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上课互动问答的会话形式分析
2019-05-22马紫田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问答是语言交际中最常用的会话形式。教师会在讲完某一知识点以后习惯性地发问:“听懂了吗?”教师的这个发问,看似是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但长期以来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是否该问学生“听懂了吗?”,又该如何巧妙提问呢?是本论文所想要探讨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听懂了吗?” 教学效果
周小兵教授(2009)曾指出,提问与讨论则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互动以话语形式为主,也包括非话语形式,如动作、表情等。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通过问答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学生,以此调整自己的话语,恰当地为学生提供有效输入;学生则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在适当的互动中提高汉语能力。
在教学课堂中,问答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会话形式。通常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总会习惯性地问:“听懂了吗?”言下之意可能是:作为教师把该讲的都讲了,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老师这样的问话,总是会异口同声地答“听懂了”。学生们究竟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是100%?抑或是90%?这个回答不能真正的量化。
因此,笔者以《老师上课是否该问学生“听懂了吗?”》调查问卷开展调研,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以及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老师100份、学生400份,其中包括一些外国留学生),回收496份,其中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为97.6%。由表1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老师(占66%),认为支持问;另外有34%老师认为没必要。从学生而言,情况正好相反,不应该问的占57%,多于应该问的(43%)。但总体上看,支持和不支持所占的比例差距并不是非常明显。说明这个问题值得商榷,也有待于细致分析。
一、从学生角度分析
(一)从班级学生人数而言
从课堂的学生人数来看,如果人数较多,老师没办法在讲课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那么,在讲授完新知识点以后,提问学生“听懂了吗?”,认为还是有一定必要的,这样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做出回应。
但是,如果仅有几个学生的小班教学或是一对一,老师其实没有必要再问,老师可以迅速通过学生们的多种反应做出应有的判断。如果学生表现得轻松愉快,心领神会,仿佛柳暗花明的样子,即说明他们听懂了。如果学生表现得眉头紧蹙、云里雾里不知所措的样子,那很明显对老师刚刚讲过的知识点存有疑虑,还没有完全领悟。
(二)从学生年龄而言
学生的年龄不同,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对知识掌握的快慢及熟练程度都有所差异。幼小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受周围影响,需要老师时时提醒。如果老师经常提问 “听懂了吗?”,不仅可以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还可以把学生们涣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便于下一步教学环节地实施。而年长一些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且倾向于变得内敛一些,老师提问“听懂了吗?”,一般学生们不愿意回答,即使有些同学存有疑惑,他看到周围的同学都点头示意,他自己不自觉地也会人云亦云,告诉老师“听懂了!”。在此情况下,老师提问的“听懂了吗?”,也失去了意义,变成无效提问。
(三)从学生心理状态而言
学生也有自尊心,如果老师提问“听懂了吗?”,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学生们解读为,这个问题是对他们的质疑,老师对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心存怀疑。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提问会给学生更多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产生彼此不信任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的提问不利于健康师生关系的建立于发展。
二、从教师角度分析
(一)从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言
纵所周知,新老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无法从学生的动作或神态中判断学生是否完全掌握。这时候 “听懂了吗?”一个问题,可以帮助老师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但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不需要提问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快慢、积极程度和整堂课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此时就没有必要再提问“听懂了吗?”。
(二)从教师角色而言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者,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界观点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是学习的引导者,更是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启发者。“听懂了吗?”,老师这样问学生,会有可能错误地被人解读为“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你们如果还听不懂,那应该是你们学生自己的问题啦”。这种具有高高在上意味的提問方式,学生也比较难以接受,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并没有帮助。
三、从提问本身分析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技巧。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教学进程。在语言教学课堂上,提问是传授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思维的有效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拓展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周小兵教授认为,课堂提问有一个教师发问、等待、叫答→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反馈,构成了典型的师生会话“三话步”(three move)。因此提问应该有针对性。教师问“听懂了吗?”这个设问,存在一定问题,本身针对性比较差,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听懂”这个概念比较难以衡量, 100%掌握这个知识点是听懂,还是90%掌握就已经是听懂了,那怎么样算是100%呢?怎么样又算是90%呢?学生对这个概念难以把握。可能学生觉得,只要明白这个知识点就算是“听懂了”,殊不知老师接下来需要学生们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刚刚所学的内容。老师的要求远远高于学生自己的预判,此“听懂了”而非彼“听懂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从学生、教师和这个问题本身三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较清晰地得出,“听懂了吗?”这个问题是否应该在课堂上抛出,是视情况而定的。
比较适合提出这个问题的情形如下:
1.课堂上学生比较多,教师难以在短期内掌握到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上课比较安静,表现比较内敛,教师难以通过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全部掌握所教知识点;
3.教師比较年轻,教学经验比较少,不能迅速通过学生们的课堂反应来做出正确判断。
不太适合提出这个问题的情形如下:
1.小班教学情况下,老师对学生的反应一目了然;
2.课堂上,积极活跃参与互动的学生,很明显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掌握了;
3.面对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或者当学生容易有从众心理、随大流的时候,这个问题不适宜提出,一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二则这个提问得到的回答是异口同声地“听懂了!”,并没有达到老师所想要的效果。
(二)建议
从上述结论看出,老师提问这个问题“听懂了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那么老师怎样与学生交流才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形中出现的问题呢,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转换提问方式,变“听懂了吗?”为 “这个问题我讲明白了吗?”或者“这个问题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吗?”,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转变,它包含了太多的涵义。后者的问法,是老师勇于承担教学责任的体现,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我们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具有平等的关系。老师很好地保护了学生比较敏感的自尊心,从质疑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到质疑自己教课能力,从自我反思出发,想办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观察课堂和学生。通过课堂气氛、学生们的互动反馈情况,观察学生的神情、适当与学生进行眼神上的交流,老师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已完全听懂。这当然是基于老师的教学经验而言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3.巧妙设计练习。一堂课的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为了摸清楚学生们的掌握情况,通常老师会设计适当的练习或者寓教于乐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练习或者游戏中,我们要注意难易梯度的划分,照顾到班里全部的学生,尽量平等对待,让学生都有参与感。活学活用的练习可以有效反映出,他们是否真的听懂了,或者有多少学生完全掌握了,又有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4.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时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之一。有效的提问方式,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提问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学生的交际需求,精心设计问题 。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09).
[3]欧阳林舟.教师话语策略——教学过程的一种社会学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张鹏君.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规训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4,(16).
[5]彭艳艳.处理好讲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师角色转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作者简介:马紫田,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