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勘工作中的绿色勘查
2019-05-23胡志涛
胡志涛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 邢台 054000)
绿色勘查作为一种新的勘查理念,适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5年在全国逐步开展。2016年5月,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上《绿色勘查行动宣言》诞生,强调地质勘查行业需要注重生态保护,落实绿色勘查,以创新为驱动,实现资源保障和生态保护的双赢[1]。2018年6月28日《绿色勘查指南》发布,规定了勘查工作中关于绿色勘查的实施细则,该标准发布标志着我国绿色勘查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1 实施绿色勘查的必要性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传统的勘查手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在探槽施工中,大规模的地表开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在钻探施工中,钻井液废液乱排,导致地表水土污染,钻井液漏失也会对地下水体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实行绿色勘查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应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更是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矿业经济和传统地质工作处于低迷状态,但同时也面临着“大地质”等发展机遇。实施绿色勘查是新时期赋予地勘单位的新任务、新要求。绿色勘查对地勘单位的转型升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打破地质勘查工作目前所面临的困局。绿色勘查成为地勘单位面临的新课题,是地勘查单位实现自我完善的良好机遇,地勘单位只有高度重视,做好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设备选型,提升勘查工作的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在矿产勘查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转型升级。
2 绿色勘查方法的应用
2.1 浅层取样钻探取代探槽的应用
本方法主要作用是可以避免地表的开挖,从而减少对地表土壤的破坏。适合进行浅层取样的地区包括生态系统已经遭受过破坏的地区和地表层土壤比较脆弱的地区。目前由国内研发的浅层取样钻机可以进行15m左右的钻探取样,应用该设备取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地表的开挖,不用再使用恢复治理工程,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取样的深度,可实现找矿的目的[2]。
2.2 轻型钻探设备取代重型设备的应用
图1 背包钻机的主要结构
轻型钻探设备包括背包式的、便携式的、多功能式的钻探设备。2017年我队购置的背包钻机在山区勘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该设备为山东恒旺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HW-B30,钻机结构见图1,该钻机主要用在区域地质填图、物化探取样、地质灾害预防等工作中。该钻机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山区、交通和能源不便地区的小型轻便化取样钻孔设备,具有携带简便、易拆易装、操作灵活、高效耐用、快速取芯等特点。邢台西部山区勘查工作前期设计槽探20个,工作量约900m3,后来考虑到探槽施工难以在本区进行,本区是多年涵养区,植被茂盛,施工探槽必然会对植被进行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不符合绿色勘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于是进行了设计变更,最终用浅钻施工代替了探槽施工。本区勘查施工的15个浅钻共计完成钻探156.29m,孔深5.92~12.16m,岩层采取率74~84%,矿层采取率82~87%,钻探施工质量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合格,缩短了勘查工期。
2.3 环保钻井液的应用
在钻探设备施工时,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较差,导致生产用泥浆材料仅仅从钻探工艺、性能等方面考虑,忽视了泥浆原材料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和毒性危害,使钻探施工泥浆废料成为地质勘查过程中的一大污染源[3]。为了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几年环保型钻井液技术快速发展,环保型钻井液的应用成为实现绿色钻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较广的为生物聚合物环保泥浆体系,该体系在钻探施工过程不仅能起到润滑、防塌、封堵、抑制等作用,还能满足生物的自然降解,不会破坏外界的酸碱平衡,无毒性,避免泥浆组分以及废浆液对环境产生污染。在钻探施工中做好泥浆保管、净化管理才能预防地表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除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许多绿色勘查手段,例如在地形地貌较差,植被覆盖较大的区域进行无人机工作,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电法、磁法工作;利用吊舱式和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无人机三分量航空磁场测量技术、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典型覆盖区航空地球物理技术等等。
3 建议
推广绿色勘查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于勘查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的全过程,减少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勘查依赖于先进的勘查方法和勘查设备。地勘单位要升级勘查手段,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攻关力度。
4 结语
绿色勘查改变了传统的地勘模式,依靠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勘查协同发展。绿色勘查对地勘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勘单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技术,才能推动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