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衔接策略研究
2019-05-22何惠浈
何惠浈
各个阶段学生的写作目标,是依据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设定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经过了第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五年级的字、词、句、段、篇训练之后,已经具备了较为规范的书面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互为作用的产物。
基于皮亚杰的认发展理论来看,处于初小过渡阶段的学生正是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变化着,这就决定了学生们将由“只能对具体事物形成的内在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变化为“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够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凭借对抽象符号的心理操作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可以说此时的学生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里指的是写作必需的思维,写作就是在进行着相关的逻辑训练,那么我们可以将这种思维称为“必要的逻辑能力”。
小升初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侧重点的转化问题。六年级语文教师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多倾向于侧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们无法适应着重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作文课堂。
因此,六年级语文教师在继续培养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要适时适量地加重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助于他们认识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经进入抽象思维能力阶段,对外界事物已经可以进行个性思考、独立判断和冷静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开展“每日评报”活动
“每日评报”,指的是要求六年级学生阅读当天的报纸或电子报刊,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新闻、报道、广告,然后针对剪报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六年级学生头脑活跃,对自己感兴趣的外界信息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乐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推广“每日评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逻辑思维能力,片面短浅的主观思维在一次次的点评中不断完善,学会关注现实,学会注意时事,学会解读社会光怪陆离的另一面。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写出的文章更有思辨性、逻辑性,也是实现文体衔接中记叙文文体向议论文文体过渡的有效方式之一1。
学生第一次尝试撰写评报,教师要先做好写作指导工作。否则,过度放纵个性化,会滑向无效的自由化2。在开展评报之初,个别学生会有写作困难,不知如何下笔;部分学生的点评较为粗糙,论点不够明确,论据不够充分,流于形式。此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流程,对学生的评报进行适时恰当的指导。
第一步是提供示范佳作,让学生了解一篇优秀的评报是怎么样的。第二步是明确评报要求,学生认识到评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评报要结合新闻关键字眼开展点评,且尽可能做到简洁犀利,一针见血;谈个人的感受时,切忌说大话、写空话,要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若能结合自身实际与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收获心得,便更具现实意义了。经历过三五次示范,集体点评后,绝大部分学生皆可小试牛刀,写写自己的评报。教师评价则以鼓励为主,可以采用墙报展示、公开朗读的方式展示优秀报评,更可独创性地让班级成为报评展览中心。
在此,我们分享一则学生评报的佳作。
小作者选择的新闻素材,与当今热门的社会话题——“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莫大的关系。一直以来,未成年人过分沉迷游戏,是不少家庭颇为棘手的共同心病,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青少年早早地就接触到手机游戏,社会各方纷纷呼吁,希望普罗大众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未成年人加强引导,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而小作者的视野不局限于此,她认为这场闹剧的背后,过失要归根于多方,包括疏于管教的家长、沉迷游戏的儿子,而玩游戏本身并不是错,错就错在玩游戏的人能否具有极强的自制能力,管好自己的双手,更管好自己的欲望。
“每日评报”活动是对新闻素材的阅读再加工、积累再利用,它将学生自身的真实感受、自身认识、读后理解、价值观思想有机融合为一体。长期坚持下来,一个和外界密切关联的、新鲜的、宽泛的、宏大的素材库,便在学生们的大脑中初步建立起来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在表达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3。
2.推广“形象思维保健操”
“形象思维保健操”能切实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它作为一种日常思维训练模式,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大,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也较易推广开来。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在探索作文教改,给中小学生上课时曾经进行过该活动:教师第一次进行“形象思维保健操”时,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什么是“形象思维保健操”,做“形象思维保健操”有什么作用等。之后由教师出题,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保健操”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个简单的图案,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图案像什么4。做“形象思维保健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积极发言,形成“头脑风暴”,教师可提倡,说得越多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
以“O”字母为例,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一步可联想到万千世界的类似事物,如呼啦圈、车轮、杯盖等。以“p”字母为例,它能延伸为许多生活中图形,如旗子、拍子、哨子等等。
推广“形象思维保健操”活动时,教师最初的启发引导,对引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训练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例如,在进行字母“V”像什么的想象活动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如像胜利手势、像雪糕筒、像学生再也说不出更多“V”像什么的想法时,教师能引导学生扩散思维,暗示学生通过变换字母“V”的位置,获得更多新的想法,如把“V”倒转过来,此时的图形会像山、像三角形的一部分、像波浪等。
经过教师的及时点拨,学生明白可以把图案随意变换位置进行想象,从而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势的习惯,进一步发散了学生思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注 释
1.张爱珍.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魅力中国:2011(3).
2.何捷.“每日报评”——个性化表达的一种尝试[J].新教师,2014(5).
3.何捷.“每日报评”——个性化表达的一种尝试[J].新教师,2014(5).
4.李白坚.作文教学跟我来[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