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2019-05-21刘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4期
关键词: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刘亮

摘 要: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煤矿产业是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煤矿产业生产的过程中,其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稳定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涉及非常多的环节,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特殊性。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危害越来越大,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阻碍煤矿产业的发展。该文深入分析了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D50 文献标志码:A

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借助煤矿机电设施,有效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电运输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煤矿运输效率的基础。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制约着煤矿产业的发展。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造成煤矿产业经济损失极大,甚至带来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应该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安全设施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多数煤炭企业采用的机电运输设备比较落后,存在比较严重的超期使用情况,不少设备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矿生产的需求。一些煤矿企业缺少长远目光,考虑眼前的利益,降低设备投入的成本,采用比较落后的机电运输设备,导致机电运输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换和维修。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从技术和安全2个层面考虑,都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存在比较多的安全隐患,导致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加。

1.2 生产人员素质较低

煤矿企业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养缺乏重视。我国煤炭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煤矿生产的环境比较差,危险度程度比较高,高素质人员招聘存在困难,导致现阶段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相关的安全事故调查中,将近一半的事故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缺少矿井生产的经验,具体操作流程掌握水平有效。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缺少安全生产的意识,操作过程存在粗心大意、违章操作的情况,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1.3 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缺少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体系,在机电运输作业中缺少相应的安全制度,不利于生产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缺少安全生产制度,管理人员缺少有效的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安全责任难以贯彻落实到人,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控制存在困难。

1.4 特种作业人员存在频繁调换的情况

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频繁地调换,为其作业留下比较多的安全隐患。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才能够进行特殊作业。特种作业具有针对性的特点,不应当随意的调换。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技术性工人得不到重视,导致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事故发生率增加。同时安全培训工作缺少贯彻和落实,使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

2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措施

2.1 完善機电运输岗位安全机制

在煤矿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岗位安全制度的完善是重要的发展因素。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机电运输设备出现安全问题,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机电运输设备能够安全地运行和生产。加强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能够严格落实和执行,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加深对安全事故的了解和认识。在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借助岗位责任制度能够强化其责任心,树立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有效贯彻和落实煤矿产业发展制度,将各项责任贯彻到岗位和个人。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度,使煤矿产业安全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保证煤矿机电运输更加安全稳定,推动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

2.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工作

煤矿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缺少重视,导致煤矿生产面临比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针对技术性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树立其安全生产的意识。加强特殊作业的管理,完善其岗位管理制度。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对职工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应当避免使用临时人员,避免特殊岗位人员的随意调动,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素养考核,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检测工作。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引导和教育,重视员工思想工作的开展,消除员工在生产中的侥幸心理,让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3 不断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

煤矿机电运输作业存在非常高的风险性,对运输设备具有非常高的质量要求,有效避免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相关资金的投入,保证各项机电运输设备的完善。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增加相关资金的投入,有效增加安全生产维护的资金,保证机电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性能,使煤矿运输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增加矿井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煤矿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的机电设备,重视生产阶段的安全,保证煤矿各项生产安全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监督工作,避免出现随意挪用和贪污的现象,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资金能够有效利用。

2.4 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养护和维修

在煤矿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提供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技术,保证机电运输安全。在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检修计划的贯彻和落实。在检修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工作,对于检修完成的设备应当加强现场复验工作,合格之后才能投入煤矿生产作业中。现阶段,我国不少煤矿企业的机电运输设备比较老,限制了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不断增加。因此,应当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和升级机电运输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检修技术和养护技术的提高中,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养护和检修技术水平,保证其熟练地掌握工作技术,顺利完成设备的检修和养护工作,为机电运输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同时,煤矿企业应当重视高技术水平和高专业素质人员的引入,树立技术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机电运输设备检修和养护水平。

3 结语

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运输环节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比较多,不利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因此,在煤矿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树立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增加相关资金的投入,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采取先进的检修和养护技术,消除机电运输中的安全隐患,保证煤矿生产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付李刚.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及控制策略[J].能源与节能,2016(2):52-53.

[2]程东.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2):60.

猜你喜欢

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如何避免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安全事故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