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法与生态参与意识
2019-05-23鲁玉夏洁颖刘洋
鲁玉 夏洁颖 刘洋
摘要:本文描述了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通过介绍新媒体艺术的案例,说明其表现手法中逐渐明朗的生态参与意识以及人与自然的主题日益成为艺术的主要表达内容。由此启发得出新媒体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对大自然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及艺术家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法;生态参与;发展方向;反思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17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翻新。从普通的纸笔作画,到相机运用下的摄影摄像等,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新媒体艺术成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同时涉及艺术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新型艺术形式。其主题也逐渐由对个体的关注转移到了对自然生态以及人与世界大环境关系的内省和反思,更多地体现了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人类未来生存发展的忧虑和自然环境的人文关怀。
1 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并不等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除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基础,并借助“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表现手段和基本语言,新媒体艺术是一种过程艺术,它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传达。
1.1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数码艺术,即以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 Graph)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许多业内人士也亲切地称其为CG技术。
新媒体艺术原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20世纪60到90年代的新媒体艺术主体是指以摄影摄像技术为新的媒介传播方式的录像艺术,比如实验影像、观念摄影和影像装置等艺术形式。新世纪的到来,也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必备工具。而新媒体艺术也借着这股高科技之风进入人们的视野,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表现形式,涉及各种学科多方面的不同领域。
1.2新媒体艺术特点
新媒体艺术从形式上来说,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特征,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全新艺术形式和理念。
1.2.1实验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曾经主宰全世界的主流艺术形式已经成了过去式,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对主流艺术的颠覆和反叛,同时也在侵蚀着传统的艺术空间,它在未来的消解不过是时间的问题。长期以来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分支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并不被主流艺术界所重视。故此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想要生存下来的新媒体艺术,面对着极大的实验性和挑战性局面。
新媒体艺术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科技如何融入艺术,如何展现艺术的美。这些都决定了新媒体艺术是不确定的,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融入的科技成本以及艺术的表现内容。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实验性,其作品的收藏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正在于此。
1.2.2先锋性
新媒体艺术作为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无疑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必然是最先进的代表。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先锋性。
新媒体艺术的探索方向横跨了各种媒体和学科,在多维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商科领域对于交互新媒体艺术的接受程度逐渐从水土不服过渡到求之若渴。不管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科研发展,都会对新媒体艺术的前进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虽然新媒体艺术在我国还正是起步阶段,但它的先锋性和未来感,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必将取代主流艺术,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1.3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法
1.3.1实验摄影
实验摄影的实验特征是摄影的概念被边缘化为摄影外部的社会学问题。实验的区域不仅是在照片之内或者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更多的是在拍照片的之前和之后,在照片与照片之间展开。
摄影之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置景,所谓置景就是摆拍的一种,强调的是对非人的对象的加工;有时候拍摄之前的工作重点不是放在被拍摄对象之上而是在于拍摄行为本身,这就使得拍摄过程成了行为艺术,照片则成了其副产品。
数码影像使照片的实体化告别了传统的冲洗手法,通过先拍照,后处理的方式,把照片实现装置化。
1.3.2录像艺术
录像其实就是多个静态画面的拼贴所形成的动态效果。Adobe公司出品的AE、PR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可以实现录像艺术在数字化方式下的更多可能性,眼花缭乱的特效效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电影动画的画面和造型,即使是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也开发出各种傻瓜式视频处理app,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修饰录像形式,实现从现实到奇幻的无缝连接。
1.3.3多媒体和网络艺术
当今社会所指的多媒体艺术结合了视频、音频、文字的超文本不但可以链接到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增强了互动性。今天的多媒体艺术与多媒体的概念所能达到的境界相比,不过是个粗胚而已。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多媒体艺术已经成为茁壮成长的艺术品种,在这个过程中,它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于一体,具有极其丰富的特性。
网络艺术并不是指今天出现在网络上远远落后于网络本身的艺术品。网络艺术作为一种交互性的多媒体艺术,链接着趣味的万花筒。目前西方的一些网络艺术作品大多还是由电脑软件公司提供赞助的,但这种赞助性的投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网络艺术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技术支持以及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参与与努力。
2 新媒体艺术与生态
新媒體艺术虽然依附着高科技的发展,其表现手段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这类前卫时尚的元素息息相关,但并不意味着新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也跟随者科技进步的脚步,高歌先进技术的无所不能。如今的新媒体艺术家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回看人类的发展历程,沉下心来思考有关生命的议题——自然的中心是什么?如何认识周边的生态环境?人工生命与其他物种有何关系?生命是否可以延展?
2.1新媒体艺术中的生态参与意识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思想”。也就是说,新媒体艺术表述思想的方式并不是借用某种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呈现——它不是去表现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内容。
随着生物的进化,人类逐渐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人类自大地以为自己与大自然生态系统是共生共灭的关系,其实却一如既往地维持着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大自然没有了人类,依然可以存在,甚至能够更好地发展;反之,没有了大自然的人类必将走上灭亡之路。可以说,人类是完全依附于大自然的。近年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和索取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同时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也通过艺术品和设计作品试图唤醒人类深藏在心底的良知,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兴艺术形式,正好迎上生态参与的人文主义思潮,于是二者便碰撞出创作的火花,为观众奉献了许多包含人文关怀的高科技背景下的深刻艺术作品。
2.2艺术家与自然生态
中国美术馆曾经在2011年推出过一个国际化的大型新媒体艺术展,这次的展览以“延展生命”为主题,其中有一件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名字叫作《永不回头的骑士》(如图1)。该作品由盛满沙砾的矿泉水瓶和一组转动的轮子组成复杂的网络,灯光随着轮子的转动出现而后又消失。
在这件作品中共有12个轮子,分别对应着表盘上的12个小时以及一年中的12个月,原本应该装水的矿泉水瓶里装载的沙子表达着生命的绝望,伴随着“沙沙”的响动,轮子漫无目的地转动,光束趁机透射,仿佛宇宙星辰的辽阔在静静地悲鸣。创作者戴安·兰德里想要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人类面对大自然时可悲的短视态度与永恒的宇宙时间之间的尖锐对立。
《永不回头的骑士》从“生命”和“生态”两个方面试图揭示生命循环往复,其能量以不同媒介的形式相互转换,生生不息。但正因为生命永存,无处不在,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反而显得渺小且廉价。从而提醒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以及多种方式的可能性。
2.3新媒体艺术发展方向
新和变总是能够成为吸引关注的点,新媒体艺术正是在具备了这样的内核和外在表现形式的前提下,从小众艺术,到大众艺术,再到成为现在高速发展的新兴艺术门类。中国美术馆馆长费迪安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时代转折中发展最为明显、也是发展趋势最有力的艺术领域。”正是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媒介种类的大规模拓展,也成了多元化艺术生态繁荣生长的温床。
虽然新媒体艺术在形式上与传统艺术相去甚远,但在普遍关注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这一方面,与其他当代艺术门类的终极目标是一般无二的。因此,“生态主义”“大众文化”“女性主义”“身体政治”“公共性”“传媒文化”等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热门话题,成为新媒体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
变化的永远是形式上的创新,而直击心灵深处、亘古不变的一直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尊重。新媒体艺术作为艺术媒介延伸的自然结果,有着水到渠成的行进模式和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指引方向。
3 结语
新媒体艺术作为凭借高新技术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技术有着高度的敏感,并表现出了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在主题的表现方面,新媒体艺术家不再只關注人类自身的自怨自艾,而是放眼宇宙大环境的兴衰荣辱,因为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依附于自然在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参考文献:
[1] 许鹏.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
[2] 鲁晓波.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25).
[3] 谭旭红.论新媒体艺术的“不确定性”特征[J].装饰,2010(11).
[4] 孟卫东.新媒体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
[5]“延展生命: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开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1(8).
[6] 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4).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