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悲剧冲突论视角下的《莫扎特与萨列里》
2019-05-22宁慧霞常远
宁慧霞 常远
摘要:以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解读普希金的悲剧作品《莫扎特与萨列里》,可以发现,该剧本试图建构一种新型冲突模式,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冲突、音乐理念冲突、精神伦理关系冲突以及个人自身的冲突,通过主人公莫扎特与萨列里在悲剧冲突中的毁灭与和解,达到真正恐惧与同情的悲剧效果,使读者的感情得到净化,从而达到悲剧的道德教化作用。
关键词:莫扎特与萨列里 黑格尔 悲剧冲突论 音乐理念 精神伦理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 - 1831),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建构了一整套悲剧理论骨架,提出悲剧典型论、悲居冲突论、悲剧结构的整一性原则、悲剧效果论、伦理实体中心说等五个基本原理,和伦理力量、伦理实体、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冲突、动作、情致、情节、性格和毁灭、和解两组主要范畴,开启了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研究后的又一新篇章,是西方古代悲剧理论史上的集大成者。
《莫扎特与萨列里》(Mozart and Salieri)是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与剧作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 - 1837)的悲剧代表作,该剧本讲述了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 - 1791)与安东尼奥·萨列里(1750 - 1825)两位欧洲著名作曲家之间艺术和个人的冲突,最终导致萨列里因嫉妒莫扎特的才能而将其毒杀的故事。
本文试以莫扎特与萨列里的真实故事为潜文本,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入手,以对比两大主人公的一般世界情况、情境、性格与精神伦理力量为方法,并分析悲剧冲突中主人公的毁灭与和解,来解读萨列里谋杀莫扎特的心理表现。
一、悲剧冲突
古希腊天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较早探索悲剧批评与悲剧冲突的根源,他在《诗学》第十一章中提到:情节包括三个部分:突转、发现和苦难。在悲剧的情节发展中,使出类拔萃的人物因遭遇"意外发生"又有"因果关系"的剧情冲突,而在众目睽睽下死亡、遭受苦难、受伤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德国辩证法哲学家黑格尔则在著作《美学》中提出,悲剧冲突是两种都具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的伦理力量在不同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基于此,他把所有悲剧冲突归为三大类:人与自然的冲突;个人内心的冲突或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精神伦理关系的冲突。
在《莫扎特与萨列里》这部悲剧中,莫扎特作为一个古典主义音乐界的旷世奇才,在自己三十五岁事业发展的巅峰期中竟被自己深深信赖的的同事及好友萨列里毒杀,命运的突转是意外发生?还是有不为人知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黑格尔冲突论中的个人心理冲突、社会关系冲突与不同的精神伦理冲突,我们可以找到真相。
(一)个人心理冲突
主人公萨列里出生在威尼斯共和国的一个偏远小镇,是一个破产商人家的兄弟姐妹众多的孤儿,出身贫寒但却痴迷于音乐,当他在孩提时代听过教堂里崇高圣洁的管乐后,就醉心于音乐的世界,投身于刻苦练琴与创作中,在近乎苛刻的自制力和鍥而不舍的意志力支撑下,最终在艺术上到达了一个新高度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社会地位显赫的奥地利王室的宫廷乐长,并培养了贝多芬、李斯特还有舒伯特等音乐大家。他是快乐、幸福、成功的,只是,在遇到莫扎特之前:
我是一名嫉妒者,
我痛苦地,深深地陷入妒忌中——哦,上帝!
你不把旷世的才华、不息的灵感来褒奖
炽烈的爱情、无私的献身精神、
辛勤的劳作、虔诚的祈祷——
却去给一个疯子,让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增光添彩。
正义何在?…… 哦,莫扎特,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位宫廷乐师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4岁学习钢琴和作曲,6岁开始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他创造出大量歌剧、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古典音乐。萨列里的嫉妒情欲随着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名声大噪和在自己音乐创作缺乏灵感的巨大压力下喷薄而发;他对上帝虔诚的赞美,在看到上帝的冷漠和对人类的利用后,转为对上帝的怀疑和质问,个人信仰的崩塌引发了个人内心的剧烈冲突。
(二)社会关系冲突
情境,即悲剧人物在日常活动中适合展开悲剧情节与塑造悲剧人物的冲突时空,一个完整的悲剧情境由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及关系五个要素构成,如莎士比亚悲剧中麦克白在自己的城堡为了王位谋杀客人邓肯国王,哈姆莱特为了拆穿杀害父亲的叔父而导演戏中戏《捕鼠机》,在《莫扎特与萨列里》第一幕中,盲人乐师的出现就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冲突情境。
莫扎特在与萨列里赴约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弹奏自己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场中的咏叹调的盲人乐师,他兴致勃勃地邀请盲人乐师为萨列里弹奏,却遭到萨列里对自己和盲人乐师的冷嘲热讽:
我仿佛看到一个蹩脚的模仿拉斐尔①的画家在乱涂乱抹圣母像,
看到一个拙劣的模仿但丁·阿利基耶里②的卖艺者,
莫扎特,你听一个瞎老头弹琴!我的天,你有失身份!
在这个情境中,通过把蹩脚画家与拉斐尔对比,卖艺者与但丁对比,盲人乐师与莫扎特对比,我们看到莫扎特与萨列里在对待盲人乐师不同的态度产生的冲突,萨列里出身贫寒却一生都在追求“阳春白雪”- 欧洲宫廷音乐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都是为高贵的皇室宫廷及上流社会炫耀权势、财富和社交服务;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却代表的是普通大众喜爱的“下里巴人”,他把欧洲古典音乐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世俗音乐,充满着乐观和热情,清新、秀丽,既活泼又典雅,被人们赞颂为“天使的声音”,两位主人公截然不同的音乐理念、音乐服务对象和对待普通民众的态度造成两个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三)精神伦理冲突
忠诚、勇敢、爱国、友谊、爱情、荣誉等伦理力量指导悲剧人物冲突行动的具体表现,决定了主人公的性格,是悲剧情节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幕后推手,具有不同精神伦理的冲突双方都认为自己所代表的伦理力量有充足的合理性,都认为否定对方是正义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如在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国王克瑞翁不允许任何子民为叛徒波吕尼刻斯安葬所代表的情致是国家尊严,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为自己的兄长安葬维护的伦理是家族荣誉与兄妹亲情,在维护自身所代表的某种伦理力量过程中侵犯了其它伦理力量,导致悲剧人物必然受到惩罚和牺牲,从而产生悲剧。
萨列里在《莫扎特与萨列里》第一幕的第二场内心独白中提到他的伦理力量:
我无法抗拒命运的力量:我被选定去阻止他——
不然的话,我们这些所有献身艺术的音乐信徒全都完蛋!
让莫扎特活下去,达到更卓越的艺术高度有什么好处?
他不会给我们留下继承他事业的人,那他活着有何用处呢?
生活于我是一个无法忍受的创伤,但是我不想死,
创作的灵感、思如泉涌的夜晚和愉悦的情感可能会在未来造访我;
也许另一个海顿③将会创造新的奇迹!
萨列里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王室宫廷乐长,他的人生处于巅峰时刻,但是他的音乐灵感渐渐消退,在才华横溢的莫扎特出现之后,煊赫一时的盛名也被莫扎特的名声大噪所掩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空虚、平庸和失败,整整18年,他每天随身携带一瓶毒药企图自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作为莫扎特的竞争者,他既仰慕莫扎特的才华,又深深的陷入自己灵感枯竭的绝望之中。对上帝的失望、对莫扎特的由嫉转恨、对荣誉的追求和对胜利的渴望,让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他利用自己的职位处处给莫扎特设坎施绊,导致莫扎特穷困潦倒,并最终把毒药投入了递给莫扎特的“友谊之杯”中。
萨列里,一个虔诚的信奉上帝的天主教徒,他心里的上帝是“绝对的公平”,是奋斗后的成功,他自认为自己比莫扎特努力,应该获得上帝更多的青睐,拥有更多的灵感,但是玩世不恭的莫扎特的一小段音符就比他所有的作品更出色,他感到困惑与巨大的羞辱,庸才和天才的强烈反差让他开始怀疑上帝,最终信仰破灭。
莫扎特的性格天真无邪、真诚温暖,自始至终把萨列里视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音乐上的知音,在第二幕萨列里对他投毒的时候,他还举起酒杯为二人的友谊祝福:为了你的健康,我的朋友,也为了莫扎特和萨列里——两位和平之子的友好联盟,干杯!④他浪漫温柔,不顾父亲反对,勇敢的追求爱情,对待妻子体贴入微,他和萨列里约好去金狮酒店用餐,也要先回家告诉妻子,怕妻子苦苦等待。他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旋律美丽,热情洋溢,是对欧洲宫廷音乐大刀阔斧的改革,被萨列里称为“上帝的音乐”。
然而在生活中,莫扎特却是个痛恨宫廷伪善、不修边幅、骄傲任性、行为恣肆的年轻人,他追求自由的音乐和灵魂,不向权贵低头,莫扎特是正直的,他认为众生平等,盲人乐师的音乐也值得尊重,甚至比宫廷音乐更生动,即使是把他视为敌人的萨列里,在莫扎特弹奏音乐的时候也会流泪:像天使那樣,莫扎特将音符从天堂带至人间,唤醒作为世间尘埃的我们。莫扎特热爱生活,他的音乐是美化了的生活的画像,尽管他短短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的感受,他弹奏的是他对生命的赞美,对人类的大爱,对艺术的讴歌。
当萨列里遇上莫扎特,对于音乐共同的热爱让他们成为惺惺相惜、彼此欣赏的好朋友,但不同的艺术天赋、价值观与伦理观也让萨列里产生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脆弱与妒忌,并在心理剧烈的冲突后,毁灭了莫扎特--他心里的上帝。
二、毁灭与和解
(一)毁灭
莫扎特与萨列里在讨论一个著名的人物博马舍⑤时提到“天才与恶行,水火不相容”,萨列里却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在杀死莫扎特之后自我思索:我当真不是天才吗?天才与恶行无法共存?难道冷酷的米开朗琪罗不是一个天才吗?传说在1490年,米开朗琪罗⑥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象《哀悼基督 》时,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的痛苦表情,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学生。萨列里在信任上帝时,相信只要他正直勤奋,就会获得上帝的垂爱,每日以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与品格,在谋杀莫扎特后,他以米开朗琪罗的传说为自己辩护,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由于他对音乐天才的嫉妒,更是因为他的信仰破灭,世界观发生了倒塌,如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箴言一样,萨列里杀死了他心中的音乐之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问题。随着人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现行制度和宗教的不满,自我的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人类生存的思考与宗教批评,更是对于人类社会变革的展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第十一章谈到,苦难是情节的重要成分,它指毁灭性的或包含痛苦的行动,如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死亡、遭受苦难、受伤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莫扎特被充满了死亡阴翳的神秘黑衣人请求创作《安魂曲》,夜以继日的创作让他身心俱疲,黑衣人犹如一团阴影让一向快乐的莫扎特恐惧忧郁,最后这首《安魂曲》,成了莫扎特的绝唱,这个行为举止诡异的来访者仿佛就是死神派来的信使,而安魂曲实际上也是为作曲家自己而作。莫扎特仿佛是人神交战的一个战场,而他最终死于战争。
(二)和解
“Stop,stop!...Youve drunk it all... And me?”在莫扎特喝下死亡的友谊毒酒时,萨列里复杂的情感达到了戏剧的高潮,莫扎特对朋友的赤子之心与对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的鼓舞让萨列里感到了温暖与悔意,他企图阻止莫扎特喝下毒酒,他大喊“快停下,快停下!”可是已经晚了,他眼睁睁地看着莫扎特把毒酒一饮而尽,悲痛震惊地喃喃道:“你全都喝了……”他是不恨莫扎特的,他恨的是上帝的不公正,他被灵感枯竭的事实日夜折磨,他的能力匹配不上他的野心,他内心极度缺乏自信,其实特别需要别人的支持与肯定,而莫扎特懂他,称他为音乐天才与 “sons of harmony”(和谐之子),他颤声疑问:“还有我吗?”这是一份生命不可承受的委屈与被肯定的感动。
约瑟夫.马克利斯曾这样评价:如果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在弹奏音乐。当莫扎特在弹奏《安魂曲》的时候,萨列里被神圣的音乐给包围了,那祥和的音乐消解了他的痛苦,让他的灵魂得以休憩:
我第一次流下如此多的泪水。
它太伤感了,然而又很舒缓,
像是刚完成了一项艰难的事业,
像是手术刀最终切碎了痛苦的那部分。
这些泪水,哦,莫扎特!……别在意它们;
继续吧,赶快用美妙绝伦的声音充实我的灵魂……
在这场人神战争中,莫扎特用他最纯净的音乐、最真诚的灵魂和他的生命给予了萨列里最有力的安慰,给了无数世人最美妙的艺术享受与灵魂洗涤,达成了悲剧式的和解。
三、悲剧效果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第十三章提到:悲剧表现人物从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戏剧《萨列里与莫扎特》强大的悲剧效果,最主要就在于萨列里这个人物生命经受的苦难,坎坷以及最后莫扎特的毁灭。在生活的现实中,像莫扎特这般的天才寥寥无几,无数如萨列里一样的平凡人都在为了那不能实现的理想与命运抗争,萨列里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他的野心的邪恶,而是被名利迷住了双眼,对人世间的温暖漠不关心,而当主人公不是天才莫扎特,而是平庸者萨列里时,就承载了更多对人性的展现,如此复杂,如此真实,如此震摄人心。莫扎特的死就其自身来说固然是一场悲剧,然而,就文艺复兴那个时代人神大战与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来说,却意味着挑战上帝的胜利。在这个信仰迷失、压力巨大、心理疾患日益严重的时代,人们就像漂泊的游子找不到自己的家园,没有正确心理辅导与价值观的人生必然充满了不安与恐惧,让人不能不关注,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引以为鉴,不由得开始陷入沉思。
鲁迅先生說“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们看”,而《萨列里与莫扎特》就是把美好的两个人一个一个毁灭给我们看,原本勤奋虔诚的萨列里一步步因妒忌走向人格扭曲的深渊,才华横溢的莫扎特被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刚刚“三十而立”的人生,我们因此得以感受到因同情与惋惜所产生的无比震撼的悲剧力量,这时的萨列里仿佛成了我们自己,一个因为追求自己的理想承受巨大压力与困苦、面临绝望与孤独而热泪满面的自己。
四、结语
普希金的小悲剧《萨列里与莫扎特》所表现出来的悲剧特征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存在诸多的相似性。本文主要结合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从个人心理冲突、社会关系冲突和精神伦理冲突这三个悲剧冲突对《萨列里与莫扎特》的情节进行研究,加深我们对《萨列里与莫扎特》悲剧性的理解;从分析主人公的毁灭与和解来触动人心,唤起人们对真实复杂的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后,希望通过分析悲剧效果与在主人公身上感受到的爱和恨来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社会压力巨大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关于友情、宗教、自由、追求梦想等方面的启迪,而这,也正是《萨列里与莫扎特》悲剧性意义的所在。
注释:
①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短促的一生尤以画圣母像著称于世,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大公爵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等,其圣母像和谐明朗、优美典雅,是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宗教艺术,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②但丁·阿利基耶里,《神曲》的作者,被认为是中古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
③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爸爸”。
④To your health, my friend, and to the loyal bond that binds together Mozart and Salieri, sons of Harmony!
⑤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著名启蒙作家,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和《有罪的母亲》,其中《费加罗的婚礼》被莫扎特搬上了歌剧院的舞台,之后又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使其更加名声大噪。
⑥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代表作品《哀悼基督》、《大卫》、《摩西》、《奴隶》、《创世纪》等。
参考文献:
[1]王蕊.黑格尔悲剧理论下的玻泊悲剧命运分析[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2]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陈训明.从《莫扎特与萨莱里》看普希金的天才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04).
[4]王国旭.简论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02).
[5]羽军.普希金与评论—纪念普希金诞辰、博马舍逝世二百周年[M].七月流火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1]宁慧霞,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2]常远,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