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更纯粹

2019-05-21张永智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天性成人

张永智

这个想法是在观摩云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时冒出来的。观摩活动中,同学们的精彩演出令我惊喜。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深深地敬佩这些孩子身后的指导老师。剧院里,学生、舞台形成了一个耀眼的光环,让我感到教育的成就和教育的强大。教育就应该是这样。通过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纯粹的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一、要做纯粹的教育就必须相信教育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力量。在夸美纽斯的眼里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不太认同这句话。他们认为,教育具有系统性、集成性、现实性等特性。可是当读到《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的论述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心中的一种敬仰,是对教育的膜拜情结。

相信教育是基于夸美纽斯对人自身的肯定。夸美纽斯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具备别的生物所没有的活力、感觉与理性。他对人的认识是科学完整的,人不是简单的肉体存在,只有实现了潜能,表现出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此同时,夸美纽斯还用“狼孩儿”例子引证自己的想法,更加具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人的潜能和教育的功能。

天天念上帝,上帝不会天天出现。只有心中存留对教育的敬仰,你的教育工作才会有力量。所以,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挂在嘴边而已,没有真正去相信教育的力量。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教育。当然,相信教育不是盲从,要靠科学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

二、纯粹的教育要德育为先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许多人在纷扰俗事中迷失自我。教育就该承担起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的重任。健全学生人格是根本,这是教育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人格健全的人,离不开一定的德育环境,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德育课程,引领学生发展。只有在良好德育环境下,学生的智育才能实现。

教育不能功利化、程序化。教师、家长眼里不能仅仅盯着孩子的分数,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道德素养。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教会学生尊重别人、感恩社会,让学生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和快乐。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教育的培育对象是更多的普通人,让接受教育的人去适应普通社会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去做高精尖的事业,而是让更多普通人高情商地开心地工作和生活。

三、纯粹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卢梭在《爱弥儿》中并不简简单单地把爱弥儿看作是一个儿童、一个学生,而首先把他看作一个人,从人的欲望、情感等方面去有针对性地研究教育。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美好的,但人的后天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要保持人的天性,培养真正的人,即“自然人”,需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三者相互和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遵循自然”,配合受教育者自然天性的发展,并对环境影响进行选择与控制。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提出对教育要适时而行,夸美纽斯是想要教育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因此,他要求学校教育“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学习”,“教育要适应自然”。

要使教育变得纯粹,就要认识到每一个接受教育者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个性需求的人,那么教育就不能是“唯学之上”的教育,而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接受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本該接受的教育。让我们像北京十一学校所追寻的那样,努力创新、探索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新学校。让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四、纯粹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是明智的、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完美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他的身旁恰恰缺少了一个可以给予他温暖的人,他是多么的渴求。如果能感受到爱的温度,霍尔顿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孩子来说,教育的温度,就体现在对孩子的尊重上,这是一件说着容易做着难的事情。成人虽然是从童年走过来的,但一旦成人之后就很容易忘记过去,因为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让自己很希望成为成人,成人往往具有很大的权利。所以每一个成人都很喜欢从成人的角度来要求孩子,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我们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孩子就是孩子。但这样的做法是违背规律的,往往造成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让教育变得纯粹,是一种教育理想。希望在这样一个变化大、诱惑多的社会里,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抱着一份自然、朴实、宽厚的情怀对待教育、对待身边的人、对待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世界。

教育应该要教人求真、向善,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始终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让教育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让每个在其周边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温暖、相信教育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天性成人
养大成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或许,只因为天性