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实践探索
2019-05-23于长波
于长波
水稻是黑龙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因耗水量大,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和限制因素较大,干旱缺水的现象常常发生,制约水稻产量与质量。为此,应大力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栽培,通过水稻节水控灌技术达到水稻高产高收益的目的。
1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概述与优势分析
1.1水稻相比与其它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合适的温度与土壤通透性,还需要进行频繁地灌溉。对于黑龙江地区的水稻种植而言,水稻灌溉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主要是由于黑龙江地区降水量较少,水资源取缺乏。而水稻要是缺少了水分,轻则会降低水稻产量,重则会导致水稻死亡,因此,水稻灌溉工作尤为重要。针对黑龙江地区的特色气候情况,可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来进行水稻种植,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节约水资源。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节水原理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利用不同时期水稻对水分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灌溉处理,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第二种,通过改变水稻生长机理来提高水稻抗旱能力,以减少灌溉量;第三种,通过收集雨水来扩大水源,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2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必不可少,实现对水利用率的提升,对缓解区域性缺水、对灌溉用水进行节约,优化土壤和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满足群体协调生长,形成高产株型,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1.2.1节水灌溉技术能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释放,促进有机质分解,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
1.2.2节水灌溉技术可抑制氮素营养的过量吸收,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稻株碳氮比,促进生育转化,促使结实良好、秸秆成熟。
1.2.3节水灌溉技术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通气供氧能力,排除有毒物质危害,防止烂根并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碳氮比,使水稻的茎秆组织充实坚硬而不易倒伏。节水灌溉不仅能还具有等优势。
2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2.1不同时期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应用性发挥
2.1.1插秧期。对于幼苗期的水稻,田间的水层深度不宜超过幼苗高度的2/3,以维持幼苗吸水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2.1.2返青期。对于返青之后的水稻幼苗,田间水层高度应控制在3至5cm,灌溉方式应选择浅灌方式,灌溉的时间应根据田间所含水分多少而定。一般情况,当田间水层处于快落干状态时,便可进行再次灌溉,灌溉的次数应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减少。
2.1.3分蘖期。对于分蘖期的水稻,前期应主要选择浅灌方式,以提高土壤温度,以便于水稻分蘖。对于10叶期的水稻,应选择间歇式的灌溉方法,以便于水稻的根系发育,减少无效分蘖的产生。对于分蘖后期的水稻可进行5天日晒,以减少田间有害气体的产生,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
2.1.4拔节孕穗期。在对拔节孕穗期的水稻进行灌溉,应选择轻灌的灌溉方式,灌溉深度应控制在3至5cm。灌溉的时间选择应在上次灌溉完全落干之后进行再次灌溉,以确保水稻大穗的形成。
2.1.5抽穗开花到成熟期。抽穗开花到成熟期的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此时,种植户应勤加灌溉,以确保水稻产量。此期间的田间水层深度应大于6cm,若是水稻种植地区温度低于17℃,应增加灌溉量,水层深度大于15cm,以提高田地地温;若是后期温度有所上升,应将水层深度保持在5cm左右。在水稻收获前10天,应停止灌溉。
2.2储雨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
储雨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借助在稻田周围添设储水池来对雨水进行收集,之后,再使用收集的雨水来进行灌溉,此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在具体使用这一技术时,还需结合本地的降水量、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一些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足,地势较为平坦,水稻的种植区多在平原地区,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储水池的修建,就此,储雨水灌溉栽培技术在该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项技术的后期实践过程中,发现此项技术对该地区水稻种植产量具有提升作用,因此,此项技术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我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2.3 调亏灌溉技术的应用
调亏灌溉技术来自于澳大利亚,此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改变水稻遗传特质与生长机理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灌溉,通过利用水分胁迫技术对生化期与生理期的水稻进行改进,在此种技术的作用下,可极大地提高水稻的抗干旱能力,从而减少水稻灌溉次数,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此外,调亏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水稻的生长机理,还可以控制水稻内部的营养,提高生殖期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水稻内部营养组织,有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与品种质量。但此种技术应用时,对种植户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我国水稻种植中,此项技术应用的范围较小。
2.4 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
地下灌溉技术虽在我国未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种技术具有较好节约水资源效果且操作较为简单,因此,此项技术是我国目前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地下灌溉给水主要是通过利用土壤下毛细管来进行自下而上的灌溉,此种灌溉方式可在水稻需要水分时,将地下水引入到水稻根系活动层,使田地下层保持湿润,田地表面保持干燥,可起到良好的节约水资源效果。若是水稻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此项技术能将地下水位降下去,如此一来,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此种技术所达到的灌溉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并且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成活率,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不同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虽都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但所需的资金与达到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在选择用何种节水灌溉技术时,应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及自然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以确保为本地水稻种植可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56322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紅卫农场粮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