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2019-05-22刘新房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灌溉小麦病虫害

刘新房

近年来小麦种植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产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出现各种病虫害滋生并蔓延的情况,同时小麦种植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小麦产量。因此为了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实现高产优质,就需要采取相应科学种植及防治技术。

1小麦种植技术

1.1土地翻耕

在小麦播种之前首先需对田地进行翻耕,如此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深翻将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暴晒灭菌,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土壤結板,有效改善土地物理性质,提升土壤的的蓄水能力,提高土壤的透气能力,松软的土壤更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深入土壤。同时进行土地翻耕时可以适时施撒基肥,从而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科学合理的小麦种植还包含土地倒茬,如前茬作物以种植玉米、芝麻为佳。同时不同品种的作物轮换种植,可改变土壤根系的微生物群落,从而起到抑制病菌的效果。降低小麦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提升小麦的抗病性。

1.2优质选种

小麦种子品种多样,在种植之前首先需进行优质选种,避免从众心理。首先结合后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对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如此才能使小麦产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依据往年病虫害和气候条件选择具有抗逆性、抗病性较强的小麦种子。最后选择颗粒饱满、具有光泽的种子,提升种子的发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1.3科学播种

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可有效提升小麦产量,采用农作倒茬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虫害。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小麦,会导致土地大量养分的流失,土壤极易板结,且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多,小麦产量与品质下降。针对以上情况,采用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轮番种植可有效保持土壤肥力,降低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同时小麦播种时间应结合当地气候、温度等条件来进行科学播种,播种时保证土壤的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同时播种的深度与陇的距离应做到适中、合理,从而达到播种均匀、出苗整齐的效果。只有保证合理的播种量,小麦产量才会得到保障。过多播种会影响小麦种植质量,过少播种会影响小麦产量,进而降低了小麦的种植经济效益。

1.4合理灌溉适度施肥

合理灌溉是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区小麦生长状况不同,对于干旱地区小麦灌溉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合理灌溉可以有效保证小麦健壮的生长及良好的发育。因为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缺少水分就会直接影响到根系活动,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不良吸收,致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大量堆积。适宜的土壤湿度是小麦发芽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小雨过后再进行播种,为小麦发芽、生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环境。如果土壤湿度无法达到小麦生长的湿度需求,就会影响发芽率,如此可以采用人工灌溉。在生长期可以可以利用周边池塘、天然蓄水池等进行灌溉来保证小麦质量高产优质。雨季利用蓄水池进行雨水存储,在干旱季节进行灌溉,改进农业用水浪费的问题。可以农民鼓励采用滴管、喷灌的方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保证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其次科学施肥对小麦生长也非常重要,小麦需要吸收养分来促使生长,一旦养分不均衡,小麦就会出现缺素症状,导致发育不良,最终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最好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根据种植土壤肥力科学施肥,如农家肥,有机肥等,同时在小麦的关键需求期对其进行追肥,小麦扬花期在小麦叶片适当喷洒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兑水,从而促进小麦的良好发育。

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种子病虫害防治

科学的小麦病虫害防治与小麦种植产量有直接的关系。小麦病虫害对种子的存储及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小麦的种子进行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式来进行繁殖,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对小麦种子进行农药拌种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因此大多数农民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将适当的药物施加在小麦种子中,以此来防治病虫害。但如何保证药物投入的适当,既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同时对小麦种子不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发挥作用,对农药质量进行把控。同时针对药物剂量一定要有明确的说明书。其次在小麦播种之前,首先应对土壤中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测量,如发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就需及时对土壤进行农药喷洒以此来防治病虫害,从而使小麦的发芽率得到有效保证。

2.2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生长阶段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时期,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病虫害发生。在小麦播种期,将田间、梗上沟边的杂草进行铲除,有效防止病虫害传播。通过农业防止技术预防白粉病、锈病等,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在小麦返青期最为常见的是吸浆虫,可以对其喷洒农药来进行防治。在小麦孕穗期,如发生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因此种植人员需时刻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在小麦灌浆期,如发生病虫害会对小麦的品质造成影响,也需时刻注意。

2.3绿色防治技术

近来绿色产品深受人们青睐,如何保证小麦的绿色认证,在病虫害防治期间可考虑采用生物繁殖技术。例如在小麦种植期间发生病虫害,可在小麦田间适当引入病虫害天敌来进行防治,如此不但有效解决了病虫害,同时维持了生物系统的平衡。其次可采用物理防治技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在小麦生长期间对田间杂草进行割除,避免杂草与田间小麦争夺土地营养。最后在适当的条件,可以将小麦播种期与病虫害高发期时间错开,以此来避免小麦病虫害,既节约成本,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

在我国农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适当的种植技术,以此来保证小麦获得最佳产量与品质,实现农业收入最大化。

(作者单位:461300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农牧局大新区域站)

猜你喜欢

灌溉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