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2019-05-23周敏李嘉祺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网络工程

周敏 李嘉祺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提出新的要求,也使得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大幅度提升。为此,各大院校纷纷顺势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本文主要以网络工程专业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为例,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 课程架构和教改创新为手段, 从课程体系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考核创新等方面探讨信息化时代下独立学院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思路与体系。

关键词:网络工程;路由与交换技术;双师型教学;考核制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088-03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Independent School Network Engineering in Information Age—A Case Study of 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ZHOU Min, LI Jia-qi

(Bowen College of Managemen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Guilin 541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gradually entering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also greatly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talents. To this e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opened up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course of routing and exchange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are used as the means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age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structur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innovation. The innovative ideas and systems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dual-teacher teaching; assessment system

1 引言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在市场需求刺激下网络工程专业应运而生,重在培养具有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独立实践技能、应用能力的高级研究应用型与工程型专业人才,其特点为重应用以及实践化、工程化。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将公办与民办院校优势相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方面,具有机制灵活、社会力量支持的优势,但是在生源素质上和传统的本科相比之下存在着差距,因此,在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院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更加地重视实验教学,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当前独立学院中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训练上。[1]然而当下,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上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毕业后无法立即胜任工作,需要企业进行岗前培训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教师教学中所教会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初级技能,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很久都学不会的技能,在企业往往会很快地掌握。[1]

2)信息化时代下,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使得网络工程专业的内容更新速度加快,教学所需的设备也应实时更新,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很多项目的进行需要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让学生自行搭建硬件与软件环境,进行模拟实验与实际操作。然而,独立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实验设备的采购与更新较慢。

所以,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仍需要进行探索与创新才能真正地增加独立学院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该文就以网络工程专业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以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研究。

3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培养目标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面向职业岗位的实战应用类课程。它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掌握局域网三层设计、设备选型、交换机与路由的基本配置、VLAN技术、路由协议、CIDR和VLSM应用、生成树协议(STP)、路由及数据包转发、STP、ACL、NAT技术等内容。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網络规划与系统集成岗位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在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岗位所必需的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网络通信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络互联通信中路由与交换的技术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理论,还要强调学生对路由与交换方面技术的应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网络工程师所具有的专业素养,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运用路由与交换技术去完成交换式网络的配置管理以及分层设计,能运用VLAN、STP等相关知识以及路由协议等操作完成局域网下网络互连规划、设计与配置等网络综合技能,适应相关行业岗位群的需求。

4 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现

4.1 3:1式教学

基于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课程大纲时应秉承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路由与交换技术的技术应用与实践等方面能力上的培养。据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采用3:1的比例来安排教学,课堂的3/4时间用来安排实训项目以及项目的讲解,从讲解中体会并收获知识。用小部分的时间的教授书本上的知识点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如表1)。表1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按照3:1的比例分配,实践学时总学时为48,理论学时的总课时为16,大致的比例为3:1,充分地将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中。

4.2 双师型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安排教师参与国内外培训。国内培训为期4周,采取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国外培训为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企业顶岗培训为期8周,通过参与例如一些通信技术企业的定岗实习去重点熟悉相关行业先进技术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以此获得实践经验,培养一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实践经验丰富且成就高的老师采用传、帮、带的形式使初出茅庐的教师快速地提升水平,以求在课堂上能够采用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创新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内,以书本上的案例以及实践实习培训中获得的案例引导学生获取重要知识;在课外,以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创新实践教学。

另外, “双师型”教师还应积极考取证件,例如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等证书,了解专业市场行情,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4.3 评价考核制度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校的考核方法由平时成绩、期末测试试卷、实验成绩所构成,主要看中期末的总测试,认为该测试结果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存在以考试为目的的现象。因此,实践教学的实现需要调整各项考核内容所占的比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如图1所示,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主要看重实践任务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践任务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为10%,职业素养成绩10%,四者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对课程理解和技术运用的掌握情况、工作原理的熟悉度以及学生对路由配置交换网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配置能力。在此考核制度实施下,学生更加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

1) 对于平时成绩以课堂出勤率、学生课上积极程度、分组讨论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基准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基本分为10分,在课堂上针对案例、问题组织的分组讨论中,主动参与积极与同学交流,勇于阐述观点可以酌情加分。另外,教师布置的平时作业完成质量高可酌情加分;

2) 对于实践任务考核方面主要采用现场操作、答辩、撰写设计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内容涵盖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思路、演示实施过程、分析结果等。指导教师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创新性思维以及结合设计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 对于期末考试成绩,除了设置卷面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也要设置实操题目。实操题目由老师布置,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难度依次递增,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选择高等级完成后得到的分值也高,低等级对应的分值也较低,这样就对学生提出了挑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挑战自我;

4) 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团队方式,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产品,此时学生的责任感、工作自主性、成就感也会随之产生,并且培养诚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同时,可进行项目评选,将学生开发的项目推广到实际应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就感,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5 结语

我国独立学院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人才的需要,也提升了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对计算机、通信人才的需求提升,应用型人才炙手可热。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合理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培养方案和保障措施,实践教学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覃仲宇.翻转课堂在高校实践操作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

[2] 陈欣,刘银梅 探析“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7(8).

[3] 高永梅,沈海娟.计算机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路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10).

[4] 邱云芳.《交换路由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电脑,2016(9).

[5] 姜仲,杨英鹏,娄军.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

[6] 李建新.解读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J].教育与职业,2012(6).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网络工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现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