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方法思考

2019-05-23孟利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防护安全大数据

孟利东

摘要: 该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网络的开放性和黑客技术攻击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用户自身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对策。希望通过该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14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全球信息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信息化内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深入渗透,大数据的背景环境使人们的世界观得到了改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尤其是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和有效整合的数据,既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同时也更好、更快地统计获取了信息。由于大数据已经将固有的处理模式打破了,可以有效运用在现有的能力范围之中,进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各个领域都要重视积极应用大数据,立足于大数据的内容把安全防范措施总结出来,就计算机信息把网络信息防护体系建立起来,以实践为基础,立足于各种防护措施,有效拓展和利用信息,从而确保计算机的安全性。

1 大数据应用和网络信息安全

1.1 大数据应用

现阶段,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项信息技术,大数据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数据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到2020年,全球领域内的大数据总和将会突破35ZB。在信息网络技术中,大数据逐渐成为主流,各大电子信息产业都对大数据产生了兴趣,争相对其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也看到了大数据的影响力,把它提到了制定国家战略的日程中来。

1.2 大数据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我们可以从大数据中将高效、便捷、准确的应用服务获得,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中明确指出:网络安全即记住必要手段,对网络破坏、干扰、侵入、攻击和非法使用、以外事故等进行防范,确保网络运行状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使网络数据库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的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网络安全实际上是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大数据下,由于计算机本身的原因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诸多特点,如多样性、隐蔽性、匿名性、广泛性,导致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增多,其中在人为威胁中网络病毒攻击和黑客攻击等是极具代表性的安全威胁。此外,信息安全还必须将事故、自然的威胁考虑到。在这些威胁下我们要把专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体系建立起来,对安全防护策略予以不断完善,应有效预防和解决各个方面的安全威胁。

2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 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

在對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程序进行编制的时候,因为程序设计存在的不足,IT人员时常会做出一些失误的行为,进而致使网络平台系统发生漏洞,实际上要想避免这些漏洞是很困难的,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能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实际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漏洞并不是导致计算机网络终端客户受损的直接因素,一些由于自身利益借助这些漏洞对计算机展开攻击,严重威胁了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安全,从而致使计算机网络中断客户使用满意度的降低。

2.2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这些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被激活,具有传染性、寄生性和破坏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主要以程序为基础进行,借助复制和传输数据包等方式展开传播。在计算机网络终端客户使用的时候,计算机病毒主要利用CD、移动U盘、硬盘和网络等渠道展开传播。

2.3 网络的开放性和黑客技术攻击

计算机网络是使用大数据的重要基础。而网络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就是其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所以就加大防范安全的难度。现阶段,TCP/IP等协议是企业网络运用较为普遍的方式,这个协议自身的安全性并不高,运行协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功能和服务功能不能使要求得到满足。尽管黑客攻击在企业内网中十分少见,然而在新形势下,仍有借助视频专网或企业网等窃取企业内部机密或恶意攻击的隐患存在。就大数据的服务器等较为集中的存储了数据,海量的数据信息,让网络攻击变得更加容易,恶意篡改数据后发现的难度较大,并可能损失重要数据,或网络瘫痪、阻隔,造成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构价值丧失,从而对我们正常的工作任务造成影响。

2.4 计算机网络信息用户自身影响因素

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可以有效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使计算机系统而功能的顺利实现。但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用户水平良莠不齐,因为专业和素养的区别等,每个人的操作习惯都不一样,而操作用户操作不熟练、缺乏规范性是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部分计算机网络信息用户的安全防护意识十分薄弱,在进行操作的时候由于粗心大意很容易泄露用户安全口令或其他安全信息,各种缺乏规范性的操作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3.1 装设防火墙与杀毒软件

防火墙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外部用户非法进入的问题,避免计算机系统被不合法手段进行入侵。对开发信息系统环境来说,以分布式系统网络环境为主,通过科学设定TCP/IP 的网络协议,确保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的开发中,可以实现对数据的传递与共享。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能体现出烦琐性与多元性特点,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就要发挥出防火墙技术的作用,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更加充分的应用计算机,促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始终维持在安全状态。

3.2 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防范力度

立足于大数据背景,智能化移动终端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可以给予企业帮助,使其有效节约办公设备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管理难度加大,重视保护安全,才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充分了解 到,如此才可以有效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在计算机管理方面要加大账号和密码的保护力度,注重将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只有保证不泄露密码,才可以安全使用计算机。立足于大数据背景,企业要重视充分掌握相关系统内容,重视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并有效分析和应用数据,这样才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规范管理,有效管理信息数据。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只有对相关流程予以完善和进行规范化管理,才可以有效运用数据[2]。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云端第三方信息,重视把相关协议落到实处,立足于安全角度避免泄露信息,才可以确保信息运用的良好性。企业在管理上要以大数据的背景内容为基础,组织相关结构内容并展开 系统化建设,这样才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系统信息,将成本降低并促进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

3.3 应用入侵检测技术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发挥出强大的维护能力,在网络通信技术、规则方法与统计技术等支持下,可以检测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否受到非法分子的入侵,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护方法。由此可见,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分析技术上主要有签名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对签名分析法来说,能够对网络系统内存在的薄弱环境进行检测,让网络环境防护人利用干扰性质,让签名设定正常实现,在Ds系统内实现融合。对统计分析法来说,根据统计学原理,根据系统运行状况,甄别某种行为方式,从而找出其中的偏差并及时修正,达到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的目的。

3.4 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立足于大数据背景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计算机用户和相关计算机网络运行人员应促进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把当前存在的诸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充分认识到。如在对网页进行浏览的时候,应做到不浏览恶意网站,以免网络病毒侵袭计算机系统[3]。诸多网络病毒都是通过计算机漏洞攻击计算机系统,进而篡改和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用户将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意义极为重大。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人员还应积极宣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促进用户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手段的提高,使计算机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4 结语

大数据信息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传输,和完善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相结合。不断促进互联网终端客户和网络管理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合理借助风险防范策略,对资源权限进行合理配置,使黑客攻击得到显著降低,切实把计算机网络重点客户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东芳,鞠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聯科技, 2015(24):40-41.

[2] 邹阳.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12(18):19-20.

[3] 翁平,柳登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数字化用户, 2017,23(32).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防护安全大数据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