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培养高职卫生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9-05-23罗晓清徐承萍孙中文
罗晓清,徐承萍,孙中文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加强医教协同、推进产教融合被认为是培养高职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多没有隶属型附属医院而仅有教学协作关系的附属医院。由于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各自发展定位不同,难以建立真正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医教协同,积极探索医教相长的新体制新机制,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迫切要求[1-2]。
我院在医教一体化培养卫生人才的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近年来,学院创新实践高职卫生人才校院育人复合体办学模式,着眼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医教一体,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瓶颈问题。学院开设口腔医学专业时,创办了附属口腔门诊部,其后扩建成苏州市唯一公办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在开办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同时,投资建设了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经过十余年两个专业和实体专科医院复合一体的建设和发展,创新和完善了医教协同一体化培养高职卫生类人才的模式。
一、校院育人复合体的基本内涵
由21 世纪全球医学卫生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发表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指出“21世纪的医学教育尚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严峻,为满足卫生系统需要需推进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同时也提出在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促进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的相互依存,消解医学卫生人才之间的学科壁垒,以及卫生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隔离[3]。这也是2014 年我国提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理念与措施。
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是我院推进医教一体化培养高职卫生人才的一种模式探索。校院育人复合体概念中,“校”指医药卫生高职院校,“院”特指依托院校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的,以促进相关专业群建设、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且由院校出资建设和直接管理的医院。育人复合体强调的是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这一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的行为集合体,学校在其中发挥更为主导的作用。校院育人复合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又各自保持相对独立和个性特征,按照教育规律、医学规律、市场规律独立实体运行;学校与医院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使命。育人复合体中的医院兼具作为学校子系统的特征,学校对医院具所有权,能够主导医院的价值选择。
二、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的运行机制
根据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学校、医院目标定位复合、组织架构复合、工作过程复合、绩效考核复合,与单纯的院校和医疗机构有显著的不同(见图1),从机制上奠定了医教一体化培养的基础。
图1 校院育人复合体、医药院校、医疗机构比较示意图
1.校院目标定位复合,明确育人复合体模式运行方向。医院与学校目标协同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建设与医院发展共生,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并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将医院打造成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的目标优先于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早期学校支持专业办医院,医院是专业的实践基地;后期医院成长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反哺教学为基本责任,发展为更为优质的专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在相互促进中获得长足发展,专业与医院发展始终协同并行。
2.校院组织架构复合,保障育人复合体模式运行条件。医院管理团队与学校专业建设团队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即是对应院系专业负责人,医院各主要科室负责人也即对应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两位一体的团队成员不仅是业务精湛的临床专家,也是专业建设的领军人物。医院的科室设置与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设置对应,医院科室与专业教研室复合,医院科室负责人即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医院具有教学资格的医务人员即是学校专业教师,也是具有教师资格的临床专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3.校院工作过程复合,奠定育人复合体模式工作基础。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的复合源于组织架构中基层系统与人员身份的复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主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这种工作过程的复合有利于更好地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整合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建在医院,能经常与临床接触,在临床情境中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毕业后与临床工作无缝对接。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由于临床诊疗新技术和新设备及时更新升级是一所医院的基本发展之需,从而使其仪器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更新与提升具有传统模拟实训基地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学生掌握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和技术提供了支撑。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临床教学能够更直接地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整合运用能力,教师也能够及时反思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偏。
4.校院绩效考核复合,确保育人复合体模式持续有效。为了保障校院育人复合体持续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拥有绩效考核权的学校复合了对医院和对应院系专业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考核其临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人才培养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并且人才培养工作在总指标体系中占据更高的权重。绩效考核复合减轻了育人复合体中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也保障其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三、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的内生发展机制
校院育人复合体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了学校和医院在资金、设备、师资、信息等方面的内生发展机制(见图2)。
图2 校院育人复合体内生发展机制示意图
在校院育人复合体建设的早期,由学校集中投资建设医院,奠定发展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医院紧跟行业快速发展,整体壮大,在办学资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反哺教学;学校为医院提供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涵盖基础医学多学科综合平台,助力医院临床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医院临床设备、技术紧跟行业发展同步更新并同时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从机制上解决职业院校教学设备投入缺乏自身“新陈代谢”能力的老大难问题;学校将医院临床教师团队建设纳入师资队伍总体规划,分层分类培养,为其拓展发展空间,医院临床医师队伍的建设也同时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能随行业发展同步动态提升的双师教学团队。此外,学校基于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传统优势,能有效地引领医院临床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处于医疗服务一线的医院也能更加准确的实时反馈行业需求和动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滚动完善。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这种独特的院系合一、医教一体的内生发展机制的构建,从机制上保证了医教协同育人的长久生命力。
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克服了学校与教学协作型附属医院之间的校企合作瓶颈,走出了专业建设发展各要素如师资、设备等“投入—逐渐落后—再投入—再逐渐落后”的恶性怪圈,形成了专业建设和临床服务相互促进、共生发展、螺旋上升发展的良好格局。近年来,我校口腔医学技术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已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两所附属医院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年门诊量达20万人次,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现拟申报三级专科医院。校院育人复合体模式的成功实践,有力提升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