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

2019-05-22刘光业林琼华邹敬超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立枯病抗病纹枯病

刘光业 林琼华 邹敬超

水稻是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早在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国家的温饱问题,还对水稻的科研工作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众所周知的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也渐渐涌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水稻病变的现象也不容小觑。

1水稻抗病的重要意义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根据水稻种植的特点和品种,采取一定的抗病技术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过程称为水稻的抗病技术。随着我国的发展,渐渐的出现了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现象,为此,就需不断的从产量问题上入手,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全面解决国民温饱问题。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切实落实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水稻抗病技术对水稻质量和产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水稻抗病金属的应用过程中,有效的整改了水稻种植技术,在提升水稻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提升了水稻种植的产量,真正落实了水稻种植抗病技术,促使水稻的产量快速增长,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水稻事业,有效的推动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全面发展。

2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的种类及方法

2.1立枯病的抗病技术

表现特点:立枯病是在水稻幼苗期出现的一种病变,在水稻发生立枯病时,稻苗发黄并弯曲,抵抗力大幅度降低,很容易遭受其他病菌的感染。生长迟缓,不能在标准的生产环节进行生长,对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发生这种病变的原因是由于生存环境温度较低,适宜立枯病的生存。

方法:在有效的避免水稻幼苗期发生立枯病,首先要从水稻生长环境的温度入手,通过做好幼苗的保温工作,扼杀立枯病病原体,以此来有效的确保幼苗健康的成长,做好幼苗的通风工作,锻炼水稻幼苗的抗旱能力,以此有效的降低立枯病发病率。

2.2稻瘟病的抗病技术

表现特点:稻瘟病是在水稻抽穗期发生的,在出现病变时,稻节处出现小斑点,然后渐渐的扩大,致使水稻株杆断裂,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稻瘟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生长过程中光照不足,生长环境过于潮湿而引起的。

方法: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对隧道种植的间距进行调控,确保关照充足。如果发现水稻出现一些白斑时,要及时做好杀菌工作,避免其他的水稻受到感染。还可以适当的为水稻进行施肥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升水稻的抗病能力。

2.3水稻纹枯病的抗病技术

表现特点: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生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稻秆与稻叶中,稻秆稻叶上由圆形斑点逐渐演变为褐色菌斑,致使株杆枯死,从而降低水稻产量。引发原因是种植方法不当,营养摄取不足或者过量。

方法:应当按照科学的栽培方法对水稻进行栽培,营养供给适当,加强管理,避免病毒入侵。采用适量的农药进行喷杀,使用井冈美素A可湿粉剂来治疗纹枯病。

3水稻种植中应对抗病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我国水稻产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许多高科技的新型技术也在水稻种植产业中不断的投入。采用了一些科学的技术手段对水稻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相应的病害技术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有效的确保了水稻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科技技术的运营下,还要有效的借助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对水稻种植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保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发展。

在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所选的种植环境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调查,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种植品种。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培育计划,针对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些病害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从增加水稻自身的抵抗力入手,注重在规定时间内为水稻提供一定的营养供给。从科学绿色无危害的环保理念出发,运用一些有机肥料为水稻进行施肥,确保有效无污染。加强人员管理,确保负责人员及时的参与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种植人员的管控,确保种植人员按照标准的栽培技术和流程对水稻进行种植。在使用机器进行种植时,相关人员要合理的对水稻的种植间距进行调控,确保水稻之间的种植间距能使得水稻充足的汲取阳光,确保水稻光照问题能够切实落实,加强对种植机器的管理,确保种植技术的安全运行。

由于不同品种的水稻,种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合理地进行选种,因地制宜,根据水稻对当地环境的抗病能力进行选择。在水稻种植完成后,相关人员合理地应用一些病害防治技术,采用科学的方式按照标准的计划流程对水稻制定病害预防计划。针对以上所述的一些常见种植病害,要根据种植地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各种病害的预防措施,以此减小后期的病发。在后期的病发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防止农药摄入量过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除了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类似于立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的一些感染病害。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针对这些病虫害,可以从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出发,对水稻中出现的病害虫进行分析。结合水稻的特性,合理的引入一些水稻害虫的天敌,既不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危害,还确保了水稻种植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水稻的产量。

综上所述,针对现如今水稻种植技术当中涌现的一系列问题,相关人员要不断的落实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針对水稻的种植技术中出现的病害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以此来有效解决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问题,提升水稻的抗病技术,从而逐渐的提升我国水稻的病害防治技术,有效的促使我国水稻技术的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1.529600广东省阳春市三甲农业农机技术推广站;2.529600广东省阳春市陂面农业农机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立枯病抗病纹枯病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番茄果实感染灰霉病过程中H2O2的抗病作用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