镇内涵和特色彰显的保障。特色小镇规划的核心就是在认识、尊重和利用环境的基础上,融入具体的建筑形象和功能,实现环境、建筑、产业与人的有机融合。同时,结合项目落地、运营、投融资、营销概念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方案,并将相关成熟的IP、运营机构、管理团队、建造机构、投资机构等以专家、投资商、服务商身份导入,形成落地性极强的方案[40]。重点是基于产业定位,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及其禀赋优势,对功能模块、基础设施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各单体建筑的设计建设方案,包括外观设计、内部软硬件配置、建设主体、资金筹措等,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别具一格的整体风貌和格局。基于各地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探索,不难发现规划引领是彰显小镇特色的关键,而关键特质则在于“创意”。如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中,“曲径通幽、欲掩还现、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不是故作迷宫,不是故设幔帐,但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屋一巷,总有道不尽的韵味,总有说不明的情趣,总有看不完的精彩,总有想不透的空间”,附有这种意境的旅游小镇才是游客流连忘返的缘由[33]。

好的品牌是特色小镇发挥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关键。特色小镇建设要对文旅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形成可进入广阔市场的产品和商品,并迅速树立品牌优势,既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繁荣,也不能盲目蹭热点。产品和服务是小镇品牌的两大基础,适合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是成就品牌的关键。就产品品牌而言,要明确产品、客群、优势,如何迎合市场,与其他产品的内在关联,以及产品和人的情感相关联。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注入文化传承,如将西南、中南地区过年的香肠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就具有了童年、回忆、家乡、团圆、乡愁等文化因子。但再好的产品,没有好的服务也成不了品牌。建立高层次、精细化的服务体系,是打造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可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方面入手确定。硬件方面是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如符合相关标准的自来水供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道路交通停车设施,以及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软件方面是建立高标准的服务规范和制度,如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小镇及周边区域提供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优质服务。不同的小镇定位,其服务标准和内容也不一样。如产业小镇的服务重点在技术、物流、人才、原料、生产环境等方面,而文旅小镇则主要是生活和体验方面。因此,只有建设合理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配置科学的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立均等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才能完善特色小镇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和发展动力。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立身发展的根基。当前雾霾、城市内涝、水体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严重困扰着我国的大中城市。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绿色生态是其应有之义,也是今后缓解与克服大城市病的重要策略。特色小镇不是建高楼大厦,而是尊重本地自然环境与生态要素,以良好的生态自然为发展基底,秉承“天人合一、绿色发展”的理念,创造一种既不同于城市空间,又不同于乡村空间的尺度适宜、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城镇生活空间[25]。纵观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典案例,共同之处皆是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超级优美的自然环境。以走在特色小镇建设前列的浙江省为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指出,所有特色小镇须建成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建设须达到5A级景区标准。可见,对特色小镇而言,生态环境是“红线、底线”,更是“生命线”。因此,实现特色产业和环境保护双赢,就要对小镇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39]。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采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社区、智慧共享等新技术、新理念[41],慎挖山、不填湖、少砍树,保护和利用山水田园格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河湖水系、自然生态、地质灾害防御、重大设施廊道控制、空间布局演进特征等因素,确定小镇空间结构和形态[42]。此外,还应针对特色小镇提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置情况、绿化覆盖率、特色风貌保护等指标要求,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区分休闲旅游型、现代制造业型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生态建设需求。

6 结论

从概念上看,特色小镇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向全国推广蔓延的过程中已超越了行政区划概念上的建制镇,成为由特色产业、块状经济驱动而形成的创新创业平台和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空间,具有显著的包容性,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形态上是“小”而“特”的有机结合,并具有城镇化功能、经济引擎效应和生态宜居的综合特征。

从发展现状来看,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由单一趋于多样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镇类型。政府和学界主要从功能类型、产业类型、区位特点三个维度分类识别特色小镇的属性,并加以指导。但在密集的政策支持下,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虽然在快速推进,但发展构架却离不开特色产业、文化体系和旅游产业三个方面的支撑。同时,在区域和省际间的分布仍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并呈现出主题定位不明、整体规划滞后、资源整合不畅、运营模式落后的共性问题。

从建设模式来看,特色小镇的开发主题决定其建设模式。从运营、开发、盈利三个方面梳理归纳发现,特色小镇的运营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创建的结果,但参与主体的差异决定运营模式的不同,而基于不同的开发主题也存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特色小镇不同的建设阶段,虽然盈利渠道有所不同,但均是几种盈利模式的组合。省际间特色小镇差异化的比较证明,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能在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特色挖掘等方面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小镇建设模式。

概括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探索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之路,必须遵循科学的产业定位,寻求有创意的规划引领,确立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特色品牌,保护和塑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旅游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旅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