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
2019-05-22张博
张博
摘要: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各个专业对计算机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也应适应这种变化。本文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针对目前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其中对公共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组织机构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文中的观点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6-0101-03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and Education
ZHANG Bo
(College of Bussiness,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 Internet + ,all majors have new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 education.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adapt to this chang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and focuses on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reform of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of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The point of view in this paper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form of public computer and education.
Key words:computer education;reform in education;content of courses;teaching staff; Internet plus
1 引言
一般大學都成立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教学大纲参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负责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该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普及计算机教育,提升全民计算机应用水平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互联网+的政策的实施,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更高了,大学计算机教育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需求,根据各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大纲,制定高于等级考试的教学大纲;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也要进行教学改革,保证专业特色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教学内容扩展性差
教学内容对标全国计算机考试,全校统一教学,各专业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加强Excel的教学,特别是数学运算等的相关教学,这样对财务报表和统计等工作有益。有的理科课程后续课程有“数据库”,前期的Office 办公软件课程就要加强Access教学。很多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互联网的运营工作,对图形图像软件的应用会有更高的要求。每个专业的教学重点有很大差别,很难用一个标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2 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统一教学会影响到各专业的排课
公共计算机课统一教学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方便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现在大学有很多新专业需要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这些专业开课有自己的顺序和逻辑,但是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一般统一排课、优先排课,这样有可能造成大学公共教学安排的计算机课程与各专业的安排计算机课程衔接上有冲突。
2.3有些专业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更高的要求
有时公共计算机的课程与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相同或相似,但公共计算机教学要求达不到专业对该课的要求高度,或者课程要求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后果是后续专业教学还得开设相关课程,造成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时间上的浪费。近几年各大学新上了很多热门专业,如“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还有传统专业“电子信息技术”“通讯工程”等专业,它们一个共同特点是多学科融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求高,计算机相关课程多且开课有顺序要求,这类专业必须配备专职的计算机教师。
3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面临升级,从注重统一大纲、统一考试,到目前与各专业的融合,注重与专业相关内容的计算机教学。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要制定高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学大纲,符合各专业需求的计算机教育是我们最需要的。
3.1公共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当前公共计算机教育的要求,提出如下几门课程,可结合专业的要求对课程和学时进行设定。
(1)计算机基础(包含Office应用或WPS Office应用)
(2) Photoshop
(3)计算机安全技术
(4)高级程序设计
(5)视频编缉与制作
很多学生对重要文档和图片,在互联网传递时不进行加密,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知识欠缺(包括手机安全知识),这部分内容应该加大教学量,建议可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互联网开发和运营人员,“Photoshop”和“视频编缉与制作”两门课程越来越重要,尤其微信和新浪微博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这两门课程知识作为支撑。Photoshop应该单独设课,“视频编缉与制作”全国计算等级考试没有开设该课程,可根据专业需要作为选修课开课。“高级程序设计”可根据专业要求和特点进行选择,理科一般可选择开设“C语言”,文科专业一般选择开设“Visual Basic”。
3.2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组织机构改革
大学计算机教学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各学院,从事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教学。一部分在公共教学部,从事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按规定非计算机专业都要由公共计算教学部门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并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3.2.1允许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系部从事公共计算机教学
有的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超过总课时的1/4,如“电子信息”“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议系部要有专业教师从事所有的计算机教学工作,这样能保证公共计算机教学和专业计算机教学协调工作,同时也能对课程的衔接和顺序安排更加合理。
3.2.2公共计算机教学与专业发展协调
公共计算机教学不应过分强调一致性,应该了解各专业的基本诉求,制定符合专业发展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大纲应该高于“全国计算机等级”的要求。教学大纲两年修订一次,应该使计算机教育与各专业深度融合,保证国家对“互联网+”人才需求。这项工作量大、任务重,推广有一定难度,需要公共计算机教学部门和各个专业统一认识、协调改革。
3.3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计算机和多门专业的深度融合,有着实践经验和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是高校引进人才的重点。同时也要抓好在职教师的业务提高工作。
3.3.1引进人才
计算机教学是特别注重应用、注重实践,现在引进人才注重学历,建议考虑引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那些曾经在一线工作,有计算机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这类人才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大学需要更多地引进这类双师型人才。
可考虑引进双学位背景的人才(第一学位为计算机),这类人才知识面宽,更有力于公共计算机教学。
3.3.2教师业务提高
⑴自学
有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或由于自身原因,只能采取该方式。由于计算机专业和多学科融合,计算机教师迫切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保证自学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⑵到其它高校或公司进修
目前,到其他高校学习容易实现,到公司进修的少。提倡计算机教师到互联网等公司进修和学习,教师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现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有利于将来的教学。
⑶做好教研和科研工作
做好教研和科研工作,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教研上注重学生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科研上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多学科融合,注重应用价值。
3.4加强课外活动小组建设
以学院为单位成立相关课外活动小组,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可以成立“程序设计小组”“平面设计小组”“视频制作小组”和“互联网项目小组”等,把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做项目、共同提高。学校和学院定期组织相关学科的竞赛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会有极大地提高。
3.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目前,高校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已经是学校的基本配置,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优秀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教程和题库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最新和最适用的技术,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6加强教学管理
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利用好学生和老师的微信和qq资源,做好教学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教师能及时与学生沟通,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采用相关教学管理软件(现在手机端已经有这类管理软件),对学生的出勤、作业等日常规进行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3.7完善考查、考试制度
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对很多计算机课程并不适合,可采用提交论文、项目或作品等多种形式考核。这样不但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4 结束语
为配合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各个学校的现状不同,要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综合考虑学校的师资、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整体水平等客观因素稳妥改革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顺利进行,保证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高校新上了很多新专业,对计算机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已经从注重普及教育到注重个性培养阶段,有很多问题是过去没有遇到了,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討能保证这些新专业教学的顺利实施,保证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宝钢,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8):50-52.
[2] 黄勇萍.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4(8):58-59.
[3] 宋芳琴,等.计算机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9):70-72.
[4] 袁清武.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8.
[5] 王悦.信息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3(6):28-30.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