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研究

2019-05-22袁亚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高职院校

袁亚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日益繁荣昌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特别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吹起了教学改革的号角。文章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学院的金属材料及执处理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如何进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操作性是很强的。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识别能力,还要掌握金属材料费的本质和鉴别显微组织的能力,最终可以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工艺应用到大型的工程应用当中。所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专业课程涉及的相关概念非常多,专业术语还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下面通过笔者这几年的不断摸索和研究,根据课程的相关要求和特点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些课程教学方面需要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涉及制造行业的相关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必须能够保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高效地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提升各自的竞争力,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商战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制造领域当中,更是如此[1]。结合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关于高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1 信息化时代高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高职类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深入开展,相关的专业老师也在进行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总的来讲,尽管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和建议,但是仍然不能适合现代化形势下的教学创新。

1.1 教师的授课现状

目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专业课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关注更多是自己这门学科的专业前沿知识,而对于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则是很少进行创新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在此方面更是少之又少。面对当前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日益向前推进,如果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以提高,则很难把控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保证“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效果,必须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重视,要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教学在应用的变革,不能一成不变地将一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一种墨守成规的老方法[2]。

1.2 学生的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因为在招生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其招收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这是大家公认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专业课程不同于高中的語数外,其难度自然不同于这些普及的科目,所以学生在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时自然会感觉到非常吃力。所以,目前高职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确实存在,当然学习起来也是非常轻松的,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从简单开始慢慢开始加大难度,直到学生能够掌握为止[3-5]。

2 影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因素

2.1 专业师资队伍的因素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都是原先的众多中专或技校合并而成了,其师资力量的一部分就来自原先的中专和技校,所以从教学的知识层面来讲,很多原来教过的内容现在已经过时了,另外,高职院校的课程难度要远高于中专或技校的课程。除此以外,师资队伍也不太稳定,目前教师的工资不高也是很多教师离职的原因。师资队伍在数量上也有欠缺,很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或身兼数门课程,试想,这样的状况怎么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2.2 学生的综合素质因素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可以说是主要来自高考的“落榜生”,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可想而知,在这种硬伤面前,自然会出现不能适应专业课程的难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是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然这一问题是难以克服的,所以要想提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或质量是很有难度的。

2.3 配套的教学资源因素

配套的教学资源除了硬件方面的,还有软件方面的资源。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专业,其对教学的硬件资源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硬件设备的不完善,对教学的实践环节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硬件设备不足或落后都会给我们的教学效果带来非常致命的影响,所以,硬件方面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软件方面的教学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合适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老师可以教有所依,广泛收集网络上的相关教学资源[6-7]。

3 信息化时代“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建议

3.1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

以人为本是近年来大力提倡的教学观念,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脱离以人为本,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怎么做到以人为本,一直以来都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机电专业的任课教师,我们要以自身为榜样,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改革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想尽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和手段来保证学生的学习[8]。

3.2 注重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改革和创新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专业课的特殊性造就了必须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不管是只有理论还是只注重实践都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为了提高教学的实践效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众多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应用到教学当中,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各级各类的学校,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更是广泛。这些都是应用效果非常好的课堂实施方式,我们要大力传播和继承下来,将其推广到各种适合的课堂上去。另外,在实践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比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我们就可以使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实施实践方面的教学[9]。

3.3 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入应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众多借助新技术的教学方法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来实现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不再将课堂只局限于教室,我们的教学可以做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的地方,借助于互联网都可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节约了学生的上课时间,也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这一切都是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后才能实现的,为了能够达到这个教学效果,我们都需要齐心协力,为教育事业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10]。

4 结语

要想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只谈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将其应用实施起来,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飞快的时代,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树立起超越世界制造业强国的伟大理想,将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到精益求精。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晔.研究高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200.

[2]王新颖,苗景国,徐振宇.高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35-136.

[3]蔡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改革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248.

[4]马垒,何木芬,李林.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6):269-270.

[5]易娟.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2017(6):70.

[6]熊本聘.MES模式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5):232-233.

[7]施雪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新探[J].科技經济导刊,2017(2):157.

[8]马垒,何木芬,成钢.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62-163.

[9]王德华.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教学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23):138-139.

[10]刘智生.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探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9):85-86.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高职院校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