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2019-05-21薛元飞
薛元飞
摘 要:智能驾驶系统是车联网发展的重要依据。以现阶段汽车行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智能驾驶系统的应用特点,明确时代发展对汽车运行安全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如何在车联网中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以此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车联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汽车;安全驾驶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志码:A
在现代科学技术持续革新的过程中,智能辅助驾驶的提出不仅为汽车运行提供了便捷,还有效保障了驾驶者和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其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随着汽车生产数量的增加,我国每年由于碰撞、驾驶操作等因素引发的交通意外事故也在随之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驾驶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在车联网中合理地引用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至关重要。下面对车联网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1 概念分析
1.1 车联网技术
其也称为V2X技术,其在实践应用中可以让汽車与周边环境进行信息传递,推测道路运行情况对通勤的影响,调节导航系统,扩大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同时,整合引用辅助驾驶系统与V2X技术,能控制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优化燃油经济性,并控制汽车排放。欧美、北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几年前,受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开始实施有关V2X的项目研究工作,其中包括Connected Vehicle、InterSafe等,会涉及系统安全性、技术及法规等内容。以无人驾驶技术为发展的最终方向的辅助驾驶系统,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像美国的汽车公司、国际IT等都设计出了无人驾驶原型车。
1.2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这一系统,也称为ADAS,主要是引用安装在车中的各类传感器,及时收集车内外的数据信息,并实施静动态结合的物体辨识和处理工作,以此让驾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升注意力和安全性,属于当前应用发展极具前景的主动安全技术。通过了解实践案例可知,ADAS引用的传感器类型有超声波、摄像头等,主要是通过检测压力、光等内容明确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变量。一般来讲,各类传感器主要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前后保险杠等区域。初期研制出的ADAS技术属于被动提供警报,在汽车检测到潜藏的问题后,会向驾驶者提供出现异常的车辆、道路信息;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ADAS技术而言,其展现出的特点促使其成了主动式技术。
2 在车联网中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方向
2.1 学习和了解市场现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随着有关技术的持续革新和推广,我国各行企业要想合理引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需要加深对有关知识的学习。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研制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功能样机为例,其可以对可驾驶区域、人行车道等周边信息数据进行准确计算,系统目标的准确率达到了90.05 %,要超出以往算法20 %以上,且识别和处理一幅图片的时间只有0.003 s,系统功率消耗不会超出5 W,有助于控制汽车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现阶段这一团队有关核心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象车道线检测、多目标检测识别等,并开始从智能加速引擎、深度神经网络编译工具链等方面入手进行技术优化,且已取得了一定成绩。除此之外,团队在研制新型智能传感器的过程中,也可以满足全天候辅助驾驶、军用车辆等方面的需求,象红外线、可见光等都是当前研究与分析的重点。
同时,上海趋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成立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中心,也提出了优质的SDAS辅助驾驶系统算法版本,并在实践评价和检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了解实践应用情况可知,这一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系统拥有可靠性。相关研究者在研制过程中,依据“百里挑一”的原则,在研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阶段更注重防疲劳驾驶工作,以此全面保护驾驶者和乘坐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这一系统具备以下技术特点:其一,不但要有效测量车辆便宜数据,明确车身与周边车辆的距离,而且要及时监管与路边的距离;其二,支持前后双相机,不但要了解道路运行情况,而且要明确驾驶者的注意力;其三,在观察白天光照良好情况下汽车状态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夜间、天气过差等条件下的汽车运行情况。
2.2 商用中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了解以往汽车研制情况可知,象正向自动刹车、防车道偏离等装置已经成为大部分汽车的标准配件,美国更是在发展中提出,预计2002年实现全部汽车都配置自动紧急刹车功能,并将汽车价格控制在2万以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车道偏离警报、盲点警报系统等内容的引用,可以防止汽车出现更多的安全事故,但并不是全部类型都可以得到有效引用,更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以日产计划为例,其在2018年将一部分美国产品线中的自动紧急刹车定为标准后,开始进行ProPilot的辅助系统研究工作。整合实践案例分析可知,ProPilot的引用不仅能保证汽车运行速度,还可以以此为基础控制汽车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且不会出现车道偏离问题。在世界各国研发辅助驾驶系统的同时,我国也开始进行相关技术探索,像目前在市场中已经出现的且操作熟练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逐渐被引用到汽车运行中,象CareDrive品牌的车道偏离警示系统AWS650,疲劳驾驶提醒仪MR688等。相信在有关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不管是日常生活车辆,还是各行业运输所需的车辆,都可以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帮助下,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在车联网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汽车普及程度也在随之提高,相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依旧会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因此,在智能交通发展背景下,受车联网用户增加的影响,行业渗透率将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背景。结合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分析可知,预计在2023年我国车联网用户数量将会超过9 177万户。因此,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具体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项目,车联网不仅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项目,也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研制和推广的基础平台,因此政府在关注车联网的同时,也要关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制工作,并结合具体研究水平提出适当的优惠政策,以此调动更多研究专家参与其中;其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汽车销售数量一致处于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整合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可知,预计在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出4亿辆,此时不仅为车联网服务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更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中国车联网正迎来全产业爆发性的发展机遇;其三,交通畅通至关重要。在我国汽车保有数量持续增加长的背景下,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关注的焦点,而在车联网技术优化的背景下,通过整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仅可以为区域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效信息,还可以为驾驶者的出行奠定基础,以此做好路线规划,预防交通堵塞。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作为车联网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不仅拥有更多发展机遇,还可以获得更多保障,相信随着车联网智能辅助系统的持续优化,我国汽车将会向着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巍,匡旭,赵福全.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瓶颈及应对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 2016,36(4):121-127.
[2]蒋建科,王震,李冠礁.我国成功研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J]. 仪器仪表用户,2018,25(5): 35-35.
[3]傅柯思.汽车智能化与驾驶信息系统创新[J].集成电路应用, 2016,33(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