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岭南文化的源头
2019-05-23程小红
程小红
铺陈在岭南大地上的古驿道,它们曾是水路或陆路,官道或民道,被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一派繁忙。如今,有的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有的甚至连断垣残壁都不复存在。但它们曾那样真真实实蔓延着,流淌着,连接着岭南与中原。
中原文化南下,重塑岭南
早在两千多年前,广东还不叫广东,而是一片被百越占据的“蛮荒之地”。当时秦始皇刚吞并六国,雄心壮志的他在地图上指了指岭南,不惜动用几十万人力,修灵渠,建古道,攻打百越。灵渠的凿成通航,沟通了湘江、漓江和西江,使得士兵和粮草的运输变得便利,助推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迅速达成,并首次将岭南纳入了中华的版图。
自古由于五岭的阻隔,被百越统治下的岭南不知背靠五岭、面朝大海何其重要,所以选择偏居一隅。但秦汉统治岭南后为了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便逐步修筑起条条通往粤地的驿道,使得中国南北文明在那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汇集、交流和融合,而且大刀阔斧地建造起城池、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让广州城初显规模,渐渐繁荣,尤其在清朝“一口通商”的政策下,广州的经济万人瞩目。
隋唐时期,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导致经济重心向东南偏移,粤地驿道的修建变得异常频繁,而张九龄带领开凿扩建的梅关古道,更是成为南北往来的公文传递、官车、商贾以及海外贡使进京的要道。再加之此后历朝历代为了拓展疆土,发展商业,加强与粤东、赣闽的联系,使得在岭南大地上修建的驿道早已是星罗棋布,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的南粤古驿道线网。其中主要典型线路共六条:粤北秦汉古驿道线路、北江-珠江口古驿道线路、东江-韩江古驿道线路、潮惠古驿道线路、西江古驿道线路、肇雷古驿道线路。
在这些古道上,走过灰头土脸的诗人、快马加鞭的驿员、驼铃声声的客商、挑着担子的脚夫和无数南迁的民众,他们虽都翻山越岭,舟车劳顿,心境却大不相同。
公元819年,刚正不阿屡遭贬谪的韩愈再一次因谏迎佛骨之事触怒皇权,被贬潮州。他收拾起行囊一路南下,行走在颠簸的驿道上,想到岭南之地瘴气弥漫,蛮化未开,这一去恐是凶多吉少,内心顿生绝望,写下“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愤懑。可抱怨归抱怨,到了潮州之后,这个恪尽职守、勤于政事的老将突然又活泛过来。在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之余,还极力兴教育、办学校、扬儒学。经过他的一番治理,这座边缘之城日新月异,而他的劳苦功高也被镌刻进这座城的每个角落,山是“韩山”,水是“韩江”,树是“韩木”,城也被改名“韩城”唤了1100多年。
大约三百年后,另一个被贬的官员苏东坡也沿着古驿道缓缓而来,行走到五岭之一的大庾岭时,写下了“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的句子。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后,内心豁然开朗,逍遥快活地在广东食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人间烟火,泼洒着他的文气和乐天,熏陶着每个岭南人的心田。
据统计,唐宋年间被贬广东的官员高达600余人,他们虽仕途艰辛,人生颠沛,但因贬谪带来的文化却默默滋润了岭南这一方水土。
沿着古驿道南下的民众一直都有,但在宋朝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从各个方向汇集而来的闽赣湘和中原民众拖家带口,沿着驿道边走边停,遇到适合生存的地方,便建屋搭桥,安家落户,点燃新的生活。移民的到来也带来了各色建筑工艺、生活习俗、宗族制度等,不断丰富着岭南的文化。有些暂居的移民经过几代的养精蓄锐之后,继续南下,形成了如今粤地广府、客家、潮汕三支民系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着广东的人口结构和城市格局。而在他们迁徙的沿途也留下了众多富有历史特色的村落,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珠玑巷。
从这些驿道村落门前叮叮当当走过的中外商人,他们不仅为广东、为世界带去了中华的文明如丝绸、金器、银器、瓷器、茶叶、香料等,也为这些村庄带来了货物,带来了集市的兴起。一个个墟市就这么产生了,一个个城镇就这样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驿道上,一时热闹非凡。
总之,几千年来,南粤古驿道不仅带来了军事政治、商品贸易,还带来了精神文化,影响范围小至每个村,大至东南亚甚至欧洲。如果说,古时中国是经济文明的交汇中心,那么,广东则是中心的中心。
可遗憾的是,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列车轨道的铺设、火船汽轮的起航,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驿站的一声令下,活跃了两千年的南粤古驿道,功成身退。
古驿文化开发,唤醒岭南
余秋雨曾說:“历史,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被彻底遗忘。”
诚然,在新千年线性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提倡下,亲眼看见了两千年的人事过往,起起伏伏,却在荒草遍地、人烟稀少、看不出来曾经繁华过的地方沉寂了百年之久的古驿道,终于再一次被唤醒。其中很多因城市的扩建、道路的修筑而改线填埋或损毁迁移,濒临湮灭;还有一些在荒郊野岭破败不堪地等待着救援。
但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还转,细细听,细细看,原以为忘了多年的一切,又会顷刻都回来。
在驿道深处,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在那上千公里的历史遗迹中跋涉,无异于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森林,偶尔能见到开阔的草地,然后又迷失在厚密的树丛中。所以只要见到一点点古代的痕迹,他们就会急速地停下双腿,用双手轻轻地扒挖,细细地拂拭。
经过层层挖掘和发现,迄今为止,南粤清理出的古驿道及附属遗存已有200多处,它们串联着1000多个自然和人文景点。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之内的贫困村也高达1320个之多,其中的地方民俗、名人典故、特色产业也得以再次被提起。
虽然古驿道遍布全国,甚至有世界遗产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在先,但当年过五岭一如李白的蜀道难,所以恰因险峻,南粤古驿道的沿途风光倒也变得绮丽而宜人。况且经过这些道路,辉煌鼎盛的东方之国的丝绸、陶瓷、茶叶源源不断地输来,再由港口将灿烂文明带往世界各地。所以沿着古驿道触摸过去,走进历史也成了人们心头之好。
热爱运动之人,纷纷参与奔向广东第一峰铁人三项挑战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穿越丹霞、广州白云山户外运动节、韩江徒步活动、陆丰清云山滑翔伞挑战赛、环雷州半岛200公里骑行活动等运动中,在山林小路间开始挥洒汗水,快意人生。
喜欢追溯历史的人,也不断在古驿道上寻幽访古,去到梅关古道看那三株千年古枫,探寻达摩首登广州的西来初地,重走六祖惠能南奔广东之路,还有一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雷州徐闻古港的遗风,向无言的大地汲取着营养,创造着新文化。
历史就这样慷慨地成就了南粤古驿道,南粤古驿道也这样慷慨地将文化馈赠给今人。
总体而言,通过初次清理修复,有不少古道又悠悠悄然,河面也是碧波荡漾,但南粤古驿道的开发建设还在摸索阶段,预计2020年底,将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我相信哪怕现在在南粤古驿道上徒步一番,也会体会甚多,对自己的人生路更加达观。在如此曲径通幽的千年道路面前,职场的失意、生活的落寞都会变成历史褶皱中的微尘,甚至像当年官场失意的韩愈和苏东坡一样,来一场“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历史性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