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鸭的坏死性肠炎

2019-05-22樊永顺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魏氏梭蛋鸭鸭群

樊永顺

蛋鸭的坏死性肠炎是有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禽类,引起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散发性传染病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群受到应激时(如免疫接种、气候突变、更换饲料等)发生更为多见。特别是饲料受到污染或加入腐败或发生霉变的饲料原料时更加容易发生。它发病快、病程短,常见急性经过。本病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郓城县某蛋鸭养殖场饲养蛋鸭4000余只,260日龄,2017年9月中旬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1—2只,第5天死亡增加,达到5只。随来我处就诊。主诉鸭群大群精神状态很好,采食、产蛋都正常,活动场地上偶见黑灰色希粪,有时偶见红色血样粪便。鸭群内有个别鸭子精神沉郁,羽毛粗乱、枯燥,离开大群,独居一隅,不愿活动。

二、剖检变化:取病死鸭4只(病死鸭体质干瘦、脱水),打开腹腔有一股腐臭味,腹腔内肠管变黑,肝脏肿胀发黑,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淡黄色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脏肿大变黑。整个肠管肿胀扩张,肠道内充满气体,肠壁脆弱,肠浆膜面充血,呈深红色,有片状出血斑点。十二指肠粘膜出血,场馆内有暗红色血性液体和麸皮样内容物;空肠、回肠内充满暗红色血性液体,液体内有豆腐渣样或麸皮样内容物,部分肠黏膜脱落,肠壁变薄,有出血斑点。卵泡充血、出血、变性、变形,有的发生液化、坏死,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三、实验室诊断:刮取少量肠黏膜做成涂片放置高倍显微镜下检查,没有发现球虫裂殖体或裂殖子。刮取发病肠段肠黏膜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37℃厌氧培养、过夜,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光滑、直径1—2mm灰白色菌落。菌落周围形成两条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培养的菌落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双两端钝圆的粗短阳性菌。生化试验:取该菌进行生化培养,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果糖,不能发酵甘露醇,不产生吲哚,能够液化明胶和分解牛乳;在卵黄琼脂培养基上可产生卵磷脂酶。药敏试验:接种该细菌,培养、粘贴药物试纸,结果显示硫酸新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高敏,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苯尼考中敏;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低敏。

四、治疗:1.对于病鸭立即隔离,并用林可霉素注射液注射,每只鸭子按50mg/kg体重,每天两次。大群用硫酸新霉素按0.02%拌料(即100公斤饲料加入20g硫酸新霉素),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粉以促进肠黏膜的修复。2.清扫鸭舍,更换新鲜电料,同时对运动场地以及用具用1:1000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每天一次。经上措施三天后大群没有出现死亡。隔离的病鸭死了少数几只后大部分痊愈。

五、小结:1.鸭坏死性肠炎是鸭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群受各种应激因素如免疫接种、恶劣的气候条件等刺激后,尤为多见。该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包括具有鞭毛的原虫、类巴氏杆菌,以及魏氏梭菌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魏氏梭菌是主要的致病因子,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是健康鸭群肠道内的寄居者,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粪便、土壤、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或肠内容物中均可分离到该菌,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一般情况下,魏氏梭菌通常不致病,但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有严重应激,恶劣气候刺激,肠黏膜因细菌、球虫、蠕虫侵害,或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抗生素等引起损伤,均能诱发这种鸭病。2.魏氏梭菌主要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草及肠内容物中。被污染的饲料、垫料及器具在本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减小饲养密度、合理储藏饲料、减少细菌污染等,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本病的发生。3.肠粘膜损伤、饲料中蛋白含量增加、高纤维的垫料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据养殖场主任介绍为了提高蛋鸭的产蛋量,在发病前几天饲料中加入了2%的鱼粉,鱼粉价位不高,质量估计不是很好,在本次发病过程中鱼粉的添加是一个很大的诱因。4.在细菌疾病的治疗上选择高效敏感的药物对于养殖场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做药敏实验的方法筛选高敏药物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六、中药防治: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禁用。而中药材作为一种绿色、无药残、无公害的药品被越来越养殖户所接受。1.魏氏梭菌是导致鸭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细菌,而中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感染禽类导致蛋鸭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是A型魏氏梭菌,其次是C型,而α毒素是魏氏梭菌中最主要的致病因子。该致病因子具有细胞毒性、溶血活性、致死性、肌肉组织坏死性、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等特性。胡晓苗等试验结果表明黄连、黄芩、白芍、板蓝根等组成的复方药品拮抗外毒素的效果非常明显。2.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和平共处,通过机体的合理调控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就会发生一系列肠道疾病。而中药则能有效的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一些中药如黄芪、党参、枸杞等可以促进一些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的生长,起到替代一生素的作用。它们通过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3.魏氏梭菌在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够引起机体发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诱发因素存在时,可迅速成为致病因子,导致动物机体发生疾病。当肠道自身受到损伤时肠道的防御屏障遭到破坏肠道的屏障防御技能降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大量血浆、组织液渗透到肠管内,而血浆、组织液、以及坏死的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等为魏氏梭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大量的必需的營养物质。喻文立等采用白头翁、黄芩、大黄(按3:2:2剂量)投入饲料中,可大大减轻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道黏膜损伤修复,保护上皮细胞,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提高肠道的屏障功能,阻止肠腔内的毒素、细菌损伤肠粘膜。

(作者单位:274700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

猜你喜欢

魏氏梭蛋鸭鸭群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浅析如何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蛋鸭注射油苗后发生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一例种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措施
蛋鸭科学喂料做到“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