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2019-05-22张春妍杜丽萍宋小丽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多元化课程标准

张春妍 杜丽萍 宋小丽

摘 要:高职院校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文章通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研究,探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标准,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标准;多元化

1 创新创业课程国内外发展状况

世界各国都在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保证进行探索,一些国家已经先行探索并成功实践了创新创业教育。美国的创新课程体现在社区学院和大学的分工合作与相互衔接,学术性与职业性并行的多样化课程设置实现了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化,而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又体现出融合实用主义特色。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秉承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将办学重点放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上,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终身教育模式。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结合在一起,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英国高校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英国德比大学创业管理中心的David教授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模式应以机会为核心、学习方式应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教学方法应以团队合作为出发点等,这些方式有机结合,而不是孤立存在。日本的高校采用的是“官产学一体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掌握表象知识,再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的创造性教育课程来激发学生获取新表象的内在动力和思维能力。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并未形成一个符合当前国情的,完整的、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和模式。虽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2016年,国家在高职院校中选择了27所院校进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建设,但对于课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未形成,因此,未能具有良好的监控评价标准及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表明,我国的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存在课程标准缺失,创新创业课程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随着创新创业人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丰富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需要拥有更多高学历和经验资深的教师队伍来不断完善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创新创业师资资源短缺的现象。不仅如此,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版物质量良莠不齐,还面临着合法性、发展停滞不前等诸多问题[1]。

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素质的形成建立在教育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明确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合理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2-3]。

2.1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高职学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建立深度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多学科融合。

2.3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教育强调知识本身,实际上是将知识切割成一门门独立的课程单元,弱化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整合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形成既分化又融合的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调整课内外学时分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求新。增大选修课比重,完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强化个性化培养。建立一批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和一批优质的国际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3 创新创业课程标准的优化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要求,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观念,制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关注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项目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

在实际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根据专业人才评价标准来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标准,将课程实施的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比,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评价课程的指标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可以为项目实验、课题参与的评价,甚至是学生自主创业的创办企业的个数、创新创业收益、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4 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施过程

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基础课程开始就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结合“创业基础”“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等课程,向学生讲授创新、创业观点、方法,启发创新创业思维。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相关,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挖掘创新创业机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实习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更注重以项目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环节,通过实践锤炼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生通过训练方式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技能。结合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和论坛等方式。参与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逐步养成创新创业素质[4]。

5 结语

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职院校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的主力军,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标准的建立,探索最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51-54.

[2]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3]高珊珊.高校創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8(8):91-93.

[4]孙德林,李玉,李光华,等.创新创业课程目标多样化探讨[C].Singapore: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Research,201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多元化课程标准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