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爱辉区水稻高产施肥方式
2019-05-22王丽娟
王丽娟
爱辉区处于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北部地区的北限,≥10℃积温大于2200℃,时有低温冷害出现。在此条件下,通过施肥方式的调整,提高高纬度寒区水稻的单产,对完善水稻栽培技术,具有非常有价值的意义。
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很多农户氮肥的施用过多,或氮肥的施用不尽合理,就施用上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1.爱辉区发展水稻种植的基本情况和优势
1.1基本情况
爱辉区水稻种植面积万亩左右,年活动积温约2250℃,属第四积温带,平均单产在470kg左右。
爱辉区水稻种植采用旱育稀植配合调亏灌水技术,公顷施肥总量一般在500kg左右。2018年,爱辉区水稻部分地块出现了贪青和倒伏,影响到水稻的千粒重和出米率,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究其原因,除去不良气候条件等因素,氮肥施用不当也有很大关系,选用科学恰当的施肥方法成为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1.2自然生态条件优良。一是日照长,光合产物多;二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三是威胁水稻生产的病、虫害比较轻,在同样的肥水条件下,产量往往较高。
1.3栽培基础条件优越。一是爱辉区种植的水稻属于早熟粳稻,米质优良;二是爱辉区水稻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水库地表水自流灌区,水稻灌溉方面减少了能源消耗;三是水稻种植有政府支持和群众意愿,区政府出资修建了人工智能催芽车间及多条硬化灌支渠等基础设施,农民自身积累的水田机械配套程度已经非常高。
2.水稻高产施肥方式
2.1水稻分蘖期及生育转换期分蘖肥管理。水稻插秧后,进入分蘖期立即追施分蘖肥,让有效分蘖早生快发,使有效出蘖数达到计划收获穗数的要求;同时在生育转换期(倒3、4、5三片叶叶龄期)能让全田落黄并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水稻分蘖期每片叶伸长时间符合一定的递增规律;前期氮肥施用量过高,就会造成营养器官生长量增大(叶片长度增加等),从而打破这个递增规律,幼穗分化就会延迟相应的时间,而造成贪青。
2.2水稻拔节期穗肥管理。水稻拔节期始于倒2叶露尖时,生长中心向穗转移,此时施用一定量的氮肥,称为水稻穗肥,主要营养是促进颖花分化,前氮后移,非但不会贪青,反而增加穗的颖花数,这才是高产的施肥。
3.数据分析
表2是西岗子水稻试验站2018年水稻肥料对比试验中两个处理测定的数据结果。两个处理中施肥总量及其它肥料施用方式完全相同,灌溉水的调控方式也相同,只考虑尿素用做穗肥时对单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处理Ⅰ与处理Ⅱ每公顷总施肥量均为480公斤,其中尿素20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铵60公斤、51%硫酸钾120公斤,只是处理Ⅰ从返青肥中分出尿素公顷施用量的10%用作穗肥。
根据上述经过测定的数据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3.1在水稻各生育期中施用氮磷钾肥的总量相同、各营养元素的供给比例也相同的情况下,把一部分返青肥后移用做穗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
3.2把返青期追施的氮肥按10%比例后移作为穗肥,除株高有所降低外,结实率、千粒重、出米率和单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产水稻对氮、磷和钾的吸收比例为1:0.45:1.2,水稻施用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远大于磷和钾,水稻合理的施肥方法是前期氮肥施用量不过高,而随着穗肥在合理范围内施用量增大,水稻在安全抽穗期抽穗,会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可有效提高出米率和千粒重。因此落實稳氮、控磷、增钾的目标能够获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