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2019-05-23李汉希
李汉希
随着我国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善环境污染现状,而植树造林是很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林业工程抗旱造林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合理的选择树种
首先需要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勘测,包括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以及水资源等等,然后根据每一个地区因素选择符合相应特点的树种,从而确定树种的选择。例如,在一些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一些生存能力较强的树种,对水的需求比较少,耐高温等等。由此可见,树种的选择是一项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合理的选择树种可以有效的提高抗旱造林的效率,在后期的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2整地
为有效改善造林成活情况,需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对林区土地进行适时提前整地,充分发挥整地的效果。例如:通过整地可实现积蓄水分,墒情保持,控制并增加土壤含水率;以整地方式加速土壤熟化,提升土地种植质量,保持并增加土壤肥力。利用充足光照,促进植被发生光合作用,及时消灭土壤病虫害。常见的造林整地最佳时机为种植前半年,也可在种植前一年雨季进行整地。通常在干旱地区有特殊的地质条件、气候状况,因此整地时需要注意蓄水保土、坚持以少破坏原地质风貌为基本原则,以鱼鳞坑为主要树坑类型进行整地,以实际种植情况确定坑的规模。利用适宜的规格提升保墒效果,增强土壤对水资源的蓄积能力。
3幼树抚育管理
需要将造林技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造林抗旱性。同时,提升林木品种的成活率、发育速度。为有效提升林木的成活率,需要对幼苗进行统一管理,在栽植初期需要对其进行修枝处理,促进缓苗期幼苗迅速生根发芽、提升生长速度与质量。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林木的具体生长环境、实际发育情况等确定科学的抚育管理计划与措施,不断优化林木的成长环境。主要措施包括:幼林管理、除草松土等,通常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在三年内进行2—3次除草,造林第二年,及时调查苗木成活率并适时补植。在起苗后受裸根幼苗根系生长自然条件的限制,极易发生枯死现象,为了缓解根系发育过细的问题,需要优选苗木,选择根系发达的壮苗,保证种植过程中可充分吸收土壤营养物质,有效吸收水分,进而保证苗木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栽植苗木过程中,要坚持随起苗随栽植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苗木根系水分蒸发的可能性。
4采用容器苗造林
为保证贫瘠土地、沟坡、梁峁等低质土壤中的樹苗成活率,降低种植经济损失,控制苗木生长质量,需要及时采用容器苗技术。在干旱地区常见的容器苗技术品种为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通过容器苗技术改善抗旱造林情况,实施技术改革,提高树苗成活率。栽植树苗时为保障不破坏土地,需要在除去容器底过程中确保其他位置不动,保障根系的完整性,大大提升苗木成活率。控制树苗入穴深度,保墒压土,用细土覆盖坑口。通常情况下,容器苗种植裸根苗成活率远高于普通树木成活率,有实践数据证明采用容器技术种植成活率明显提升,利用容器可保证根系的完整性,有效缩减种植时的缓苗耗时,促进苗木更早进入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其生长。
5采用覆膜造林技术
应用覆膜技术处理后的土地,土壤湿度有所改善,可控制根系蒸发率,并有助于提升苗木生长发育的温度。利用覆膜技术,将苗木控制在相对高温、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利用此方式大大提高林木种植成活率,保障林木种植质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由外向内预留一道缝隙,将树苗种植在已处理完备的浅锅底型树坑中,控制穴洞边缘始终不高于地面,保障覆土厚度为6cm左右,保障土壤无透气,确定土壤空隙。控制栽植浇水率,提高其成活率。
6贮存水资源
常见的水资源供给方式有两种:一是对水资源应用保水剂,利用新型高分子树脂材料,在保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吸收,当水资源呈现饱和时,可在土地中利用水资源,保障短时间内苗木水分充足,满足其生长所必需的水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方式为应用覆膜技术,通过对苗木覆膜,有效控制并减少水分蒸发率,保障土地水分减少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资源,控制幼苗时期的蓄水量,为苗木生长提供水分保障。
7造林密度与林分结构
为充分建立林木可抗旱的空间,促使抗旱林形成良好的生长结构,需要根据林木具体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种植密度,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吸收空间。例如:干旱地区需要根据土壤缺水情况适宜选择稀植方式。同时也可根据土壤含水量适当采用混交林进行种植,常见的混交林类为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同时要结合种植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苗木株距、调节行距,促进并增加林木吸收土壤营养物质,保证林木光照充足。
8加强对造林模式及技术的创新
不断的进行创新能够提高造林的抗旱效率,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在研究造林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植被种植的根本目的上进行研究,例如在沙城暴较多的地区,如何去造林才能有效的防止沙尘暴带来的危害,通过不断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实现造林模式的创新。此外,加强造林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刻不容缓,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造林的效率,并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对造林目的的实现更有帮助。由此可见,为了保证抗旱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造林模式以及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势在必行。
总之,林业工程建设利国利民,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有效分析林业抗旱技术是必要的,相关研究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引入更加完善的技术措施,确保林业工程建设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123006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