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竹的栽培方法及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2019-05-23王展
王展
观赏竹是一种具备强大文化内涵的重要植物,长期被广泛运用到园林之中。不管是栽种还是观赏,均能创设出出色的景观。观赏竹之所以能够展示出极大的观赏价值,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其被大量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而且还具备了独特的人文情怀。本文概述了观赏竹的突出价值,列举了观赏竹的基本类别,论述了观赏竹的主要栽培方法,并探讨了观赏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观赏竹是一种极强观赏性的园林用植物,具备了姿态优美、枝叶曼妙之特色,其用途非常广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钟爱。我国是竹子大国,竹品种非常多,且不同类别的竹子具备了差异化的特征。虽然我国对材用竹与笋用竹等类型竹子的栽培研究相当深厚,但是对于观赏竹所进行的研究就比较少了。因此,很有必要全面研究观赏竹的栽培过程,从而为其更好地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观赏竹的突出價值
一是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赏竹能体现出一种其他植物难得一见的绝佳风骨,具备了特定的文化价值属性。当前现代人对观赏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备了非常高的认同感。通常情况下,观赏竹自有一种意气风发、卓尔不群的独有气质,具备了非常强的生活味道。这主要来源于竹子能够燃烧但是却不会遭受破坏之实情,所以它往往象征着崇高的精神品质,能够彰显国人的铮铮骨气。
二是重要的美学价值。观赏竹自身就有十分优雅的姿态、均衡的生长结构。由于季节的变迁,观赏竹也会出现不断的变化。那优美的外形、笔直的线条以及清新的气息,让人见而忘俗,领略到生命的变化之美。
三是巨大的生态价值。观赏竹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所具有的无性繁殖特性,能够不断繁殖于生长,栽培成效相当理想。同时,观赏竹在调节气候与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够提供非常多的氧气,而且还能吸收各类有害的气体与控制噪音。
二、观赏竹的基本类别
一是散生竹。由于其竹秆在地面呈现出散生状而得到此名,生长能力非常强,而且耐寒与耐荫,适应性非常广,属于是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都非常高的竹种。其起苗需要挑选竹龄为一至两年的竹子,并将其作为母竹。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竹子在发笋与发新鞭能力上是最为强劲的,而母竹至选择也需要挑选那些生长力比较强、没有病虫害的。在物流运送过程中,要保留大约3米长度或者留下四至五盘分枝,并且砍调竹上的枝叶,使用农膜加以包紧,切实防止出现水分的散失。
二是丛生竹。此类竹子的适应性相当强,生长比较密集,且没有病虫害,并有较强的抗旱性,易于种植和管理,生长比较快,经济效益也很好。其取苗要按照三至五根为一丛之标准加以挖取。对那些秆比较细的,则应依据五至十根为一丛至标准加以挖取。丛生竹在物流运送中应当多带些母土,并实施保湿运送。
三是混生竹。这类竹子性喜温,土壤也要求通气与耐寒,其株形相当美,属于优质观赏竹种类。其取苗需要依据观赏竹的疏密状况进行。比较密集的母竹起苗应当以三至五株作为一丛,那些比较分散的起苗则应当以单株起苗,在物流运送中一样要做到保湿运送。
三、观赏竹的主要栽培方法
(一)栽植方法
一是栽植期。依据观赏竹之特点,栽植期通常是在发笋之前。散生竹通常为九至十一月,丛生竹则适合在四至五月栽植,混生竹要依据发笋期之差异,或在三至五月,或在九至十月移栽。一般来说。栽植中只需管理得当,避开严酷恶劣的极端天气,别的时间段通常都能顺利地栽植。
二是栽植的密度。其栽植密度之控制必须要确保观赏竹有正常的根系、竹鞭有合理的生长空间,与此同时还应当合理控制好栽植的时间。因为观赏竹比较适合于在发笋前加以栽植,所以在栽植中也应当依据园林景观之变化实现疏密结合之成效。因为竹种之差异,所以栽植的密度也会有所差异。丛生竹株行距通常控制于2至5米,混生竹株行距则控制在1.2至1.5米,地被或者篱用竹的栽植密度要小一些,其株行距通常控制在0.3至0.8米。
三是栽植的方法。在施足了基肥之后再填实20至30厘米表土,并且使用泥浆把观赏竹予以浸湿,再平稳地植入到穴里。同时,要确保观赏竹的入土深度和母竹入土的深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并且通过填土加以抚平,最后再予以浇足、浇透和定蔸水,最好是竹蔸下沉3至4厘米,再加以培土。大型散生竹与丛生竹进行围堰,从而便于在后期加以浇灌。为全面防止散生竹出现松动,可以把竹子使用树枝或者竹秆进行横向化固定,以实现稳定之成效。
(二)水肥管理方法
一是强化水分管理。通常情况下,新栽竹根系不好,一碰到干旱天气,就会出现叶片萎缩的情况,所以新栽竹一定要加强水分管理,除依需浇水以外,还应当在竹蔸之上盖树叶或者草垫,以实现比较好的水分管理成效。在竹笋生长的过程之中肯定会耗去很多水分,但散生竹在发笋期的雨水比较丰沛,因此要加强排水工作。我国夏季有许多地区会出现高温、干热等情况,易造成观赏竹缺少足够的水,所以一定要强化笋期水分之管理。为切实解决地被竹由于根系过浅而造成水分出现过多的散发,而且丛生竹与混生竹均在下半年出现发笋的情况,这一时期需要进行经常化的浇灌,所以应当安装浇灌系统以解决观赏竹易失水的难题。
二是强化追肥管理。通常情况下,新栽竹是在春季、夏季施肥的,在秋季、冬季则应当施饼肥之类的有机肥,浓度不应当太高,尿素溶液的浓度应当控制在0.2%至0.5%。一旦竹园逐步郁闭之后,不断提高施肥的数量,并且把肥料均匀地撒施于地面上,并且通过松土把肥料翻到土中。成竹园之施肥应当掌握好四个重要时期。首先是出之笋前的长笋肥时期。这一时期需耗费非常多的养份。其次是新竹长成之后出现长鞭肥,这一时期的鞭根逐步进入到生长的高峰期,应以化肥加有机肥的形式进行施肥。比如,每667平方米的施肥量是尿素50千克加上复合肥70千克。再次是笋芽分化形成催芽肥。因为非常多的新鞭和新根在生长,此时加以施肥非常有利于促推动进笋和芽的分化,但是在施肥过程中应当认真实施,不能损害到鞭根或者笋芽。最后是生长缓慢形成的孕笋肥。这类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每667平方米可以施用有机肥3000千克。
(三)中耕除草方法
观赏竹处于幼苗生长阶段,就应当快速地清除掉其中的杂草,从而减少附近杂草对于水肥之竞争,改进观赏竹的生产环境。观赏竹除草至少应当做到每年三次。第一次进行除草一般是在五月,这时的杂草比较幼嫩,适合于深翻除草,并予以平整土地。第二次进行除草通常是在七至八月,这时的杂草生长地相当旺盛,而且新竹的生长也已经基本宣告定形,在除草和松土过程中应当切实避免损伤到竹鞭。第三次除草则安排于九月下旬,这时的气温相对较高,在除草和松土之同时应当融入对水分的管理,从而实现竹兜的保水和保湿。
(四)修枝和间伐方法
生长年限较长的竹子不但不美观,而且还容易产生病虫害、异味,并且还有可能威害边上别的竹子生长,因此及时清除掉尚未成竹的老竹非常有必要。对竹子进行的清除要依据择优和留养之原则进行,通常竹龄在五至六年的观赏竹多呈现出多层叠冠状,这就需要通过留新竹和砍老竹的形式进行间伐,尤其是要除掉竹龄七年以上的老竹,并控制好竹林的密度,留下生长空间加以继续更新。
四、观赏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一是形成美妙的植物景观。现代园林之中的观赏竹景观可以说形式多变,通常可以分成群体种植、弧形种植以及盆栽、地覆盖种植等。各类观赏竹具有各自不同的形状以及颜色,依据所处环境产生不一样的景观成效。依据场地特色与设计特点,结合美学视角以及景观实际,运用建筑、水体、植物以及地形等诸多元素,选择相应的园林设计方式,创设更为丰富的观赏竹景观。园林景观之美化涵盖了统一、引导与组合等空间。观赏竹景观主要有高、远、近等三个距离,竹子可视作开阔面中视线之焦点,创设出高端化的视野。一旦其能够适应当地的地形,就会显示出竹子之高度。一旦竹子所处路径较为弯曲,那么视线就会变得越来越深,从种植线的前后左右分别加以变换,创造出观赏竹独有的景观美。
二是为园林建筑添彩。观赏竹装饰下的园林建筑风格讲求简洁,其外形显得修长而又灵活,符合观赏竹自身的景观特点。观赏竹装饰下的建筑理应强调竹子的自然之美,从而产生独有的自然清新景观特效。就建筑结构视角而言,还应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结构技术和建筑艺术之间的无缝融合。
三是表达新颖创意。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生态系统之中,公园绿地与小区绿地呈斑块状,而观赏竹元素则呈现出矩阵,能够通过点缀与美化环境来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能够创新性地表达出观赏竹所具有的象征性含义。通过将观赏竹的形态加以抽象化与卡通化,能够体现园林艺术之乐趣。当然,还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或者VR技术以展示竹文化之精髓。
四是创设别致的氛围。建设文化景观是营造观赏竹景观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抓手。如今,游客外出旅行,并不只是关心景观的效果,而是更加关注竹景观创设的美好氛围、悠远意境与文化品味。以上这些均为物质之外的精神层面上的乐趣。这就要求做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对城市景观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空间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在观赏竹文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住整体和场所、整体和景观间的比例关系,创设出更为和谐的空间层面关系。同事,一定要体现出这一情绪。主观情感和客观情境、对象之间的结合,能够产生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观赏竹景观就应当持续融合文化元素,让其产生更大价值,进而推动观赏竹景观品牌实现更大发展。
综上所述,观赏竹在我国现代园林中具有愈来愈广泛的用途,不但其自身形態十分美观,而且还能美化周边的环境的美观,因而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尤其是观赏竹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更是能够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当前,要营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高档次园林景观,就要以更高标准来精心培育园林植物,其中观赏竹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植物。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做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保持良好传统的基础上持续创新观赏竹栽种方法,推动我国现代园林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710065陕西省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